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86期 真的假的啦?!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在FB,真的想說的話
或許我們每個人只要每天減少一篇「bullshit」,就對真相更完整一些,也對真理更清晰一些,這就對社會有了巨大的貢獻。
關鍵字:
作者/林以理 (中坡基督長老教會傳道師)
被騙大的

有一則廣為流傳的網路笑話,小明某天考完試回家說:「都是騙小孩的題目啦!」媽媽聽了高興地問:「那考很好囉?」結果小明回答:「沒有啊,因為我是小孩,所以都被騙了!」
 
當今混亂的媒體社會中,每個人大概都有被騙的經驗,可以說大家都是被騙大的!或許你也曾以為「兼聽則明」——多看幾個不同立場的媒體,平均起來就差不多啦!回過頭才發現自己愈來愈像那位整天看新聞的「中壢李姓客倌」(中立、理性、客觀的相反意思)。
 
當今的網路文化

筆者過去當研究生時,曾不務正業加入關注新聞品質的網路社群,以及作為「婉君」(網軍)一員,參與數個政治類臉書粉絲專頁的運作。過去十年間,為了在網路平台上生存,各家新聞媒體無不苦心專研「下標」和「小編引言」之術;各級政府機關從被批評「不善溝通」,變成四處充滿「圖文」和「迷因」;網路(鍵盤)筆戰也不再一樣,相較於立論,更多的是直接「出征」,做一個「嘲諷」或「貼標籤」的動作。
 
不論你是否樂見這種文化環境的變化,無可否認地,在社群媒體上,其實多數人都學得快又好!我們喜好在網路上「分享」、「炫耀」、「評論」、「討拍」,獲得情感的共鳴和支持。進一步,我們喜好召喚網路上所謂我們「朋友」的情感——憤怒吧、害怕吧、擔憂吧、悲傷吧、笑一個吧……。繼續下去,我們發現了在這些快速的情緒反應中,隱約可見金(流量)與權(關注度)。而獲得情緒反應最快的方式,便是挑動群眾的道德感;透過一次次的道德情感共振,區分出敵、我,也鞏固群體認同,強化既有信念。
 
「道德模組」理論

社會心理學家海德特(Jonathan Haidt)的「道德模組」理論這樣分析:美國不同政治意識形態者具有「道德母體」的數量或類型不同,每個「道德母體」有其相應的美德,與受到觸發時會產生的典型情緒。面對每一個議題,想要「冷靜理解」、「理性溝通」之前,通常不自覺地,我們的情感已經先啟動/被啟動了。海德特認為宗教同樣透過此機制運作,對群體的競爭力很有助益,但也使我們無法同理與我們立場不同的他人,實際上是狹隘、專注於利己(自身群體)的。
 
真的如此嗎?每當有教會內的人問到:「教會/基督徒該如何『使用』新媒體?」這確實是教會發展處境中會關切的議題,因為關乎群體未來的發展。但若放眼望去,這成為基督徒面對媒體唯一關心的議題,似乎與海德特的觀察也沒什麼不對。以「教會/基督徒該如何『使用』新媒體?」提問為例,可能觸發某些人關於「忠誠/欺騙」的「道德模組」——保守派所獨有——產生「自豪」的情感;但對於另外某些人可能觸發的卻是「公平/欺騙」或「關懷/傷害」的「道德模組」——自由派特別強化——產生「氣憤」的情感。所以說,探討「媒體與教會/宗教之間的複雜關係」,不是才比較有機會促進公共利益嗎?
 
PCT的「媒體—宗教」現象

長期致力於宗教與新媒體研究的美國學者海蒂.坎貝爾(Heidi A. Campbell),由「科技的社會形塑」(social shaping oftechnology,SST)視角,發展出「科技的宗教——社會形塑」理論。她認為宗教社群對於新媒體使用與創新的歷程,存在多樣的可能。每個宗教社群皆有其媒體使用的歷史與傳統,在社會文化處境落實信仰的嘗試中,展開媒體使用的「協商過程」,建立獨特的媒體模式。
 
回顧PCT與媒體互動的歷史,在紙本媒體建立之後,或許由於教制的特性,普遍認為在PCT宣教運動的異象與計畫中,媒體往往缺席。「最大教派!最弱傳媒!」、「資訊媒體宣教十項困境」,1997年的《新使者》雜誌對此就有許多討論。但另一方面也可以發現,在每次的媒體科技革命中,其實PCT內部一直不乏具有技術與遠見且積極投入的牧者、信徒:曇花一現的南神大眾傳播系、廣播電台的普遍參與、台灣第一個基督徒BBS站等。而PCT傳承改革宗神學,對於社會關懷與行動的價值,使其孕育出和台灣其他教派相當不同的「媒體——宗教」現象。
 
