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鄉土關懷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06
字級調整:
| 下一則
觀賞死與新生的一台戲
台中散步|秋紅谷▶蔦屋書店
作者 / 單敏
考古遺址小來公園。

█起死回生的秋紅谷

老台中人應該有點記憶,秋紅谷廣場是挖出來的。這裡原是台中國際會議與展覽中心預定地,因工程未按預定時間完成,僅挖了地基,台中市政府改規劃為生態公園。

這座亞洲大型城巿內首見的下凹式公園占地三公頃多,有如鏡的湖泊、紅葉樹木及綠草坪,在高樓環伺下營造一處生機盎然的綠洲,兼具滯洪池功能。2014年曾獲世界不動產聯合會(FIABCI)公部門基礎建設環境適意工程類首獎。

█小來公園的終身大事

「惠來遺址」為2002年台中七期重劃區開挖時發現,因首先發現的小男孩遺骨被市民票選命名為「小來」,又稱「小來公園」。

按出土古物判斷,此處有牛罵頭、營埔、番仔園及漢人四個文化層,時間分布從距今4500年的新石器時代中期到400年的清國時期,範圍至少15公頃。

我環顧周遭光鮮華麗的商辦豪宅,又觀看展示的遺骨模型,這些被埋的先人必然不會想到有一天會被挖掘出來,演示某段歷史。想想自己一生的年日,要生何事還未可知,但必然在救贖的歷史裡。

人人致力追求世界的榮華,但這裡會提醒人一切終將落幕,人無法靠一己之力扭轉。人出生或富或貧,功成名就或大志難伸,世間罕見公平。唯有死亡會公平地臨到眾人,富豪也無權阻止,智者也無法預測,不管想不想面對,我們從出生開始就一步步向它走近。

█演給世人看的歌劇院

台中歌劇院由日本建築師伊東豊雄設計,他的構想來自在葡萄牙街頭聽到的一場音樂會。他想營造空氣中充滿音樂的氛圍,於是以「聽的建築」為目標,打造猶如人類早期生活在洞穴、四通八達的仿生空間,讓陽光、空氣、水與聲音能在歌劇院裡流動。

為了貼近自然,台中歌劇院整體建築無梁柱、零直角、幾乎沒有直線,有58面如波浪起伏的曲牆及29個大大小小的洞窟。結構工程師金田充弘接受《La Vie》雜誌訪問時說:「我們從第一天開始的挑戰,就是說服別人相信這建得起來!」先用3D技術建立模型,再以鋼絲網搭配混凝土,竟真的如同捏陶土般打造出這座建築。

台中歌劇院和前方寬闊的夏綠地公園擁有共同的領地。走入公園的綠色森林,會被歌劇院前的噴水聲吸引。或者反過來,先感受歌劇院縹緲的樂音,再往公園綠地去腳踏實地。每次走訪歌劇院,都有進入奇幻空間的驚豔,因為目睹不可能的藍圖具體呈現眼前。這是一座喚醒人心的劇場,讓遊人很自然地成為劇場中的演員。

█蔦屋書店的環境藝術

來自日本的蔦屋書店美名遠播,親近它便知美的不只外觀,還有服務精神。台中市政店是台灣的第四家分店,結合咖啡及美食,入口處就有一整排戶外座椅,即使不點飲料,也歡迎你來坐坐。

蔦屋書店創立於1983年,名字來自日本江戶時期著名出版人蔦屋重三郎的姓氏。有書的環境,總帶點出塵的氣息,單是散步、坐坐書,就沾染一身書香。

走過秋紅谷,追想它曾被唱衰又翻身的歷程。經過小來公園,在考古遺址及華麗建築前思考人入土前汲汲營營所為何來?死亡既是共同結局,人生走這一遭意義何在?進入歌劇院,揣想我在世人面前演出怎樣的戲碼?餘生還能演什麼?安坐蔦屋書店,我終於知道累了,只想安安靜靜品味當下。

耶穌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約翰福音11章25節)聖經說救主不僅替我死,還會使我得著今生與來世的應許。世界的終局難逃結束,唯有祂能扭轉乾坤,在祂裡面有復活的生命,永遠不死。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720期

圖片提供:作者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