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鄒族區會復活節聯合感恩禮拜小組分享耶穌在自身生命中的建造。 |
|
「要先了解Cou(鄒)族文化的意涵與價值,才能從文化意涵中,看見福音與文化之間的互動以及對話。」鄒族族群區會總幹事Mo’oyaisikana(石明雄)牧師談到福音與鄒族文化間的關係時如此表示。他說明鄒族以狩獵、游耕為主要的生存手段,不會固定在特定的地點生活、居住,鄒族的領域不僅止於阿里山,高雄市桃源區、那瑪夏區和南投縣過去也都是鄒族生活的領域。 █文化與祭儀的轉化與禮拜的本土化 Mo’oyaisikana表示,不同的家族藉由遷徙到不同的地點生活,大概都是生活一個世代(40年),後來會有男子會所(kuba)的產生,其實是各個家族合作下才有的生活模式。所以現在的達邦、特富野等大社都有男子會所,是由一個主要大社為中心,周圍由幾個分支的小社分布圍繞,共同組成一個「大社」的觀念。 Mo’oyaisikana說,男子會所是部落內宗教、政治與經濟活動的中心。會所主要的用途有男子教育、部落會議、征戰集結、祭典訓練、狩獵社交等,是傳承教育、協商集結的場所,也是處理公眾事務的地方。會所不只是部落的象徵,也是鄒族重要的文化象徵。他說明藉由男子會所規則的建立,其實就在形塑整個鄒族的生活規範以及自身信仰的觀點,在男子會所舉行的凱旋祭(mayasvi)更是代表整個鄒族的神學觀。 Mo’oyaisikana表示,福音進入鄒族至今約有70年的歷史,上述的文化祭儀也都還在持續進行,但過去有的牧者的立場是禁止會友去參加這種祭典及儀式,認為去參加祭典有拜偶像的意思,是與聖經教導相衝突的,與祭拜有相關的物品,都必須燒掉或摧毀,像是家中用來祭拜小米神的祭屋,雖沒有實體的偶像,但已有拜偶像概念。 然而並非每位牧者都會禁止,不可否認的是,牧者會影響信徒的觀點。對鄒族的基督徒來說,他們目前的做法是參與其中,但僅以參加者的角度來參與自身的文化。Mo’oyaisikana表示,過去教會也想過要做本土禮拜,讓福音與文化結合,透過神學轉化自己族群的元素,變成基督信仰的一部分,這是很重要的,目前也都一直在思考該如何完善落實這樣的想法。 Mo’oyaisikana強調,要做到屬於鄒族的本土禮拜,彰顯屬於鄒族的神學思考,翻譯聖經是很重要的環節,必須貼近使用者的語言。但翻譯聖經也需要多方思考,畢竟鄒族語言的用法要貼近聖經的用意,是需要經過多方討論的,特別是在舊約中跟節慶、禮儀相關的章節比較多,在翻譯上就會多了許多鄒族日常用語中會使用的詞句,像是在凱旋祭時會將祭物的血抹在聖樹上,其實就類似偤太人將祭物的血塗抹在門窗上的儀式,象徵祈求上帝保守。舊約中有許多概念是與戰祭有相關,這兩項的語言使用上其實就可以做沿用,這也是一個文化轉化到基督信仰的例子。 █福音豐富傳統文化 Mo’oyaisikana表示,現今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回到部落做文化推廣的活動,他覺得這是一件好事,但有些人受社會價值觀影響,認為基督教是外來宗教,而撇棄教會的資源與地位,這樣其實很可惜,反而讓他們失去一個可以互相對話的機會。他認為文化事工並非一味回到過去的生活,這是在乎形式反而忘記本質的做法,應該要先去理解傳統文化的本質,才能讓文化適應時代而有所轉變。 部落教會從過去極力反對會友參與部落事務,一直到現在的轉變,Mo’oyaisikana表示,參加祭典的心態才是最重要的。在參加祭典時,基督徒應要記得自己是誰,既是鄒族人,同時也是基督徒。而文化與種族都是上帝創造給人生活的規則與範疇,是上帝賜予不同族群的恩典,要割捨這樣的生活模式,其實也是在拋棄上主所賜予的禮物。信仰與文化並不是二元論的選擇題,而是要在彼此間找尋對話的機會,持守自己的文化絕對不會與基督信仰衝突的理念。 Mo’oyaisikana也提到加拉太書中的意涵,保羅所強調的是自己的文化是否跟信仰相衝突,是要保守自己的傳統文化,同來榮耀上帝的名。「接受基督信仰會豐富自身的傳統文化,讓文化看見更廣的視野、更深的底蘊,」他強調,可以透過文化來表述對基督信仰的看見,同時也藉著信仰,讓不同文化的人有很好的結合與認識。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674期 圖片提供:Walis Ukan、Suning Siwa、Humhum Nahaisulan、Wikiwa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