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鄉土關懷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2510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台灣是答案,一中政策才是問題
作者 / 賴怡忠

2014年3月18日太陽花學運帶給台灣驚天動地的變化。表面上這是針對「兩岸服貿協議」黑箱作業的反彈,但對中國因素的憂慮是根本原因。佔領立院的學生透過直接行動對台灣社會與國際提出包括「台灣現在的處境為何」、「台灣要往何處去」、「台灣人期待一個什麼樣的台灣」等重要問題。圍繞這些問題的中心,在國際層次上,就是對一中政策的質疑。

◎美國政府的一中政策

現在談到國際上的一中政策,特別是美國歐巴馬政府的一中政策,主要是一組因應中國崛起後,處理台海和平的政策安排。這個政策除了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代表外,還期待台海保持非戰狀態。為了維持這個非戰狀態,這個政策鼓勵兩岸展開對話接觸,「以對話代替衝突」,因此樂見兩岸加強經貿往來,人員交流,甚至包括政治的對話與談判。對美國歐巴馬政府來說,只要台海不出現軍事衝突,以及中國沒有在「不受挑釁」的情況下使用武力解決台海問題,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就可以接受。

但是這個政策到後來,特別是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處理,已經逐漸朝向將美國對台安全承諾降級,並全力維持兩岸接觸對話以避免戰爭的方向進行。在美國的台灣關係法中,對於「台海安全」的概念談的不僅是防禦中國武力侵犯,還包括對台灣可能面對的經濟封鎖問題,以及幫助台灣在國際社會參與不會被進一步排除等面向。只是現在美國對台灣關係法中有關台海安全的重點,完全放在維持中國不以武力侵犯台灣之上,但對於台灣的國際參與,及台灣的經濟自主能力,美國政府沒有重視,在歐巴馬政府上台後更是明顯。

另一方面,既然重點在於避免台海戰爭,又希望透過對話來防止戰爭,美國歐巴馬政府就將重點放在排除造成台海不對話的因素之上。由於國民黨事實上接受了中國的終極統一、一中架構、台灣是中國一部份等政治前提,使得北京政府願意與國民黨政府進行事務性協商,但反觀民進黨拒絕接受九二共識,共產黨又要求民進黨作出廢除台獨黨綱、反台獨、接受九二共識等行動,才願意考慮與民進黨展開對話。在面對中國崛起,歐巴馬政府無法要求北京修改前提下,自然柿子挑軟的吃,配合北京政府的指控,反向對民進黨指東道西,但屢次對馬政府給予正面評價。蔡英文在2011年訪問華府時會被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狄尼龍(Tom Donilon)對《金融時報》放話暗算,就是存在這樣的背景。

◎美部份人士敵視台灣認同

事實上美國亞洲政策界也不是不知道這種處理的不公平,但在「力量就是正義」的國際現實主義操作下,中國大台灣小,犧牲掉兩千三百萬人的前途以換取與中國的「正常互動」,對這些人來說是很自然的事。

這些人(不少是前國務院官員,在國務院依然很有影響力)事實上在過去對於台灣認同就抱持敵視態度,認為這會導致中國的反彈,同時會挑戰美國對於台海維和的「一中政策」基礎。當台灣不認同自己是一中的一部份時,美國如何宣稱能以一中政策管理台海,並維持美中合作的氣氛呢?這也是為何當李登輝在1999年面對當時汪道涵要來台灣將「一中原則」台灣化,會選擇在七月汪來台前先提出「兩岸是特殊國與國關係」以破除江澤民的統一圖謀,但也因此公開跨過了美國的不明說一中紅線,導致美國中國通如狼群一般的瘋狂攻擊李登輝,當時包道格還公開稱李總統為「麻煩製造者Troublemaker」。(到現在我對之後扁政府還同意包道格擔任AIT駐台北處長,始終百思不解。)

