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01期 青年牧養面面觀
字級調整:

交流站
好款待人的吳花密醫師
關鍵字:
作者/黃真救 (曾任Ottawa St. Paul's Presbyterian Church執事)
  吳花密醫師當時的關懷,讓身處異鄉的我感到如在故鄉般的溫馨…

  拜讀《新使者》96期林熙皓先生大作〈全方向牧師娘—吳威廉牧師娘〉(Mrs. William Gauld)之後,我深受感動,覺得有責任分享自己與吳威廉牧師娘之次女吳花密醫師(Dr. Flora Little)相識的經過,記述其從微小處體恤、疼惜來自台灣留學生的故事。

  吳花密醫師(Dr. Flora Gauld)是吳威廉牧師(William Gauld)的二女兒, 其姊吳阿玉(Miss Gretta Gould)為一護士,兩人自1923年開始協助馬偕醫院的醫護宣教工作,吳花密醫師後來嫁給李約翰醫師(Dr. J.L. Little)(註1),李約翰醫師曾歷任新樓醫院、彰基、馬偕等醫院院長。吳花密醫師在結束台灣醫療宣教的工作後,回到加拿大。

  我於1961年9月來加拿大讀碩士,很僥倖獲得加國科學研究院的獎學金。錢雖然不多,但足夠生活。拿獎學金的優點是,第一,不必交學費;第二,不必自備每年2,400元的保證金;第三,當時教育部規定,如持有國外大學正式獎學金者,可免參加留學考試,且可以在「研習」名目之下出國留學。

※ 李吳花密醫師好款待出外人
  抵達多倫多機場,人地生疏,也無親朋接機。目的地Guelph離多倫多約60英里,坐巴士到達Guelph的Ontario農學院(Guelph大學的前身),是多倫多大學附屬的農學院,在微生物學系專攻微生物遺傳學。通過吳阿玉護士的介紹,認識其妹吳花密醫師。吳花密醫師自從結束台灣的醫療宣教回加拿大後,就在Guelph行醫。

  吳花密醫師有二個女兒。小女兒Jean Little自幼瞎眼,經李約翰、吳阿密兩位醫師父母醫治後,才能看見。她很好讀書,後來寫很多小說出版,曾經獲得加國總督文學獎。

  吳花密醫師首次看到來自台灣的我,非常高興,好款待我且給予多方的幫助,請我吃飯,談起過去在台醫療宣教的經驗,讓我學到很多歷史及知識。有病去找她,她必定很仔細地檢查,免費給藥。

  與我同時來校讀碩士的,有位女子名叫呂乃嫣,她是從中國隨國軍來台。台大畢業後,在美軍海軍病院任職過。她跟Dr. D.C. Jordan 讀微生物生理學。開學不到一個月,她感到非常寂寞憂鬱,緊張,難以入眠,頭昏腦脹,飲食不進,眼淚當飯吃,精神幾近錯亂。可是為了獎學金,不得不上課、做研究。我看情形不對,打電話求助李吳醫師。她立刻請呂小姐搬去她家住。免費供給吃、住,及就醫。

  吳醫師跟Dr. Jordan商量,讓呂小姐請假,直到她身體恢復健康,再去上課、工作。同時也商請Dr. Jordan不要因為呂小姐生病,就取消獎學金。Dr. Jordan非常同情呂小姐的處境,無條件全部照准。呂小姐在吳醫師家就醫,不到一年,健康完全恢復。其間,呂小姐在台的男朋友也來Guelph讀書,二人相遇相依,再二年後拿到碩士,結婚,就職於省立多倫多衛生局,生一男,過著小康生活。

  1964年12月,內人及三個女兒移民來Guelph團聚,吳醫師深知台灣及加拿大的生活方式不同,要我太太去和她學習在家管教兒女的方法(Orientation)。這種出自基督的愛心,好款待出外人,週到的關心,體貼人的行為,讓我們很難忘記。

  吳花密醫師當時的關懷,讓身處異鄉的我感到如在故鄉般的溫馨。由此可見,來台宣教師愛人、愛上帝的心,不管在國外或國內,完全不變,榮神益人,感謝主!


註1:李約翰醫師為加拿大聯合教會宣教師,1931年,接受英國母會差派,偕同吳花密醫師,服務於台南新樓醫院,1932年11月,李約翰醫師任新樓醫院院長。1936 年3月18日,就任彰基院長。同年 11月,離開彰基,前往馬偕醫院,12月,就任馬偕醫院院長,他組織台灣第一個基督徒醫學會,是為日後台灣各醫學會的濫觴。
同作者相關文章:
好款待人的吳花密醫師 (第 101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01 期 青年牧養面面觀 (69-70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01期  2007年  8月 青年牧養面面觀 101
本期主題:青年牧養面面觀
發行日期:2007/8/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讓青年遇見上帝
目錄s/
編輯室小啟--關於100期
從PCT青年現況看青年牧養
從「認同、委身、成長」談大專青年牧養
在合歡山的山腳下想青年
長青團契篇──台北大專學生中心
地方教會篇──迦南教會
在聖樂聲中傳遞福音火把——排中青年部
地方教會篇──祥和教會
地方教會的青年觀點
話說傳道者的牧養工作
首位本土籍長榮中學校歌創作者——周慶淵
十字架耶穌
年輕!可愛!無厘頭!——來自「黑澀會」的現象
孤獨而尊貴的靈魂——閱讀薇依(Simone Weil)
什麼禁錮了她?——我看〈黃色壁紙〉
他將醜陋變成美麗
什麼是細胞小組教會?
找回失落的勇士圖騰繡衣、弓箭、古調——馬遠教會社區事工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人權宣言:一個未完成的使命
好款待人的吳花密醫師
從上帝而來的感動
在歷練與重建中認識自己
從企業與顧客關係管理思考團契價值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