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06期 過熱的伊甸園
字級調整:

文化.藝術
有限的藝術‧無限的上帝—訪牧師藝術家馮君藍
關鍵字:
作者/顏靖蓉 ()
  雨農橋旁的天母「有福堂」,是一間風格迥異於普羅大眾認知中的教堂。一幅幅畫作與攝影作品懸掛的牆面,各個精心擺設充滿巧思的角落,使「有福堂」不單單只是間教堂,它看起來亦像間藝廊。而事實上,由於獨特的藝文風格,更吸引一些非基督徒前來觀賞。這樣一間設計巧思隨處可見的教堂,均出自駐堂牧師馮君藍的手筆。

  馮君藍,1961年出生於香港,三歲時隨著宣教士父親來到嘉義開拓教會,從此便在台灣落腳。馮牧師自幼便對美術有著濃厚的興趣,也一直有不錯的表現,自求學到進入社會工作,很自然地朝向美術領域發展。從事美工設計一做就是十幾年的他,從未想過轉換跑道,直到在加拿大病危的父親提醒,他才思及自己14歲時,曾在一次退修會中受到上帝的感召,願意進入全職服事的領域。在工作、家庭及經濟多方考量之下,兩年後,馮君藍才進到台灣神學院,接受傳道人的裝備,開始全職事奉,直到現在。

  雖然經歷了職場生涯的轉換,馮君藍並未遠離他所熱愛的美術設計。設計,是他從未間斷,持續進行中的工作。過去在職場上接設計工作時,雖說是設計,但自由度卻仍是相當局限的,無法盡情展現心中的感動,充其量不過是去包裝需要促銷的商品而已。反倒是到神學院念書之後,沒有過去在業界工作的種種束縛及壓力,而開始有更多機會比較認真而純粹的出於感動,做想做的東西。

※ 人像攝影傳達基督教的人觀
  仔細觀看馮君藍的攝影作品,不難發現許多作品皆是黑白的人像照,而照片中的人物總以一種似乎在尋找什麼的眼神凝望著前方,這是否有著特別的意涵?馮君藍表示,一個人的信仰,決定了他看待眼前事物的角度。他拍人,用的是上帝所賦予的眼光,旨在傳達基督教的人觀。《傳道書》3章11節說:「他為萬事特定適當的時間;他使我們有永恆的意識,卻不讓我們完全明白他一切的作為。」對他而言,人是被賦予永恆意識的有限存有。人,是有限的,因為人所擁有的軀殼是一種時間的存活;然而,上帝創造人之後,對這有限的形體吹了一口永恆的氣,自此,這有限的形體承載了上帝的永恆、上帝的靈,所以,雖然人是有限的,但人的心裡渴望超越現實的有限,並且不自覺的企求屬天的永恆。

 〈未完待續.....〉
同作者相關文章:
有限的藝術‧無限的上帝—訪牧師藝術家馮君藍 (第 106 期)
變性可不可?(一)──當牧師面對棘手問題 (第 100 期)
變性可不可?(二)──精神醫學角度看變性 (第 100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06 期 過熱的伊甸園 (44-46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06期  2008年  6月 過熱的伊甸園 106
本期主題:過熱的伊甸園
發行日期:2008/6/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哈姆雷特的抉擇
目錄s/
明天過後該如何?—— 全球暖化的衝擊與因應
後京都時代:氣候變遷的因應策略與挑戰
教會熱起來!
世界歸正會聯盟阿克拉信仰告白──經濟與生態公益協約
台灣基督徒看經濟公義──由M型社會談起
食衣住行抗暖化
幫地球降溫,教會可以怎麼做?
「美麗新世界」抑或「新天新地」?—從莫特曼神學看生態危機
從曲盤中的柯明珠談起—記台灣第一位赴日學習聲樂者
有限的藝術‧無限的上帝—訪牧師藝術家馮君藍
迎接樂活新時代
解構「減炭」的迷失
嘉義南門教會街頭巷尾大小事
當雪山獅子旗飄揚
當環境危機時代來臨—我看「環境倫理的思潮與實踐」
我能接納我自己
莫忘今生
戀愛談什麼?
歷經破碎‧體驗上帝的恩典
兒童課輔與我
貼近文化‧眺望未來
認識主s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