這股力量在民進黨執政後,特別是小布希政府初上任時,一開始陷入弱勢。但扁政府外交操作的問題,包括其對美的人事部署,以及多次戰術操作的粗糙,給予這股論述力量再度發酵的機會。有人說911讓美國扭轉了之前認為中國是戰略競爭者的態度,所以會有不喜民進黨舉動是國際戰略結構的必然後果。說這種話的人藍綠都有。藍的認為這證明民進黨的外交主張不符國際現實因此必然失敗,綠的則以此理由表示扁政府不應為此負責,都要怪國際大環境,但他們都忘了在911之後,美國進軍阿富汗與伊拉克,與俄羅斯交好,強化美日同盟,與印度積極展開戰略合作,形成對中國東西南北的全面包圍,是比現在歐巴馬「亞洲再平衡」政策更強大的軍力展示,eji中國當時最膽戰心驚。而美國國務卿鮑爾在2002年說台灣不是問題,是成功的故事,美國總統小布希在日本國會演說提到「不會忘記對台灣人民的承諾」等,如果是美國因反恐需要中國,怎會在911後還說這些呢?

◎「一中政策」的束縛

這股來自美國/國際要求台灣回歸一中的政策力量,由於其主張是根據兩蔣獨裁時代的一中政策(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代表全中國),但因台灣民主化後出現了人民向一中遠離的傾向,以及台灣認同遠較中國更高的發展趨勢,這些人發現其一中主張在被台灣民主挑戰後可能潰不成軍時,開始發明一種「負責任的一中民主說」,主張美國冷戰時代的「一中政策」為台灣民主孕育穩定環境,因此不挑戰一中的民主才是負責任的民主,但相反者就是不負責任的民粹操作。這些人更將當時台灣社會對扁政府在民主轉型粗糙的批評,移花接木來證明連台灣人民都認同「挑戰一中的民主就是民粹」。

有人可能會問,美國的國家利益不是應該維持台灣獨立,如此才能防止中國稱霸亞洲,導致美國勢力的倒退嗎?為何會這麼堅持一中至死不悔,甚至打擊應是美國自由價值盟友的台獨理念呢?所以這不正是台灣「玾緊弄破碗」的後果嗎?

我們不要忘了,美國在1949、1979、2009都出現放棄台灣或近似放棄台灣的政策。1949美國對華白皮書表示對台灣撒手不管,甚至認為如因此使中共統治台灣,可能可以取得與共產黨的合作默契,塑造出一個不聽命於蘇聯的亞洲狄托。1979美中建交時,美行政部門將「台灣關係法」,理解為台灣在被統一前規範台美非官式互動的過渡性措施。當時行政部門不少人甚至認為台灣撐不了五年。2009年歐巴馬在中國的歐胡峰會聲明中,承認台灣與西藏、新疆一樣,都是中國的核心利益。這幾例顯見美國雖不願見到中國獨霸亞洲,但這策略是否包含絕不能犧牲台灣(因為台灣的戰略價值太珍貴),還是認為台灣是美國可以出賣(作為換取美中合作默契的交易品),這取決於當時美國部門內部爭論。換句話說,美國正式立場包括了反對非和平統一,但「反統一」可能還不是美政府的對台政策共識,反統與反獨的角力還在持續。

在這個角度下,可以發現為何美國會有部份前/現官員將太陽花運動打成民進黨煽動的政治圖謀,即便這個指控與事實有多麼不符。因為對這批人來說,把太陽花抹綠可以排除公民運動的正當性,回歸到其打擊民進黨/泛綠反統力量的政治操作,以維持一中政策的運作能力,並避免美中關係可能因台灣議題破局的考量。另一方面,如果承認這是獨立於民進黨/泛綠政治力量,意味著他們的一中政策存在根本矛盾-因為根本沒有台灣民眾的支持,台海政策的經營管理因此需有個典範翻轉,對這些人而言,這表示其一生信守的政策信念,以及之後退休憑藉這個招牌在智庫界揚名維生的工具會一夕破盤,而典範翻轉的工程又十分浩大,基本上是無法透過這些人完成。更加上中國崛起後的強勢作為否定了這批中國通所有的預測。在其政策信用度已經處於低點下,台海政策環境變成唯一還佔優勢的最後橋頭堡,自然反彈力道會更兇猛,對於支持台灣主體性的各種力量,包括政黨、社團、公民、學生等,都會更具敵意。

