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教會歷史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2501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宗教改革的繪畫藝術
作者 / 呂秉衡

2017年,是宗教改革500週年的大日子,各地基督教會多已熱烈準備慶祝。「500週年」是以馬丁‧路德在1517年引爆改革契機為準,但宗教改革並非單一事件,也不是一時的激情,早在中世紀就不時有人提倡改革,只是一再被壓制而功虧一簣。後來較為人知的是英國的威克里夫(John Wyclif,約1320-1384)、捷克的胡斯(Jan Hus,1371-1415)發難批判教會的腐敗專斷,與馬丁‧路德同期的有瑞士的慈運理(Huldrych Zwing-Huldrych Zwingli,1484-1531)、法國的加爾文(Jean Calvin,1509-1564),也相繼對抗教廷傳統與權勢,最終開創一個新的體制、新的神學的教會。英國的教會則因為國王亨利八世的婚姻問題不容於教宗,遂毅然脫離羅馬教會,自創「英國國教」,也算是一股對抗的力量。這是跨世紀、跨國界的改革運動,雖然並未一舉推翻當時的羅馬公教,卻因此產生了新的教會,也促成羅馬公教的質變。

一般而言,宗教改革的地區,包括德國、荷蘭、北歐、英國、法國及瑞士部份地區。正當宗教改革風起雲湧地進行,宗教藝術也隨之產生變化。在此之前,歐洲的藝術還沉浸在文藝復興的氣息中,我們熟知的米開蘭基羅、達文西、拉斐爾將希臘、羅馬時代的藝術風格推到極致;然而在宗教改革地區的藝術家,卻展現另一種藝術面貌,導致十六、十七世紀的宗教藝術分道揚鑣,各顯特色。相對於東方正教強調「千年傳統」維持不變,西方教會則不然,其神學與藝術表現,從中世紀直至今日,不斷隨時代而變遷,「創新」成為必然的要素。就繪畫藝術而言,每個世代都有新的風格,以改革的姿態遠離上個世代的牽連。

■為教會服務

從中世紀以來,尤其文藝復興時期,歐洲繪畫藝術主流幾乎是為教會服務的,舉凡教堂建築、壁畫、雕塑、插畫、圖飾等,大多背負著信仰的任務。這些藝術家受聘於教會,在符合當局或主事者的想法中,展現其藝術才華。以義大利畫家佩魯吉諾(Pietro Perugino, c.1446-1523)為梵諦岡西斯汀教堂所做的《耶穌將天國鑰匙交給彼得》為例,其根據來自馬太福音十六章19節,耶穌對彼得說:「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畫作中除了耶穌與使徒之外,其他人的衣著竟然是十五、十六世紀的樣式,背景的房子則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風格,似乎意圖將耶穌的故事跨越時空地搬到當時的義大利。這是一種「以古喻今」的概念,所要強調的是教宗權力與傳承,即歷任教宗認為他們所領受的權力,正是從耶穌將天國的鑰匙交付彼得,然後一脈相承。這樣的作品當然有維護教會體制的作用,和許多教堂壁畫一樣,除了聖經的情節可以「看圖說故事」之外,有時也將主教、聖徒入畫,隱含以教廷為中心,表揚敬虔、順服、忠誠的美德,也藉富麗堂皇的裝飾誇耀財勢。

■強調耶穌的受苦

除了耶穌的形象,聖母馬利亞也是表達教會神學與屬靈地位的主題,藝術家常被委託畫製「天使報喜」、「聖殤」、「聖母與聖嬰」、「聖母加冕或升天」等作品,這些在宗教改革藝術中是不多見的。我們可以看出,舊教傳統的藝術,常是呈現耶穌、馬利亞高貴、神聖、榮耀的氣質,甚至具有華麗外表與高不可攀的神性地位。與此形成強烈對比的,宗教改革地區的藝術表現,卻是強調耶穌的受苦形象、道成肉身的卑微,與人性的特質。德國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格呂納華德(Matthias Grunewald,c.1470-1528)所畫的《釘十字架》(The Crucifixion),在德國伊森海姆(Isenheim)修道院醫院裡,是三摺的聖壇畫中的主要畫面。其中耶穌受苦的表情、疼痛而痙攣的身軀,與佈滿麻瘋傷口的皮膚,令人感到緊張。格呂納華德如此表達,有異於當時的流行,正好顯出獨特的風格,而在這醫院裡休養的麻瘋病人,應該更能體會道成肉身的意義。

