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教會歷史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2181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作者 / 林昌華
聖詩歌1900年初版,此為1910年版。

上篇,筆者不厭其煩地翻譯並引用整段加爾文對教會詩歌使用的討論,主要為了表明加爾文對崇拜中音樂使用的立場。

基本上,就如同上篇強調的:崇拜中的詩歌和祈禱若不是出自內心深處對上帝深刻的情感,就一點幫助也沒有。再來,加爾文透過奧古斯丁的證言指出,教會發展的過程因長期受到羅馬帝國的壓迫,聚會時是相當警覺的,自然不會吟唱詩歌,以免引起一般民眾的注目,為教會帶來麻煩。然後,詩歌吟唱是從迦太基教會開始,傳到東羅馬的教會,最後才傳到義大利的米蘭教會。所以對奧古斯丁來講,崇拜中的詩歌吟唱不是從使徒時代一直不間斷到主後5世紀。最後,奧古斯丁對於崇拜使用韻文詩篇顯得極度不安,而希望學習亞他那修的做法,就是禮拜過程以朗誦來取代吟唱,或甚至完全禁絕使用韻文詩篇。雖然加爾文不完全禁止,但是他也認為過於華麗、讓耳朵愉悅的旋律,不僅沒有幫助,甚至會引起上帝極大的憤怒。

到此,我們可以進一步總結加爾文對崇拜中使用韻文詩篇的主張:首先,信徒對崇拜中的詩歌與祈禱的態度具有決定性的影響,若不是出於對上帝情感的表達,那只是來自舌尖和喉嚨,不僅無法表達信仰,甚至是冒犯上帝神聖名字和嘲弄上帝的威嚴,定然引起上帝極大的憤怒;再來,就是崇拜使用的音樂,最主要是要喚起信徒信仰的熱情,而不是作為享受和愉悅的目的。

●改革宗與長老教會的詩歌看法

了解加爾文對教會音樂使用的主張後,有必要再介紹之後的改革宗和長老教會傳統對音樂的態度。

關於教會音樂在改革宗教會禮拜中所扮演的角色,美國威士登神學院前院長約翰‧赫瑟林克(John Hesselink)教授在為平信徒寫的《改革中》(暫譯,On Being Reformed)第四章中提出他的看法,解釋一般人對改革宗教會禮拜儀式的誤解。他指出,一般人都認為改革宗教會是屬於不注重禮拜儀式的「低派教會」(low church,註),但他認為,改革宗教會是介於兩者之間的「折衷派」(semi-liturgical church)。他解釋,「折衷派」的意思就是在禮拜儀式中允許「隨己意的禱告」(free prayer),但不包含舉行聖禮典時所使用的禱文。

那麼折衷派的傳統對禮拜時音樂使用的態度是什麼呢?根據赫瑟林克的看法,傳統改革宗禮拜的核心就是「經文講道」與「聖禮典」(洗禮與聖餐)。經文講道指的是:講道基本上是「上帝話語的宣揚」,因此講道核心在於經文詮釋與由此引申出的信息,而不是講道者個人的經驗分享或道德規範原則的訓誡。聖禮典當中的聖餐則是「上帝話語的實際呈現」,改革宗對聖餐中餅與酒的詮釋,既不是「化質說」(餅與酒在禱告之後轉變成為耶穌真實的肉與血),也非「紀念說」(聖餐只是記念耶穌為救贖人類受難的恩惠),而強調信徒的省察與信心以及聖靈的轉化餅與酒,讓信徒得以在「靈性上參與基督」(spiritually partake of Christ)。

除此之外,在以上帝話語作為禮拜核心的改革宗傳統中,音樂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透過音樂的吟唱讓信徒得以將心思集中在上帝、耶穌與救贖的恩典。根據赫瑟林克的看法,在加爾文留下的貢獻中,除了《基督教要義》、聖經註釋、講道集與教理問答之外,也留下了在1562年問世、與詩歌吟唱有關的著作《日內瓦詩篇》(Genevan Psalter)。在此之後的300年間,這個詩篇作品成為瑞士、法國、荷蘭、英國、蘇格蘭與美國的改革宗教會禮拜時所吟唱的詩歌集。

