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鄉土關懷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270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風的意志(下)
台灣地形的故事:屏東車城
作者 / 葉志杰
屋瓦「夯槽有包」、鎮壓腳踏磚,可能位於巷內,風勢迴旋而削弱,鎮壓腳踏磚的分布較稀疏,拍攝於福興村。

█適應落山風的民居

除了物產順風而長,建築也為適應落山風而發展出特色。許多傳統民居的屋瓦為避免被風掀飛,有的在瓦隴兩側以沙漿黏合收邊,有的整條瓦隴都以沙漿包覆,稱為「夯槽有包」。更甚者,在瓦隴上黏磚塊,加壓固定瓦片。磚塊的數量與間距,則視風勢強弱而定,也可充作屋頂修繕時踩踏之處,稱為「鎮壓腳踏磚」。其他建築防風設計,還有擋風的山牆等。

較特別的建築型式,就是屏東保力客家村雙層牆壁的古厝,俗稱「包巷路」。早期為了防風、擋雨,於屋簷下方增建一道磚牆,因其與前簷牆之間形成一條窄巷,亦可作為盜匪入侵的另一道防線。由此可見,雙層牆壁的設計兼具抵禦侵犯和對抗落山風的雙重用途。如今,這類採雙層牆壁的傳統民居多已頹圮,筆者倒是在台南北門仍見到。

古老的建築型式在車城得以保存,可能跟某種程度的地理隔絕有關。車城已是偏遠,保力更是近山,文化與外界交流少,古風相對容易獲得保護與傳承。時至今日,落山風依舊狂嘯,車城人仍得防風,只是改採鐵捲門或鋁製百葉窗,取其緊密閉合而犧牲採光,無非求個安居。

一方「風」土,養一方人。如何與風共存,是所有車城居民普遍的課題,也是生活的日常,更是全台灣少見的風景。

█落山風的沙雕

在1904年(明治37年)的《台灣堡圖》中,車城海口聚落西南方至車城角(鼻尖)之間的海岸,猶可見東北東往西南西走向的沙丘,與海岸線近乎平行,最高約海拔10公尺。此段海岸屬於沙岸,沙丘地形發達,稱「海口沙丘」,由於沙質如黃金般閃爍,又叫「金沙崙」,總長約1700公尺,寬約250公尺。

探討沙丘的成因,係因此地為一弧形海灣,海浪受到地形削弱而趨緩,所夾帶的漂沙轉而堆積下來,形成沙灘。嗣後再受到東北季風落山風吹拂,便於西南側風積成一長排沙丘。據筆者推測,沙源也可能來自四重溪,粒度甚細,經沿岸流帶至海口以西海岸,再經風積而成。

在強勁的落山風吹拂之下,沙灘上的波痕極為明顯,成了觀察風向的指標。受氣候影響,沙丘原本就寸草難生,加上風的吹動,四季景觀都有不同的變化,沒有固定形貌,被形容像沙漠一般,故叫「海口沙漠」。唯近年來,建商大肆採沙,用以防風定沙的馬鞍藤、木麻黃和海埔姜等植物遍生,沙丘逐漸矮小,終至消失。

█風的意志檢驗藝術

2018年開始,屏東縣政府舉辦「落山風藝術季」,應是國內首見以「風」作主題的文化活動。在帶動當地觀光產業的期待下,藝術家們試著與落山風對話,將海、風、沙灘納為創作元素,透過各種媒材與風共舞,捕捉風的語言與姿態,連結人文與地理環境。

沒有意外地,戶外的裝置藝術,同樣必須考量能否在展覽期間承受落山風強勁的風力檢驗,無異於委由落山風出馬擔任評審。但同時,藝術也讓不可見的風現身,展現風的意志。(全文完)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710期

圖片提供:葉志杰、鄭信藏、莊文松、張欣芸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3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2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1
 
   姐妹開步走
 
教會不斷改革,性別走向平權
彼此相愛的家規
上帝的恩典代代無盡
 
   原知原味
 
帶著學生下田去
正名、文面與我
恢復族名的意義
 
   教會人物誌
 
論李登輝總統的兩條路線
致力婦女教育的林安姑娘
追念普世神學家孔漢思的些許往事
 
   青年青不輕
 
珍惜上帝的殿
番薯簽詩,抒發農民生活之重
台灣國民文學,在土地、在農村
 
   鮮知啟示
 
祂接納你,在於祂的憐憫
青年信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從上帝豐盛賜予,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
 
   信仰與生活
 
用生命影響生命
差異,碰撞出璀璨火花
珍惜樸實的健康與自由
 
 
 教會歷史
 
宗教改革的繪畫藝術
數百年教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個青年對自己和群體的思考路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