在新媒體教會大行其道的年代,筆者關注三個與PCT有關的臉書粉絲專頁,這三個粉專都不是由地方教會或機構所經營,但深具認同PCT與TKC的精神,並且在網路社群中已有相當的影響力。他們透過臉書平台發聲、串聯,或推動議題、分享信仰,積極參與公共領域,也接住在網海中迷失的羊。
 
粉專一「台灣長老教會青年陣線」從連署運動開始,推動性別議題的討論,舉辦一系列的活動,透過臉書最大化社群的連結,粉絲專頁如同是他們的「環境」。粉專二「改革中!長老教會」努力製作優質的內容,除了詳實的論述,也分享許多影片和線上課程,但與其他社群的連結和互動較為缺乏,他們以粉絲專頁為「器皿/管道」。粉專三「神學生Tulbus的歷險記」述說自身信仰生活中的學習與經歷,透過如此轉譯,粉專成為建構神學的「語言」。
 
從這三個粉專的例子可以發現,信仰群體在使用社群媒體,具有許多可能性,甚至不一定要由地方教會或機構所主導。而要經營一個新媒體平台,與其著重如何經營新媒體?有哪些經營的方法?更重要且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想說什麼?能夠說什麼?所說的是否是我們信仰群體的價值?這些問題迫使我們探詢自身群體的歷史傳統、信仰價值與社會/生活實踐。當然也唯有在信仰中形成真正的群體,才有可能存在、體現這個群體在信仰上的媒體經營。
 
我們對社會的巨大貢獻

是的,媒體形式與平台的差異所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但參與者的動機、精神以及由此而生的內容,仍是最終必受「審判」的關鍵。若同樣短視近利,充斥流量導向的跟風,乃至失去真誠也迷失自我,必然談不上「長期」(永恆)的影響力。你每天早上是轉傳內容農場改編自中國雞湯文的「見證」來「靈修」嗎?哲學家哈里.法蘭克福(HarryG. Frankfurt)極力批判這種只為達到自身目的、完全無視內容正確與否的胡說八道(bullshit)。充斥「bullshit」的媒體環境使人們麻木,不在乎判斷真假,對真理的傷害比謊言還大得多!無怪乎當今我們反倒更加期盼「廢文」中的真實。
 
或許我們每個人只要每天減少一篇「bullshit」,就對真相更完整一些,也對真理更清晰一些,這就對社會有了巨大的貢獻。讓我們一起繼續學習,在跟隨基督的路上,成為活出新生命的鄉民/網民。而最終世人若能從我們身上看見福音的見證,應當是我們順服了信仰的呼召——那感動我們更多愛這個世界、這塊土地、身旁鄰人的呼召。網路社群媒體作為公共開放的平台,必然會成為教會和社會之間文化交會的場域,這裡就是公共場合啊!不論你有沒有意識到觀眾的存在,上帝在看著你,每個人也都在看著你,從今直到永遠!
 
延伸閱讀:

1. 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2015),《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網路與書,台北市)。
 
2. 林以理(2020),《社群媒體與教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相關臉書粉絲專頁之研究》(台灣神學研究學院,台北市)。
 
3. 《新使者》雜誌40期(1997年6月)。
同作者相關文章:
在FB,真的想說的話 (第 186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86 期 真的假的啦?! (26-30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86期  2022年  10月 真的假的啦?! 186
本期主題:真的假的啦?!
發行日期:2022/10/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每遇疑
誰真?誰假?
魔幻實境
意識形態與聖經詮釋
立場
假訊息是如何煉成的
淺談媒體科技時代中的資訊接收與傳送
在FB,真的想說的話
吃瓜群眾看鄉民的世界——Here I Stand!
「除魅」對基督信仰的挑戰
日治時期台灣基督徒的身分認同
古巴之旅
工業傳道的開路先鋒——杜佐志牧師(Rev. George Edward Todd, 1925~2019)
做社區的光和鹽——光鹽教會
完美使人癱瘓
Sī chiū kóng sī, m̄-sī chiū kóng m̄-sī
牧師的斜槓人生
「遇見真實的自己」輔導靈修營心得
軟弱為剛強
逆境中有亮光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