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鄉土關懷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703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阿里山之奮起湖沒有湖
作者 / 莫桑(東榮教會詹益宏)
奮起湖老街。

*鐵路一日行*
台中高鐵站 → (高鐵) → 嘉義高鐵站 → (巴士) → 嘉義火車站(林鐵) → 奮起湖火車站 → (林鐵) → 嘉義火車站 → (巴士) → 嘉義高鐵站 → (高鐵) → 台中高鐵站

提起阿里山,你會聯想到什麼?春天賞櫻、夏天看螢火蟲、秋天觀楓紅、冬天賞梅?還是氣象萬千的祝山日出、層巒疊翠的綠意林相、直下千尺的流雲飛瀑?這些都是阿里山不同節期令人流連忘返的自然美景。

阿里山是一處四季皆合適走訪的景點,過往我造訪不是搭乘巴士,就是自行開車,總覺得路途遙遠。這次特別體驗俗稱「阿里山小火車」的阿里山林業鐵路(簡稱林鐵或森鐵),來趟避暑放空小旅行。

■百年舊鐵道

只有一天假期,又不想長途開車,坊間旅行社與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都有許多套裝行程供選擇。於是,我在高鐵官網訂「嘉義阿里山森林鐵道.奮起湖一日豐富行」。

日治時期,阿里山與太平山、八仙山並列台灣三大林場,因應運送阿里山林木而於1906年修築林鐵,為順應山勢呈「之」字型布建。運送任務結束後,林鐵轉為載客與觀光。2019年7月,「阿里山林業暨鐵道文化景觀」獲文化部認證為台灣第一個國家級重要文化景觀。

■木造新風華

我從嘉義站搭乘本線前往奮起湖站,沿途有導覽。到竹崎站時停留約20分鐘,所以下車逛了一圈。

竹崎站興建約於1906年,1952年改建。竹崎車站位於海拔127公尺處,是自平原爬升高山的起點,過了這站,便是漫長的螺旋式爬坡。早期蒸汽火車必須在此添煤加水,更換為爬山車頭,並駛進換車軌道「三角線」調頭轉向,由前拉改為後推。

2021年竹崎站再次重整,改善站體沉陷與蟲蛀損壞,外觀煥然一新,成為「蒂芬妮藍」(Tiffany Blue)木造站體,看起來很夢幻,也是台灣目前僅存的幾座全木造車站之一。

█老老街放空

走過林鐵半數的車站,我們來到此行終點奮起湖站,在這裡停留兩個小時。奮起湖海拔約1400公尺,東、西、北三面環山,地勢低窪,中間低平形如畚箕,因此舊稱「畚箕湖」。這裡以鐵路便當、老街與自然景色聞名,因懷舊氣氛有「南台灣九份」之稱。

「阿里山沒有山,奮起湖沒有湖……」,導覽人員劈頭說。雖然不明白阿里山為何沒有山,但奮起湖的確不是湖。表定解說30分,如果聽完只剩一個多小時自由時間,於是我按自己原先規劃,穿過老街買排骨便當,走進巷子買草仔粿,排隊買甜甜圈。

火車站附近的老街人潮洶湧,感受不到疫情影響。因為時間有限,我避開人群,快步走向中和派出所方向的「老老街」。奮起湖房舍依山勢興建,林鐵未開通前,中和派出所南側下坡已有商家聚集,即老老街所在。林鐵通車後,奮起湖是最大中途站,火車行駛至此加水添煤,會停留較久時間,也因為接近中午用餐時刻,造就了本地的便當文化。

老老街保存舊時檜木屋舍與街道的古樸,我特地到大姑媽雜貨店點一杯阿里山水洗咖啡,搭配排骨便當與甜甜圈。雖名叫「雜貨店」,實則只賣茶與咖啡。

如果說奮起湖老街是「青春正當時」,那麼老老街便是「繁華落盡見真淳」。在生活繁瑣中,短暫的獨處與放空是必須的。在群組即時訊息與眾多影像焦慮中,靜默能使我們心靈沉澱,回歸真實,重新得力繼續面對生活。

█獨立山盤旋

接著下撤到海拔543公尺的樟腦寮站,顧名思義曾是樟腦產地,如今只剩鐵道旁一排樟樹供遊客回味台灣昔日「樟腦王國」盛況。此站視野良好,可看見獨立山、塘湖山、金獅山及大坑山,只是不巧,這日午後雨勢不小,視線幾乎於零。

樟腦寮站是走訪獨立山起點,由於是折返式車站,軌道呈X形分布,火車在此停留必須沿左後方軌道倒退進入車站。上山時採原地螺旋式爬升,可在左方窗口看到樟腦站兩次。

我們在樟腦站停留約一個小時,喝杯冰愛玉,彌補與奮起湖愛玉伯緣慳一面的遺憾,也禮讓另一班次列車先行。下山時,火車頭一路奔馳,導覽人員的口琴聲伴隨……。一日生活圈的具體落實,就是來一趟鐵道小旅行!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685期

圖片提供:作者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3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2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1
 
   姐妹開步走
 
教會不斷改革,性別走向平權
彼此相愛的家規
上帝的恩典代代無盡
 
   原知原味
 
帶著學生下田去
正名、文面與我
恢復族名的意義
 
   教會人物誌
 
論李登輝總統的兩條路線
致力婦女教育的林安姑娘
追念普世神學家孔漢思的些許往事
 
   青年青不輕
 
珍惜上帝的殿
番薯簽詩,抒發農民生活之重
台灣國民文學,在土地、在農村
 
   鮮知啟示
 
祂接納你,在於祂的憐憫
青年信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從上帝豐盛賜予,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
 
   信仰與生活
 
用生命影響生命
差異,碰撞出璀璨火花
珍惜樸實的健康與自由
 
 
 教會歷史
 
宗教改革的繪畫藝術
數百年教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個青年對自己和群體的思考路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