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青年青不輕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529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傳承及傳遞普世認同
作者 / 盧恩萱

過去參與普世會議及活動,很常在回歸現實社會後,感受種種不適應。由於普世活動往往需在短期間討論、完成數項議案,而讓參與者感受到群體信仰的親密感。過去我總不斷回味這樣的美好,但能共鳴的人有限,不禁反思,是否普世與在地教會脫節,導致回到日常生活的我無所適從?

在教會裡,有機會及時間參與普世的人有限,若普世議題只留於圈內熱切討論,在地教會無從共鳴。又加上普世會議談論的議題有時理想過於崇高、甚至流於口號,造成這些議題回到在地教會時,無法有具體的推行方針,而難以落實及延續普世脈動。

因此,教會若希望落實普世觀,應廣邀信徒接觸及認識,青年勢必能成為有力的根基。教會外的國際性活動包羅萬象,更能成為青年日後求職的履歷清單,但若期盼普世確實有青年投入,使「青年是教會的未來」不只是華麗的詞藻,教會應該要引領更多青年認同普世,這個認同可以從接觸、認識、參與到委身。

然而當青年脫離學生階段、進入職場,便很難有自由的時間能投身其中,平信徒委身普世著實困難。教會欲栽培普世人才,應設法引領青年從時間最充裕之學生時代起,便能透過參與行動而認同普世,並傳遞給更多的青年。針對已進入社會職場的青年,或許委身於普世不再是參與代表或服事,而是能持續締造自身與普世的連結。於是就個體而言,普世將內化,即使不再親臨正式會議,仍對普世議題具備洞察力,關懷在地與國外的處境,影響周遭的人,並且持續關心因普世經驗所連結的朋友,也許未來也能適時發揮影響力。

而普世人才也必須傳承,普世不應把持於特定參與者,雖然重點栽培能精進普世代表於會議的敏銳度,但若參與者不願接受思想衝擊,則其所呈現的普世觀及教會也將被制約。再者,若普世代表並未回饋於在地教會,那麼普世價值將無法傳遞,普世將形成狹隘的教條。

因此,教會應著手邀請更多願意走進普世的青年參與行動,讓普世精神能夠傳揚。有機會委身於普世的同工,也應秉持開放的胸襟,邀集不同領域的人參與,平信徒的思路及個人專業,也能成為普世的另類觀點。當前許多普世會議皆要求或鼓勵各會員教會代表能遵循性別、族群平等,以及容納青年代表,為避免普世人才斷層,如何容納及培育平信徒參與,應當是教會未來得納入考量的議題。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630期

圖片來源:Serene 攝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3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2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1
 
   姐妹開步走
 
教會不斷改革,性別走向平權
彼此相愛的家規
上帝的恩典代代無盡
 
   原知原味
 
帶著學生下田去
正名、文面與我
恢復族名的意義
 
   教會人物誌
 
論李登輝總統的兩條路線
致力婦女教育的林安姑娘
追念普世神學家孔漢思的些許往事
 
   青年青不輕
 
珍惜上帝的殿
番薯簽詩,抒發農民生活之重
台灣國民文學,在土地、在農村
 
   鮮知啟示
 
祂接納你,在於祂的憐憫
青年信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從上帝豐盛賜予,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
 
   信仰與生活
 
用生命影響生命
差異,碰撞出璀璨火花
珍惜樸實的健康與自由
 
 
 教會歷史
 
宗教改革的繪畫藝術
數百年教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個青年對自己和群體的思考路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