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鄉土關懷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463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雲霧飄緲日潭,馥郁芬芳紅玉香
作者 / 莫桑 (東榮教會詹益宏)
貓囒山山頂。

我再一次搭乘捷運到高鐵台中站,但不進閘口也不上月台,改搭「台灣好行」(南投客運)走國道六號及三號,90分鐘後抵達日月潭水社遊客中心,打算在日月潭住一晚。中途會經過九族文化村,若在春天前往,就可以在櫻花樹下野餐,稍稍安撫疫情期間想出國的心情。

想像櫻花在空中飛舞落英繽紛的景象,再對比被霧霾封鎖的市區,雖然沒花多少時間、金錢,卻是奢侈的享受。

■眺望湖景

住宿仍選擇熟悉的日月潭大飯店,離水社遊客中心、向山遊客中心均不到兩公里。這次住的是映月湖景和洋房,只要不遇枯水期,就可享有漂亮的湖景。

晚上我沿著湖畔散步到街上覓食,最後選定一家碼頭系列飯店的附屬餐廳,在地風味餐令人回味不已。

日月潭的美變幻萬千,需要留些時間細細品味。清晨時,雲霧繚繞,山在虛無縹緲間,充滿詩情畫意。陽光出來後,碧空如洗,湖水湛藍,另有一番明媚風情。到了傍晚,夕陽餘暉隨著水波蕩漾,叫人頓時懷惴詩人吳寬的心情:「短棹載書卷,浩歌水雲間。」

回到飯店,超大浴池讓我猶如置身溫泉飯店。泡完澡後坐在面湖的陽台,一本書、一杯威士忌,生活煩憂盡消。

第二天一早5點半起床,梳洗後揹著水和行動糧,朝海拔高度1020公尺的貓囒山前進。走十分鐘即看到立著指示標誌的叉路口,再走五分鐘就看到新井耕吉郎紀念碑。因著國民政府教育刻意忽略日治時期歷史,台灣人或許都喝過魚池鄉紅茶,卻不一定認識「台灣紅茶之父」新井耕吉郎。

■懷想紅茶之父

新井耕吉郎生於1904年,為日本群馬縣利根郡東村(現沼田市利根町)人,畢業於日本北海道帝國大學農學部。根據《民報》報導,1926年新井耕吉郎來台,在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平鎮茶業試驗支所服務。1936年,他在日月潭協助成立「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魚池紅茶試驗支所」,建造全台唯一錫蘭紅茶廠「持木製茶廠」,之後輔導多家民間會社種植紅茶近千公頃。1939年,魚池鄉紅茶種植面積達3000公頃,占台灣外銷紅茶產量93%。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新井耕吉郎即因感染瘧疾在台灣過世。1949年,試驗支所員工感念他的貢獻,建立了紀念碑。

事隔一甲子,2007年奇美實業創辦人許文龍得知新井耕吉郎事蹟後深受感動,捐款欲替他建立四座銅像。新井耕吉郎老同事竹下貝吉2008年1月到日月潭緬懷當年種茶時光,赫然發現魚池人還持續感念新井耕吉郎,於是提供三張泛黃舊照片供塑像使用。銅像在同年5月完成,分別置於茶葉改良場魚池分場、日月潭風景區管理處、奇美博物館,以及新井耕吉郎在日本群馬縣的墓地,又於2022年4月由墓地遷移到同市的園原運動公園。

魚池鄉茶產業曾一度沒落,根據茶葉改良場魚池分場資料,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發生後,受災嚴重的魚池鄉為振興地方經濟,又開啟魚池鄉紅茶新的一頁。而同年申請命名通過的台茶18號(紅玉),具肉桂香及薄荷香,是目前最受歡迎之茶品。前人種的茶,至今仍馥郁芬芳。

■一定會再回來

我心懷思古幽情,循著前人足跡到山頂的日月潭氣象站,1.2公里的路程,約莫走40分鐘左右。拾級而上時會路過櫻花林,轉個彎映入眼簾的是橄欖樹林,還有少數柳杉,闊葉林和針葉林混生。在貓囒山登頂時,剛好碰到日出,可以遠眺日月潭,遠處的西巒大山也清晰可見,繞到後方的風力塔眺望,則見集集大山、九份二山、金龍山群峰起伏。

日月潭的空氣既不像台中也不像埔里,單純就是屬於魚池鄉的清晨的清新與冷冽,在此兩天一夜,身心靈無一不得到滋養與滿足。明年,等待櫻花綻開時,我一定要帶著腰花舊地重遊。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693期

圖片提供:作者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3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2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1
 
   姐妹開步走
 
教會不斷改革,性別走向平權
彼此相愛的家規
上帝的恩典代代無盡
 
   原知原味
 
帶著學生下田去
正名、文面與我
恢復族名的意義
 
   教會人物誌
 
論李登輝總統的兩條路線
致力婦女教育的林安姑娘
追念普世神學家孔漢思的些許往事
 
   青年青不輕
 
珍惜上帝的殿
番薯簽詩,抒發農民生活之重
台灣國民文學,在土地、在農村
 
   鮮知啟示
 
祂接納你,在於祂的憐憫
青年信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從上帝豐盛賜予,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
 
   信仰與生活
 
用生命影響生命
差異,碰撞出璀璨火花
珍惜樸實的健康與自由
 
 
 教會歷史
 
宗教改革的繪畫藝術
數百年教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個青年對自己和群體的思考路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