然而,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期這種情況產生巨大的轉變。赫瑟林克說,從19世紀末開始,聖詩寫作逐漸強調「鼓動我們的感情勝於榮耀上帝」(stir our emotions than glorify God),最後他引用20世紀德國神學家卡爾‧巴特(Karl Barth)的話語來批評這種現象所呈現的「信仰世俗化」問題。巴特說:「現代以新基督教主義(Neo-Protestantism)為名的基督教世俗化運動,是以聖詩的形式呈現內在心靈的世俗化……在聖詩的每一個段落中,我們可以發現聖詩發展過程中隱藏著的異端。」這裡所謂的「隱藏異端」,赫瑟林克認為是廉價的旋律、爵士風格音樂、自我中心以及強調信徒本身自由意志的「亞米紐斯主義神學」(Arminian theology)。他甚至用直白的話語來表達他心裡的感受,他說:「假如前人所說的『音樂賦予神學翅膀飛翔』是真的話,那麼就應該讓神學決定聖詩的選擇,而不是內心的感覺,除非我們不再假裝自己是改革宗傳統的教會。」

從赫瑟林克到巴特對教會音樂的看法,可看出19世紀以降教會音樂受到信仰的世俗化影響非常深遠,信仰的世俗化讓人不再以崇拜的眼光仰望上帝,仰望耶穌基督的救贖,或仰望上帝國的盼望,而是以自我中心來表達情感,強調個人主義的意志信仰。這個挑戰從那時候一直到現在,不僅沒有消退,反而更加嚴重。

●加爾文教導對現代教會的啟示

正如江玉玲教授所感慨:「為什麼今天的年輕人愛『敬拜讚美』,而不愛唱已有百年歷史的『傳統聖詩』?試想:台語《聖詩》裡面有很多百年前的福音詩歌的遺產,而福音詩歌是當年的流行音樂,在歷經調整與修正之後,得以流傳至今的,都成為台語《聖詩》中的古典與傳統。而現今的流行,將可能成為未來的傳統。」這個討論顯示,聖詩本身也是經歷時間的洗禮淬煉而成為目前的形式,她認為不必拘泥一定要唱百年前的詩歌才是真正與傳統連結或代表真正的敬虔。

從加爾文對崇拜時詩歌吟唱的態度,讓我們不禁要問:如果回歸真正的傳統,或許教會只能吟唱不讓耳朵產生愉悅感、接近朗誦的「音樂」吧!但我們要真的回去那個時代的形式嗎?事實上,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我們信仰成長的過程中,已經有太多的旋律與歌曲在腦海內,正如本文先前所言,歌詞與歌曲已經連結內化在我們的腦海裡,不可能抹除。事實上,也沒有必要抹除。

不管是加爾文或奧古斯丁的主張,有一點卻是值得現在教會思考的。加爾文說:「曲調與詩歌(假如插入在祈禱當中)若不是從內心深處對上帝的感情而出,就完全沒有價值與幫助,反而會激起上帝的憤怒;如果只是從舌尖或喉嚨而出,將會冒犯上帝的神聖名字,並且嘲弄上帝的威嚴。」這一句話就像巨大的石頭撞擊現今的教會,當我們不斷透過詩歌呼喊上帝時,在呼喊的是我們的舌頭和喉嚨,還是我們的靈魂呢? (全文完)

註:起源於18世紀初,美國教會信徒將教會分成注重教會禮拜儀式繁複的「高派教會」(high church),如天主教、聖公會、信義宗;以及儀式簡單的「低派教會」,如浸信會或聖教會。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628期

圖片提供:歷史檔案館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3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2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1
 
   姐妹開步走
 
教會不斷改革,性別走向平權
彼此相愛的家規
上帝的恩典代代無盡
 
   原知原味
 
帶著學生下田去
正名、文面與我
恢復族名的意義
 
   教會人物誌
 
論李登輝總統的兩條路線
致力婦女教育的林安姑娘
追念普世神學家孔漢思的些許往事
 
   青年青不輕
 
珍惜上帝的殿
番薯簽詩,抒發農民生活之重
台灣國民文學,在土地、在農村
 
   鮮知啟示
 
祂接納你,在於祂的憐憫
青年信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從上帝豐盛賜予,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
 
   信仰與生活
 
用生命影響生命
差異,碰撞出璀璨火花
珍惜樸實的健康與自由
 
 
 教會歷史
 
宗教改革的繪畫藝術
數百年教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個青年對自己和群體的思考路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