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鄉土關懷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2639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牢獄見光明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作者 / 李佑生

今日的台北不若百年之前,以淡水沿岸為發展重心,諸多重要政經設施、商業辦公室皆已東移。作為一座有歷史的城市,過去榮景如並稱「三市街」的艋舺、大稻埕、台北城仍留下不少舊貌,昂然面對時代浪潮的衝擊。

█衙門今昔

在大稻埕北端,寧夏路與錦西街交叉口有一座古色古香的褐色典雅建築,靜靜地座落在街角。1932年開工、翌年竣工的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目前展示著台灣近百年前萌芽於本土的文化運動等相關文物。由於當年大稻埕為台北發展的核心地帶,故不少推動文化運動的要角如蔣渭水等人,足跡也遍布大稻埕一帶,今時紀念館一一呈現他們活躍的痕跡,亦頗合乎地緣關係。

不過在蔣渭水等人生活的時代,這座建築扮演的角色並不親民。當時此處為日本政府的台北北警察署,主要負責大稻埕一帶的治安,雄偉氣派的西式建築讓人們望之卻步,制服筆挺的警察流露的肅殺氣質亦讓人望而生畏。

國民政府遷台後,北警察署依舊供警察駐守辦公,即大同分局,只是外牆改為紅色。幾經更迭,如今大同分局遷至隔壁的新大樓,老建築經過修復,已回復興建之初的褐色磚牆,並於2018年重新開館。過去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衙門,如今已不再是使人恐懼的權力行使者,而是以紀念館的樣貌成為敘事者,述說曾經發生的文史。

█細數雅樓

走進紀念館,在大廳正前方迎接的是一座延伸至二樓的樓梯。一樓原為一般事務所,以樓梯中心分隔的兩側空間,左側規劃為咖啡廳,供人坐下小憩,享受古典、文藝氛圍;右側則有新文化運動的常設展,緬懷那些成長於殖民時代、生活在日本文化的青年,他們曾藉由辦講座、表演戲劇、發行雜誌等藝文活動,塑造、滋養以台灣為土壤的文化。展區羅列他們使用的打字機及電話、發行的刊物及撰寫的著作,亦有多媒體互動,借科技讓參觀者融入當年情境。

二樓過去為訓示室、署長室及刑事室,如今則規劃作為特展場地。瀏覽紀念館官網關於特展的紀錄,基本上是以新文化運動為主軸,主題式策劃一些相關議題展覽。從這些展覽,可略略感受近百年來台灣思想、文化方面的激盪,隨時代不斷推陳出新的價值觀,充盈在教育體制、報章雜誌等文化場域。讓我為之側目的是,2020年6月推出的展覽《小太陽的養成計畫──同化不童話》,當中固然有日本政府推行皇民化的政治意圖,但西式教育也提供那個世代的台灣青年思想的出口、覺醒的契機。

█囹圄一隅

紀念館一角有個不起眼的小門,小門內空間之陰冷、簡陋,與紀念館的堂皇、雅緻形成強烈對比。小房間內還有一扇鐵閘門,推門而入,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囚籠,提醒人們此處建設之初本不是紀念功能的建物,而是供警察使用的辦公處所,而羈押疑犯的拘留室正是公務所需。對於多數奉公守法的人而言,監獄是陌生的地方,紀念館內的拘留室設置也和現代拘留室不盡相同。其中有兩個明顯差異,其一便是七間拘留室呈扇形結構,為目前台灣少有,中心有監視台,只要設置一位看守員警,即可同時監視七間拘留室。遊客可以自由進出拘留室,淺嘗身陷囹圄的艱難。

若說今日拘留室仍存,只是與昔日形式有所差異,那麼紀念館中另一個設施可能就是難以再見的絕響了,那即是水牢。水牢的位置在監視台正後方,換言之,執行水刑的時候,對其他被拘禁的人應有殺雞儆猴之效。水牢最低到最高處僅有120公分高,除非體形特殊,否則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囚犯能在牢中直立。現場雖未明說使用方式,但聯想小說及戲劇作品中的描述,讓人毛骨悚然。

█罪的桎梏

紀念館保存了拘留室的歷史紀錄,供人回顧過往,正視社會與人性的陰暗。無論是曾經發生過的政治壓迫,或是作奸犯科者被捕,公權力的行使總代表著罪的萌生,不會讓人感到舒服愉快。

聖經中有許多事件發生在牢獄之中,無論約瑟在監獄的晦暗歲月,抑或信徒因信仰的緣故被禁錮,甚至保羅在監獄中寫下偉大的書信造就教會。整體而言,聖經中多數關於監牢的記載屬於受迫害的冤獄,但若從信仰角度來看,人更多時候不是遭受冤屈而坐困牢籠,而是因罪的桎梏而斷絕希望。我們若被罪和死的律轄管而不得自由,實在不算冤枉,但軟弱無助如我們仍蒙恩典,在聖經中、在基督裡看到極大的盼望與安慰。那顧念壓傷蘆葦、將殘燈火的彌賽亞,開瞎子的眼、領被囚者出牢獄,賜下釋放與救贖的恩典(以賽亞書42章1~7節)。

※參考資料:
https://zh.wikipedia.org/zh-tw/臺北北警察署
https://tncmmm.gov.taipei/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19980325000005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630期

圖片提供:作者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