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原知原味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525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烏克蘭醫療宣教3-1
聽見受苦之人的呼聲
作者 / 陳恆德
▲在穆卡切沃的浸信會行動醫療。

2023年4月17至29日,馬偕紀念醫院、北美路加醫療傳道會和台灣基督徒醫學協會合組台灣烏克蘭醫療團,希望能傳承150年前來台宣教的馬偕精神,也為台灣在國際發聲(註)。此行意外得到台灣、烏克蘭的電視及網路媒體高度報導,與許多團體有機會互動、分享,甚至蔡英文總統接見嘉勉。似乎上帝正透過烏俄戰爭的苦難,為我們開了一扇超乎所求所想的醫療傳道大門。

此行特別之處在於民間自發性、未受補助徵求志願者出團,到一個無邦交、無駐外代表、暫停一般簽證且戰爭中的國家。一年來,俄烏戰爭造成的全球衝擊和中國軍機繞台的武統威脅,使烏克蘭和台灣的處境常被類比與報導,以致烏克蘭人不僅熱情歡迎我們到來,更高喊「台灣是烏克蘭的兄弟」。

戰爭中,烏克蘭有800萬人離境成為國際難民,500萬人逃離東部戰區,境內避難。我們到訪少被飛彈攻擊的烏克蘭西部大城利沃夫和附近小城穆卡切沃,雖有大量難民湧入,但市容依舊整潔,人民生活有序。早上有清道夫掃街,百業照常工作,餐廳有人歡笑用餐,有藝文表演、有攤位賣花,東正教會或浸信會的主日崇拜聚會的人更多。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戰爭帶來的心酸故事,卻隱見公民社會的韌性,團結一心,堅信終必戰勝。例如為我們翻譯、從基輔來的女住院醫師蘇沙娜(Sussana),在戰爭初期俄軍圍城時,她先帶母親出境,安頓好母親後,她又回到基輔,因為她覺得此時烏克蘭特別需要醫師。穆卡切沃聖馬爾丁醫院院長葉夫亨‧梅什科(Yevhen Meshko)說,戰爭初期大量難民湧入,醫院卻乘勢延攬多位東部大醫院資深醫師,建立心、腦血管疾病介入性醫療和心、腎器官移植中心。開著救護車,陪我們到羅姆人(或稱吉普賽人)貧窮社區行動醫療的醫師、傳道人歐瑞斯特(Orest)則說,他家有七個小孩,仍擠出兩房接待兩個東部逃難過來的親俄家庭。

我看診時,指著在旁看診的歐瑞斯特醫師對跟診翻譯的住院醫師維塔(Vita)說,主說做在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主身上,那人就是積財寶在天、屬靈生命豐盛有福的人。苦難正是讓我們更倚靠上帝、品格學像基督的機會,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願意不遠千里來此服事的原因。我鼓勵她,思想在烏俄戰爭中上帝對她一生醫療傳道的帶領。

此行除醫療服務,我們希望能與烏克蘭核心同工建立在主裡以生命陪伴的家人關係,就當地的需要及可行性,擬定長期策略與引進資源,並討論未來合作的優先次序。例如北美路加醫療傳道會已奉獻美金3萬4000元,建議用在小兒醫療,以及靠近東部前線敖德薩和尼古拉耶夫的行動醫療。我們也建議收到捐贈的醫療物資時,要有倉儲進出貨條碼管理系統,要為外地來的醫療團準備常用藥品清單,規劃牙科行動醫療,和傷殘後送醫院合作,引入顏面重建、復健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靈性諮商團隊等。對一夕之間成長的年輕志工,要有領袖訓練和生涯規劃指導,讓他們成為明日可接棒的領袖。

烏克蘭發出的馬其頓呼聲,我們由感動、發起、回應、成行、擴大分享與建立團隊的發展,看到上帝的手一路引導。戰爭固然源自人性的墮落,但我們不是心懷仇恨、沮喪或只想逃離,反倒是在苦難撕開的傷口中,看見上帝對我們個人的呼召與以愛和公義超越苦難的機會,讓所有參與的人一同經歷聖靈的奇妙大能,成為蒙福也祝福別人的人,更歸榮耀給萬福本源的上帝。

※註:可至台灣基督徒醫學協會網站(tcma.org.tw)參看《醫療與傳道月刊》5月份〈台灣烏克蘭醫療團的源起〉。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721期

圖片提供:陳恆德、鄭博仁、蔡維德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