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教會人物誌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390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從澳洲到台灣,重修與神連結路徑
專訪珍珠家園宣教師李瑋琦
作者 / 採訪@盧誼芳

李瑋琦是華裔澳洲人,曾經在參加短宣時受聖靈感動,立志有朝一日要全職事奉。她與丈夫麥威廉有合一的異象,先生也曾於2003年跟內地會(今「海外基督使團」)來台灣短宣一年,教英文和參與台灣海外基督使團的事工。

婚後,李瑋琦與丈夫一起為宣教做準備。起初,她白日上班,晚上在神學院受裝備。她在政府社福機構工作,接觸對象包括邊緣少年、長者、街友、家暴婦女,主要工作目標是促進弱勢群體的就業機會。

從李瑋琦領受呼召到實際來到台灣,時間相隔十年。她雖然對婦女事工一直有負擔,但起初知道內地會在萬華關心特種行業婦女時,仍是感到驚訝不已。之後,從創立珍珠家園的荷蘭宣教師阿真的代禱信,她慢慢了解這個事工的重要性,「她們也是女兒、媽媽、奶奶。」

來台灣之前的兩年,李瑋琦靈修時讀到經文:「你的子孫必重建久已荒廢之處,你必重建歷代拆毀了的根基;你要稱為修補破口的人,重修路徑給人居住的人。」(以賽亞書58章12節,新譯本)服事的藍圖儼然成形,她不只要來台灣,更要參與上帝重建萬華的計畫,「上帝要修補破口,使這個地區以合乎祂心意的方式重新繁榮,成為美麗。」她說。

█漫長路途

2010年,李瑋琦和丈夫終於來到台灣,他們從語言及文化開始學起。奇妙的是,她在台中聚會的教會所在的12層樓大樓中,就有很多層經營八大行業,教會因此設有24小時禱告殿,祈禱該區域能夠成為聖潔。

一年半後,李瑋琦到珍珠家園開始服事特殊境遇婦女,雖是先前較少接觸的領域,但她順服上帝的帶領,並不擔憂。一開始,她跟著阿真去茶室發福音單張、送小禮物,難以置信地看到萬華的巷弄裡竟然小店林立,住著那麼多人。她坦承,時至今日,每當進到黑暗、老舊的巷弄探訪時,仍然需要勇氣,不免感到戰戰兢兢,腦海仍舊有這樣的想法翻騰:「為什麼有人會想在這種地方工作?」她覺得自己好像誤闖他人地盤一樣格格不入。所以,兩兩成雙探訪成為彼此幫補很重要,「團隊服事很給力。」

茶室畢竟是營業場所,宣教師需要敏感度察覺對方狀況,避免造成干擾。這工作完全無法求快,需要長期持續探訪,才能建立穩定的關係,「簡單的事情重複做,探訪不只是認識新朋友,也是探望老朋友。」李瑋琦說,她們足足努力了12年,才見到幾位起先態度不友善的婦女來到了珍珠家園。

「上帝的同在幫助我融入服事的族群。」李瑋琦表示,台語有八聲調,很不好學,但她仍嘗試全場用台語分享信息,笑說:「很感恩參與的婦女都聽得懂。」今年珍珠家園舉行中秋節聚會時,她已經能夠流利地用台語說:「中秋節食月餅,嘛要注意身材喔!」邊說還邊比劃著動作,讓慣來形象優雅的她呈現反差萌,更是親切。

█步步前行

除了宣教師走出去,珍珠家園也嘗試舉辦各種活動,邀請婦女走進來,與她們建立關係。尤其是母親節,李瑋琦會邀約婦女一同去教會慶祝,提醒她們作為母親的尊榮。李瑋琦表示,婦女們都有受到重創的過去,珍珠家園近幾年朝全人關懷方向服事,關顧婦女們的身心靈,也針對她們的需求服事,有些婦女不知如何使用社會福利資源,有些則是生病不看醫生單靠偏方,珍珠家園成為她們對外的橋梁,連結到適合的地方。

逐漸地,珍珠家園成為婦女的另一個家。在這裡,她們不用隱藏,可以自在地做自己,在團契中彼此熟悉、互相扶持,分享食物、衣服。這日小組聚會,一位阿嬤隔著三、四人的距離呼喚某人:「你小等咧莫走,我有物仔欲予你。」她們不再專顧自己,而是願意主動給予。

2019年疫情爆發後,有三位婦女雖沒有染疫,卻相繼離世。她們都年老、貧困、孤單,其中一位長者林媽媽跟孩子、孫子都不親近,卻喜歡和李瑋琦相處。每次李瑋琦邀她主日時同去教會敬拜,她總會帶水果或餅乾給李瑋琦的孩子。因為疫情的緣故,珍珠家園等到解封後才能為她舉行追思禮拜,李瑋琦想到她們臨終時都孤單一人,不免哀傷,但又為她們已經得救感恩,「這給我莫大的安慰。」她語帶哽咽地說。

鑒於這幾位長者的遭遇,疫情緩和後,每週約有四、五十位婦女聚會,李瑋琦便鎖定其中十幾位獨居長者,持續與她們一一面談,轉介她們向社福單位申請獨居長者的服務。李瑋琦表示,其實她們知道有些婦女始終無法跟親人修復關係,但令人欣慰的是,「她們雖然缺乏親人的愛,但上帝的愛深深感動她們。」

█拓展國度

除了珍珠家園,李瑋琦跟先生也是內地會北部負責人,肩負關心北部宣教師的工作,同時還要照顧家庭。「服事若欠缺愛,遲早會枯竭。」李瑋琦說,愛是從上帝而來,不是憑藉自己的能力。作為服事的人,對服事對象展開全人關心,自己也需要全人照顧,所以她注重健康飲食、運動紓壓和家庭時間,也享受休閒與休假。此外,同工彼此敞開分享,可以成為工作上情緒的出口,上裝備課程也是一大幫助。離開澳洲後,她也跟一些好友、屬靈長輩和母會的牧者保持聯絡。

「要照顧自己與上帝的關係。」李瑋琦說,最重要的是自己和上帝的關係,而且她深知自己從來不是一個人,聖靈會幫助她處理情緒、思緒,還有一群為她代禱的弟兄姊妹。

回顧過去十幾年,李瑋琦認為最大的收穫就是能更認識上帝。「耶穌真的很偉大!祂服事的對象往往是社會排斥的人。」她說,上帝尋找的是迷失、破碎的人,而且祂是真神,倚靠祂就恢復喜樂。

這幾年珍珠家園聚會場地越發完善、服事團隊越發穩定,婦女們靈命也越發成長,「上帝必成就祂自己的事工!」在珍珠家園服事,讓李瑋琦實實在在見證上帝如何拓展祂的國度!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698期

圖片提供:李瑋琦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3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2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1
 
   姐妹開步走
 
教會不斷改革,性別走向平權
彼此相愛的家規
上帝的恩典代代無盡
 
   原知原味
 
帶著學生下田去
正名、文面與我
恢復族名的意義
 
   教會人物誌
 
論李登輝總統的兩條路線
致力婦女教育的林安姑娘
追念普世神學家孔漢思的些許往事
 
   青年青不輕
 
珍惜上帝的殿
番薯簽詩,抒發農民生活之重
台灣國民文學,在土地、在農村
 
   鮮知啟示
 
祂接納你,在於祂的憐憫
青年信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從上帝豐盛賜予,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
 
   信仰與生活
 
用生命影響生命
差異,碰撞出璀璨火花
珍惜樸實的健康與自由
 
 
 教會歷史
 
宗教改革的繪畫藝術
數百年教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個青年對自己和群體的思考路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