◎太陽花的台灣認同與以往不同

對於不被一中政策思考綑綁的其他國際人來說,不少人是將太陽花運動當成亞太國家內部針對中國崛起反應的一部份,這是比以美國歐巴馬政府為首的中國通只以其對「一中政策」的挑戰作視角,更為廣闊的參照點。特別當太陽花運動的學生,是台灣解嚴後可以赴中的第一代,他/她們的父母長輩更可能有不少人有在中國做生意的經驗,有實質的中國體驗。同時,這個運動更與2008後中國因素在台灣快速擴張存在感後所產生的社會反彈有關,其對兩岸關係的感受,與後冷戰初期台灣在步向民主化,因台灣認同逐漸高升所出現的統獨爭論相比,有更豐富的現實認知與價值內函。這是太陽花運動與過去講「台灣認同」以及「台灣獨立」等主張,在本質上的不同之處。

當實際在經驗兩岸接觸的台灣人民對於兩岸交往增加後,反而發現自己在經濟、社會關係、與生活的價值感都受到威脅,但馬政府以及這些歐巴馬政府豢養的中國通們,卻將這樣的感受汙名化為這是不敢參與全球競爭的魯蛇族,還強調台灣必須持續這樣的路線,否則就是在破壞台海和平。這個作為形同要台灣民眾不僅為美中關係全面買單,還要承擔美中交往政策的所有成本。當這些被犧牲對象在哀嚎時,還被馬政府與中國通們恥笑為經不起競爭的魯蛇。看到這些嘴臉,相信大家就可以知道這批驕矜自傲,別人的孩子死不完的混蛋中國通們(以及與其合作的馬政府買辦們),是如何以一中政策為名聯手摧毀台灣的未來。

現在急於挽救自己免於跛腳命運的馬英九政府,把太陽花學生的批評當成對政權的威脅,還進一步擴大藍綠爭議裂解社會,以「團結共禦外侮」的方式防止黨內批評者的集結,並對太陽花運動的學生與市民進行司法獵殺,對不聽話的獨立法官降職察辦以企圖嚇阻可能的挑戰。馬政府這種仿照共產黨以維穩打擊維權的做法日後必遭天譴。在忙於應對馬英九這個人魔政府的胡作非為時,我們也要知道太陽花運動已經從世代角度向國際的一中政策共識提出了新挑戰,馬政府、北京、與既有靠一中政策維持生計的中國通們也必然會全面反撲。這個不流血的論述戰爭對台灣的未來影響更關鍵,任何想領導台灣的人,是無法迴避提出新論述並組織反擊行動的責任!

文章來源:新使者雜誌第143期

圖片來源:Serene 攝


資料提供單位:大專事工委員會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3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2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1
 
   姐妹開步走
 
教會不斷改革,性別走向平權
彼此相愛的家規
上帝的恩典代代無盡
 
   原知原味
 
帶著學生下田去
正名、文面與我
恢復族名的意義
 
   教會人物誌
 
論李登輝總統的兩條路線
致力婦女教育的林安姑娘
追念普世神學家孔漢思的些許往事
 
   青年青不輕
 
珍惜上帝的殿
番薯簽詩,抒發農民生活之重
台灣國民文學,在土地、在農村
 
   鮮知啟示
 
祂接納你,在於祂的憐憫
青年信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從上帝豐盛賜予,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
 
   信仰與生活
 
用生命影響生命
差異,碰撞出璀璨火花
珍惜樸實的健康與自由
 
 
 教會歷史
 
宗教改革的繪畫藝術
數百年教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個青年對自己和群體的思考路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