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教會人物誌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2004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永遠的安息
作者 / 謝大立

前陣子,我牧養的會友突然離世,與妻小不告而別,留下無限的遺憾;另外本地牧者的孩子則因不敵病魔撒手人寰,白髮人送黑髮人,令人不勝唏噓。其實,「死亡」一直都存在,只是人們通常不愛面對,而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當下卻成了眾所矚目的焦點。「死亡」是一直圍繞著人們生活日常的課題,面對「死亡」,基督徒該如何看待呢?

理查•巴克斯特(Richard Baxter)於1649年完成經典作品《聖徒永恆的安息》,其內容成了近現代歐美許多信徒靈性形塑的重要素材,其中不乏基督教思想界領銜人物,如眾所周知的蘇格蘭自由教會創始人托馬•查爾默斯(Thomas Chalmers)以及蘇格蘭著名的佈道家亞歷山大•懷特(Alexander Whyte)等。另外,馬偕也深受這本書影響,若依牧師劉忠堅(Duncun Macleod)在《美麗島》中的分析,該書是馬偕兒少時期每個家庭普遍閱讀的讀本之一,這暗示著馬偕的靈性形成,就是在這些信仰養分的滋潤下被形塑的。

馬偕在航向亞洲的旅程時,經常在船上藉由閱讀充實漫長的航行時間,其中除了聖經以外,還包括一些屬靈、神學以及介紹中國的書籍,《聖徒永恆的安息》是其中一本。後來,馬偕也將此書列為神學教育的教材。到底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呢?以下幾段引文,可窺見作者字裡行間的感染力、說服力與迫切感。

「個人的苦難,令人疲倦的責任,灰心失望或痛苦的重壓之下,有什麼比安息更令人神往呢?這安息不僅是我們的安慰,更是我們永恆的福祉。……要認真投入這默想的功課,將在基督裡的上帝視為你唯一的安息,專注於祂勝於一切,因為無須多久,主就要召你去向祂交帳,判你到永久不變的結局中去了。永生上帝是祂的聖徒的福祉與安息!……這世界就要過去,世間的享樂正在消失,世上的榮譽正離你而去,世間的各樣好處將證明於你無益。……時間尚在你手中。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如此發人省思的字句,豈能讓它躺在白紙堆裡呢?為著與教會年長者分享這些寶貴的信息,我開始試著摘錄一些內容以台語發聲說書,引領會眾在這個艱難的時刻,一同思索這個重要的生命課題──永遠的安息!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595期

圖片來源:讀冊生活,https://www.taaze.tw/usedList.html?oid=12100372330,2021.03.08摘錄。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