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信仰與生活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219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不要忘了,記住
作者 / 史蒂夫.布朗

譯◉張法芸、雅憫

每當出現任何像新冠病毒這樣的危機時,人們就很容易進入「恐慌模式」。而且,坦白講,新聞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個禮拜七天都在說我們全都會死,也很難不恐慌。但是,基督徒不必如此。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我們有歷史;因為,我們有記憶──我們有一位信實的上帝,而祂從來不曾把我們留在黑暗裡,祂現在也不會這麼做。在危機時刻,基督徒當然應該謹慎、明智,但基督徒也應該記住那位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都一樣的上帝,一位再三證明祂沒有絲毫失算的上帝。

在約書亞記4章中,你會看到上帝的子民剛經歷一次重大的危機。上帝告訴約書亞,跟隨他的人要下到約旦河裡,撿起12塊大石頭,堆立在住宿的地方。然後上帝說道:「日後,你們的子孫問你們說:『這些石頭是什麼意思?你們就對他們說:『這是因為約旦河的水在耶和華的約櫃前斷絕;約櫃過約旦河的時候,約旦河的水就斷絕了。這些石頭要作以色列人永遠的紀念。』」(6~7節)

基督徒永遠都會有很多「立起的石堆」。它們是紀念,是上帝賜給祂兒女的禮物,也是基督徒給世界的禮物,作為他們見證的一部分。

在大多數家庭中,都會有記憶的守護者。他們會保留很多照片,記錄幸福和歡慶時光的回憶。我的家就是這樣。像臉書這樣的社交媒體,也可以是一種立石為記的方式。幾乎所有人都有一些記錄慶祝、派對、度假等美好時光的照片,而且你幾乎看不到棺材、離婚或破產等幽暗驚慌時刻的照片。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對基督徒來說,歡愉的時光提醒我們,上帝曾經在祂的信實中領我們去過的地方。換句話說,它們成了「立起的石堆」、我們人生中的紀念,提醒我們上帝成就的事。而幽暗時刻只是一種創造記憶的方式,讓我們想起上帝是如何為黑暗帶來了光明。

在過去這幾年,你可能常常聽到你的牧師或其他人引用提摩太後書1章7節,保羅對提摩太說:「上帝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你會不會有時候懷疑:「這是真的嗎?」你知道怎樣發現這是不是真的嗎?那就是去經歷危機,然後在危機中,你會發現上帝是信實的。危機的「禮物」就是:我們將發現上帝。

有一次,我遇到彭柯麗(Corrieten Boom)這位從拉文斯布呂克(Ravensbrück)死亡集中營倖存的荷蘭宣教師。她跟我談起她那段經歷時說,她發現上帝會在何時賜下恩典,不是在危機之前,而是在危機之中。所以,我們需要在危機中去經歷,雖然這過程會有許多艱難。

我們不能做一個盲目樂觀的人,我們需要隨時洗手,做好安全防護。但正是在這一切經歷當中,我們會發現,上帝是信實的。所以,請聽我說:這一切都會是值得的。

目前,個人和國家的危機是真實而可怕的,但不要忘了記住。我們經歷過戰爭,經歷過1950年代中期小兒麻痺流行,經歷過1970年代的能源危機,經歷過親人的逝去,經歷過颶風造成的災害,現在是新冠病毒……我們正在經歷危機。但更重要的是,我們會立起更多石頭來記念上帝的信實。

這就是上帝的方式。十字架的苦難是真實的,但上帝也預定受難之後的榮耀復活。上帝呼召我們記住,這正是聖餐的意義所在。世界告訴我們:「喝一杯,然後忘記吧。」他們是這樣做的。但耶穌告訴我們:「喝下去,並且記住。」所以,請記住你的歷史,個人的、聖經的、教會的歷史。我們有立起的石堆,讓我們看到上帝是不變的。祂總是信實,祂一直都在。我們可以放心,可以對彼此說:「我們將會度過這次危機。」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710期

圖片來源:Serene 攝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