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信仰與生活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461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宗教改革讓你重新找到幸福感
作者 / Tim Chester
聖雅各教堂。(攝影/Motacilla)

譯◎陳碧如

想像一下,每個禮拜都要面對審判日會是怎樣的日子?

在我成長的地方──英國牛津郡(Oxfordshire Village)南利村(South Leigh)附近,有一間聖雅各教堂(Church of St. James the Great)。聖壇的拱門上方是一幅描繪最後審判的中世紀壁畫。左邊是義人從墳墓中復活,被迎接進入天堂;右邊則是受咒詛的人被繩索捆綁起來,拖向一隻巨大紅龍張開的嘴巴。這是南利村的信徒每個禮拜天都會看到的畫面。即便他們轉身離開,仍無法減輕內心的恐懼。在南邊側廊的牆壁上有另一幅壁畫,描繪聖米迦勒用天平在秤靈魂,更多惡魔在周圍盤旋,準備帶走牠們覬覦的靈魂。

對南利村這間教堂的信徒而言,上天堂與下地獄都有可能發生,教會並沒有提供救贖的保證。也許你會因著聖禮的提升,在上帝面前足夠公義,也許你不會,沒有人可以確定。事實上,宣稱任何保證曾經是驕傲的行為,怎麼會有人認為自己配得上聖潔的神呢?你能盼望最好的事就是煉獄神聖的折磨足以讓你進入天堂。

█一絲不苟、沉悶無趣的修道士

活在這樣的環境是什麼感覺?多數人都抱著美好的希望,不得不繼續這樣生活。但是,有一個人拒絕跟著中世紀教會的邏輯得過且過。

1505年,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還是一個學生,他探訪過父母走回學校時,有一道閃電差一點擊中他,這個瀕臨死亡的經驗改變了他的人生。十天後,他加入了聖奧古斯丁修道會(Order of Saint Augustine)。

路德很快就因熱烈追求他新的呼召而聲名鵲起。因為相信唯有向神父告解才能得到赦免,他開始執迷於去懺悔室告解,但他的行為惹惱了修道院的上級。據說,某次他的上級大聲對他說:「喂!馬丁弟兄,既然你要告解這麼多事情,何不做一些值得告解的事呢?殺了你的父親或母親!犯姦淫!不要再帶著你那些愚蠢和虛假的罪來這裡了!」

然而,路德所有帶著熱忱的努力並沒有為他帶來喜樂。

█發現好消息,大喜樂

1512年,26歲的路德被派到成立沒多久的威登堡大學(University at Wittenberg)講授聖經研究。他因著這門課研究奧古斯丁,並講授詩篇、羅馬書、加拉太書,終於得到了喜樂。他發掘了一種義(righteousness),可以帶來喜樂,讓接下來的世代得益。

在德文、希伯來文、希臘文和拉丁文,「正義」(justice)與「公義」(righteousness)是同一個詞。對路德來說,「神的公義」意謂著「神判定我們有罪的標準」。他說:「我討厭『神的公義』這個詞,根據我所有老師的應用和習慣,我被教導要從哲學的角度理解……神是公義的標準,並以此懲罰罪人及不義的人。」保羅在羅馬書1章17節稱神的公正或公義是「福音」或「好消息」,這節經文無異於在嘲笑他。「我不愛──不,我恨會懲罰罪人的公義之神。」

後來,路德明白了保羅描述的義是神賜予我們的禮物,必須憑信心領受。談到羅馬書1章17節,路德說:「我開始了解這句經文說的是,神的公義即是義人靠著神所賜的恩典──信心而活。」神將基督完全的公義歸給我們,基督卻因我們的不義忍受我們應得的刑罰。「那一瞬間,」路德繼續說:「我覺得自己好像重生了,通過敞開的大門進入了天堂。」過一會兒,他又寫道:「我要高聲讚揚『神的公義』這個最甜蜜的詞,我之前怎麼恨它,現在就怎麼愛它。對我來說,保羅這句話就是天堂的大門。」

這是一個可以帶來保證的信息。為什麼?因為這個信心並非本於我們的功績,而是本於基督的功績。基督的義,因信而歸予我們,應許神的孩子上天堂,不需要在煉獄洗滌罪惡或恐懼地獄。福音讓路德的恐懼變成信心,絕望變成喜樂。

█福音使人喜樂

負責把路德重新發掘的喜樂引進英國的關鍵人物之一是威廉˙丁道爾(William Tyndale)。1526年,丁道爾出版英文版的新約聖經,這是他第二次嘗試這麼做。第一次他被迫逃離時,當局突襲了印刷聖經的出版社。他一直流亡在外,最後因熱衷於為這塊土地的每個人提供英文聖經而殉道。他第一版聖經收錄的序言,之後擴充為《聖經之旅》(A Pathway into The Holy Scripture)這本書。在書裡,他優美地描繪了福音所帶來喜樂的力量。

「Evangelion」是希臘文,我們稱作「福音」,這個字意思是美好、歡樂、高興、喜訊、讓人的心歡喜、讓人歌唱、跳舞、雀躍……基督在祂死之前命令並指定這樣的福音,這福音和信息應該傳遍全世界,給所有信靠祂的人帶來益處,亦即:祂的生命,因祂吞噬了死亡;祂的義,藉此消除了罪惡;祂的救贖,藉此克服了永恆的咒詛。對可憐的人來說(被罪纏累,而且面臨死亡及下地獄危險),難道還有比聽見基督令人欣喜且安慰的信息更高興的事?如果他相信這是真的,一定忍不住發自內心開懷大笑。

這是我們需要不斷聽到的信息。即便我們相信基督會在末日宣告我們無罪,但我們仍常常試圖建立自己的身分認同。即便我們傳講因信稱義,也藉著講道不斷學習稱義,我們的幸福仍取決於如何接受這道理。我們仍可能認為,是否得到神的認可取決於自己的行為。而如果你恐懼神的拒絕,將無法帶著喜樂的心親近祂。

然而,福音代表美好、歡樂、高興、喜訊、讓人的心歡喜、讓人歌唱、跳舞、雀躍……「我們既然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與神和好;我們也憑著信,藉著祂可以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並且以盼望得享神的榮耀為榮。」(羅馬書5章1~2節,新譯本)丁道爾與路德為了自己的稱義而歡欣鼓舞、開懷大笑,我們也可以加入他們!

*原文網址:https://www.desiringgod.org/articles/how-the-reformation-rediscovered-happiness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635期,https://tcnn.org.tw/archives/98881,2023.10.25摘錄。

攝影:Motacilla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