■避免偶像崇拜

宗教改革產生的新興教會,在藝術上的表現與神學一樣,截然不同於舊教的傳統。他們的禮拜堂力求簡潔、樸素,不再有繁複的壁畫,為了讓文盲了解聖經內容而畫的聖經故事,不再出現於公共空間,改以聖經插畫或印刷品呈現。教會為了避免偶像崇拜的疑慮,將教堂中原有的雕像拆除、燒毀,若有以黃金裝飾聖壇、聖器,也銷熔再製,甚至少數存在的壁畫也以灰泥塗料覆蓋。無論如何,就是要讓人的情慾、世俗的價值從教會逐出,使人專注「上帝的話」,讓教會「歸正」到以上帝為中心的信仰。

加爾文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徹底,任何因素足以影響人聆聽上帝的話,都被他排斥、反對,所以圖像與雕塑當然不復存在,連具有信仰象徵的十字架也從教堂中移除(可能因為有人對著十字架禱告)。馬丁路德的教會對於藝術的態度是比較寬容的,起先他們也主張除去教堂中讓人緬懷舊思維的圖像與雕塑,後來從消極到逐漸接受,只是並未再現滿滿強烈攻佔視覺的圖像作品了。

由於改革的教會不再聘請藝術家從事有關教會藝術的創作,再者,十六世紀之後中產階級逐漸興起,藝術家轉向接受個人或職業公會委託,繪製肖像、風景、靜物。此時繪畫的內容變得世俗而多樣化,歷史的題材、風俗民情取代了神聖的信仰主題。這是藝術家的謀生之道,無可厚非,像荷蘭的畫家林布蘭特(Rem-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雖然有許多聖經主題的畫作膾炙人口,然而他的肖像畫、風俗畫也是等量齊觀,其中著名的《夜巡圖》,即是受保全職業公會委製的作品。

宗教改革影響基督新教地區的藝術發展,大量與巨幅的教會藝術似乎已如昨日黃花,雖有人仍以教堂或信徒生活為創作題材,也僅是少數,信仰或聖經詮釋已不再是藝術關注的重點。相反地,舊教的教會為因應宗教改革的衝擊,大力提倡「反宗教改革」,同時也促成內部的反省與變革。1545-1563年在義大利天特召開的「天特會議」(Council of Trent),即是以反宗教改革、鞏固教會權威為主旨,結果也宣布停止販售贖罪券,成就了改革的一步。天特會議鼓舞教會與信徒直接以豐富的感情、強而有力的藝術表現來回應信仰的光彩,彷彿以此炫耀教會的堅實富強,「巴洛克藝術」因應而生,成為十七世紀的主流。這樣的光景其實維持不久,當藝術的聖俗分途已成定局,民間藝術不斷興盛起來,「基督教藝術」的能量卻逐日消減,如何不被擠出藝術史的舞台,應該是另一個改革的課題了。

文章來源:女宣雜誌第427期

圖片來源:Serene 攝


資料提供單位:婦女事工委員會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3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2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1
 
   姐妹開步走
 
教會不斷改革,性別走向平權
彼此相愛的家規
上帝的恩典代代無盡
 
   原知原味
 
帶著學生下田去
正名、文面與我
恢復族名的意義
 
   教會人物誌
 
論李登輝總統的兩條路線
致力婦女教育的林安姑娘
追念普世神學家孔漢思的些許往事
 
   青年青不輕
 
珍惜上帝的殿
番薯簽詩,抒發農民生活之重
台灣國民文學,在土地、在農村
 
   鮮知啟示
 
祂接納你,在於祂的憐憫
青年信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從上帝豐盛賜予,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
 
   信仰與生活
 
用生命影響生命
差異,碰撞出璀璨火花
珍惜樸實的健康與自由
 
 
 教會歷史
 
宗教改革的繪畫藝術
數百年教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個青年對自己和群體的思考路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