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災後的避難所 因緣際會走訪菩提長青村,這個位於南投縣埔里鎮郊區,源自1999年921地震後,民間宗教團體為協助一群獨居長者尋覓安全避難所,從災後初期臨時搭營在學校操場、公園空地的簡陋帳篷,到使用鎮上菩提園佛教大樓的空房,輾轉至菩提長青村組合屋。其中經歷埔里鎮公所協調撥用籃城里組合屋建材,並連結基督教女青年會(YWCA)興建組合屋,於2000年3月正式啟用。921百年大地震,震出埔里失依獨居老人問題的棘手,同時也震出了人間的愛與溫暖,菩提長青村是震災所遺留下來的特殊歷史場域,十多年來有許許多多不為人知的故事交織在一群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們身上,這裡不是長照機構,不是安養院,是一群年紀相仿的人在一起養老、共老、伴老的大家庭。 █義工村長夫婦 陳芳姿女士原來是埔里鎮上知名野菜餐廳七巧屋老闆娘,老闆王子華先生則是一位陶藝家,921地震改變了一切,夫妻倆在災後重建中原先計劃一面尋找店面重新開業,一面仍積極投入義工行列為當時住在菩提園佛教大樓的長輩打理生活所需,每每奔波往返自己的組合屋與長輩的大樓間,長青村能遷移新址,也是陳芳姿在多方不斷與鎮長溝通聯繫協調下順利取得這些房舍。是什麼樣的力量?讓一個人願意為一群非親非故的長輩如此付出,先生王子華的支持與一句「餐廳復業可以等,長青村的長輩可能沒有時間可以等!」,加上父母、公婆相繼早逝又無子女,因為割捨不下這些長者,讓陳芳姿義無反顧向前,常笑稱自己是長青村的長媳,當長青村遷移新址需要有人打點大小行政事務,陳芳姿自然成了長輩眼中最佳「村長」人選,村長夫婦就此入住長青村與長輩們朝夕相處,不說你可能不知道:長青村的村長可是全年無休不支薪的義工角色。 █老、無老 菩提長青村一直以來抱持著「老、無老」,也就是「老有所用、自立自助」的核心價值理念,從四排空盪盪組合屋開始,積極展開災後重建區獨居、無家可歸老人安置計畫,長年來免費提供長者入住長青村,年齡層的分布自年輕老人、中年老人、老老人,他們多半能自理生活起居,鼓勵他們在能力範圍內參與共同勞動,不全然依靠外界捐助,運用長者的個人專長盡己之力,從種植有機蔬菜、手工藝品、盆栽、到夜市擺攤二手商品、接辦外燴,甚至還賣起了咖啡。 他們相互分工,烹煮、共享三餐,長青村提供長者一個安穩的居住空間與家人般的生活關懷,彼此建立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大家庭,居住在這裡的長者沒有被遺棄的感覺,走訪過程中對比過去與現在,長青村從無到有,是長者們、村長夫婦以及工作人員一點一滴努力累積而來,人人各盡其力,相互幫補分擔不計較,只為了讓長青村更美好而努力。 █愛、無礙 長青村的許爸從921後,眼看著一生的積蓄付之流水,原想一死百了,在村長的鼓勵下燃起生命鬥志,看到村長無怨無悔地為這群長者付出,他說:「我們今天進來這裡,出一點點力氣,那有什麼累,不算累,就是要認真,大家互相合作,同心,才能成就今天這個村子。」目前長青村的土地屬於台灣糖業公司所有,由暨南大學以「現況承租」方式租用;經營的模式主要靠營利自生的收入、民間小額捐款及透過各種方案申請政府補助,村長表示:「我們不想影響日常的生活,所以不接大量的訂單。我們賺一元是一元,開源節流,總算撐到今天。長青村從未對外募款,因為我始終覺得,捐款不是真正的善事。我希望捐款者是來長青村參觀過真正理解我們之後再捐款的。」 長青村為失依老人提供完全免費的照顧,歷年來照顧人數已超過250人,每每夜深人靜,村長面對這些生命進入倒數的長者們,心想他們要的不過就是簡單不寂寞、有如家人般一起生活的平凡日子,即使明白終究要離別,仍甘之如飴陪伴他們走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共享、互助 長青村為長者提供如此多元廣泛的服務,乃是透過共享與互助的核心價值,所引導出的一種生活哲理。如詩篇一三三篇1節:「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從提供餐食、關懷問安、退休規劃、多元產業連結、托老、居家服務、醫療保健等服務,長青村像是個愛的大家庭,一種非典型血緣關係家人生活模式;長青村能發展成養老、共老、伴老的互助樣貌,已為台灣未來老人社區照顧找尋到一個全新亮點與照顧經驗的寶貴啟示。 「神啊,自我年幼時,你就教訓我;直到如今,我傳揚你奇妙的作為。神啊,我到年老髮白的時候,求你不要離棄我,等我將你的能力指示下代,將你的大能指示後世的人。」(詩篇七十一篇17-18節) 文章來源:女宣雜誌第430期 圖片來源:菩提長青村官網,https://www.ptev.org.tw/各時期照片#,2023.11.05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