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類 | 文章名稱 | 作者 | 頁數 |
|
 | 編者的話 | 當表演藝術遇上宗教信仰
| 作者 / 王昭文 | 1-1 |
|
 | 本期主題 | 我愛表演,誰是主角?——從當代表演文化說起 「我愛表演,誰是主角?」這個問題的重點或許不在答案,而在於過程中的體會。 | 作者 / 林淑芬 | 4-8 |
|
 | 本期主題 | 禮拜的戲劇性時刻 禮拜是一個人人都要以口、以心、以行動參與的「恩典與拯救」的大戲。 | 作者 / 王貞文 | 9-13 |
|
 | 本期主題 | 「升級運動」緣由 教會的存在必需滿足「人」追求上帝的渴慕。 在禮儀中,人需要遇到上帝、有超越的經驗。 | 作者 / 鄭哲宇 | 14-17 |
|
 | 本期主題 | 加入戲劇 讓聚會變有趣 可能要先打破一些舊籓籬,允許「想像力」和「創造力」這兩樣頑皮的怪東西來搗蛋。 | 作者 / 黃秋芳 | 18-21 |
|
 | 本期主題 | 音樂發聲 上帝應該是希望透過創作者發掘美麗和缺憾,然後用帶有美感的藝術形式來為那些無法為自己發聲的人們發聲。 | 作者 / 張睿銓 | 22-26 |
|
 | 好書櫥窗 | 不斷述說台灣基督徒的生命故事 台灣教會及社會需要更多激勵人心、提昇價值、改造心靈、關注本土的生命故事。 | 作者 / 鄭仰恩 | 28-31 |
|
 | 厝邊頭尾 | 上帝要你們,my beloved boys. 這裡真的是一個家。上帝透過這個學園傳遞給他們曾經寒冷的心的暖意,想必會持續地在他們的生命中溫熱著吧。 | 作者 / 楊皓如 | 32-36 |
|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泰澤靈修之旅 在泰澤得到心靈的安靜、身體的休息,是我此趟靈修之旅最大的收穫。 | 作者 / 洪旋格 | 41-44 |
|
 | 大專世界 | 長,青春期──從大學生活回顧我的信仰 曾經掉到最低谷,我拼命、努力不懈的往上爬。幸好那時候長青團契找到了我,我也堅持了下來。 | 作者 / 潘昭樺 | 45-47 |
|
 | 大專世界 | 再次遇見神的奇幻旅程 上一次我不後悔參加神研班,這一次我後悔大一大二沒有參加神研班。 | 作者 / 江柏緯 | 48-49 |
|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懷念並頌讚安慕理牧師 安慕理牧師安靜的態度,樸實真誠的說話語調,在我的靈性旅程蓋下了印記。 | 作者 / 蕭清芬譯者 / 王貞文 | 50-52 |
|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Aysgarth老人背影——紀念安慕理牧師 他所提問的每個問題,在在顯示即使離開台灣這麼久,總是無法輕易割捨台灣。 | 作者 / 盧悅文 | 53-56 |
|
 | 特稿 | 山下新家?——談災後那瑪夏 大家熱烈的競標,最後由一位同學用全部的錢幣,標回了大家最想要的——家鄉。 | 作者 / 葉一萱 | 57-60 |
|
 | 成長部落格 | 與原住民相遇 在團契中,我遇見了原住民,我相信在這背後是上帝巧妙安排。在這個相遇中,我逐漸知道我是誰。 | 作者 / 林益仁 | 61-63 |
|
 | 解惑之窗 | 人人都當流淚如河,晝夜不息——就柴玲為「六四」而「喜悅」談基督徒如何看待邪惡 純正的基督信仰絕對不是飲鴆止渴的興奮劑。 | 作者 / 余杰 | 64-69 |
|
 | 解惑之窗 | 另眼看罪惡及其回應之道 蒙恩的罪人如今必須負起責任來復和,使行為與所受的恩典相稱。 | 作者 / 陳文珊 | 70-73 |
|
 | 母語葡萄園 | 人人愛讀ê《全民台語聖經》 有需要hō͘人人愛讀koh讀有ê聖經,thang hō͘讀者容易明白上主ê意思,福音chiah有法度廣傳。 | 作者 / 林俊育Lîm Chùn-iok | 74-75 |
|
 | 母語葡萄園 | 母語五四三:「聽、講、讀、寫」
| 作者 / 杜謙遜 | 76-76 |
|
 | 家書 | 教會是婦女的
| 作者 / 江淑文 | 78-7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