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青年青不輕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997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台灣國民文學,在土地、在農村
作者 / 江昺崙
台東夏季稻作收成時。(攝影/江昺崙)

不知道你是否曾經聽過台灣的「農民文學」?其實,農民文學的概念,很接近台灣的國民文學。

我們從頭說起。台灣過去的經濟型態都是以農業為主,一直到1960年代左右,才慢慢轉型為以第二級(工業)、第三級(服務業)產業為主的社會。傳統的台灣文化,就是以農業文化為主,從政治、社群、信仰、節慶乃至飲食,都脫離不了與土地的關聯。許多台灣文學家生活在這樣的環境當中,每天觀察土地與農村的變遷,目睹農民遭受強權壓迫的境遇,於是有感而發,把這些故事寫了下來,這些作品就是我們台灣的農民文學。

特別是在1920年代之後,當時是台灣族群文化意識的啟蒙時代,知識分子最關心的就是農民的遭遇,他們書寫被日本殖民政府壓迫的佃農,也關心農村裡受到欺壓的女性。透過農民文學,作家們表達對殖民者的批判、對階級與性別的關懷,更凝聚了所謂的「台灣意識」。所以我一開始才會說:農民文學大約等於是台灣的國民文學。

可惜的是,戰後遷台的國民黨是右翼的獨裁政權,這個隆納‧魏澤(Ronald Weitzer)所謂的「遷占者政權」(Settler State)無法容忍具有民族與階級意識的文學作品。例如黨國的擁護者余光中,就曾在1977年寫下〈狼來了〉一文,指控這樣的作品是「工農兵文藝」,引發了鄉土文學論戰。

最後,在軍方高層協調下,各方達成共識,以模糊的「鄉土文學」來稱呼此文類。後來農民文學都被稱作鄉土文學,大大弱化了其中階級批判與民族情感的意識,這是非常可惜的。

■社會歷史紀實

一直到今天,我們還習慣用鄉土文學指涉農民文學,以籠統的名詞來帶過。這其實是對威權遺緒的習焉不察,也反映台灣人普遍對民族歷史與文化的漠視。

農民文學的重要性,不僅是在描述階級與民族意識,更是發現許多歷史的細節與社會的精神樣貌,就如同現在的紀實電影一般。

舉個例子,台南在嘉南大圳開鑿之後,許多旱田轉為肥沃的水田,提升了農業的整體發展。我們現在當然都是很感謝日本政府與八田與一的貢獻,但事實上,當時整個工程中最為辛苦、也最被犧牲的一群人,就是嘉南平原的農民。

台灣文學作家蔡秋桐是日治時期雲林縣元長鄉的保正,經常書寫諷刺農村現況的小說。他有一篇小說叫〈放屎百姓〉,發表於1931年的《台灣新民報》,裡面就批判總督府興建嘉南大圳,卻要農民負擔許多工程費用,忠實呈現貧窮的農民賣地鬻子來籌措稅金、生活悲慘卻求告無門的慘況。

蔡秋桐這篇小說,上篇刊登之後,下篇就被總督府查禁了,所以我們無法看到完整的篇章。這也代表總督府非常在意蔡秋桐對嘉南大圳的批判,才會下令噤聲。

我們由此可以看出,雖然嘉南大圳對於台灣的農業經濟貢獻很大,但對當時的農民來說,卻是令他們生活非常痛苦的苛政。特別是大圳控管稻米及甘蔗的種植,三年內只能種植一到兩季的稻作,等於間接強迫農民種植甘蔗,也是非常粗暴的手段。

直到今日,筆者訪談善化老農的時候,說起大圳及種植甘蔗的過往歲月,他們還是會說:「想到彼時種甘蔗的艱苦,就會流目屎。」

■揭示農民之殤

不僅是嘉南大圳,土地問題也經常是農民之殤。新化地區出身的作家楊逵,於1932年在《台灣新民報》發表了〈送報伕〉。故事中的主角出生在台灣小地主家庭,生活還算過得去,但有一天製糖會社為了提高產量,與政府合力強制徵收農民的土地,美其名是為了「村子的繁榮」。

農民們雖然可以拿到一筆小額的補償金,但失去土地等於失去生計,主角的爸爸因此拒絕賣地,結果竟然被警察活活打死。主角只好到東京打零工謀生,過著悲慘的底層生活,幫派報社老闆推銷報紙,又遭到惡劣的老闆剝削,差一點餓死在東京街頭。

■書寫仍在繼續

當代的台灣人回憶日治時期的時候,經常提到當時因為資本集中與現代化,帶動了台灣的經濟發展,將過去描繪成美好的「跳舞時代」(註)。但當我們閱讀農民文學作品,卻發現這些論述經常是從城市中產階級的觀點出發,忽略了農民普遍的悲慘處境,而不幸的是,這樣貧窮的農村景象,其實才是當時台灣一般大眾的生活樣貌。

辛勤工作一整年,種植的作物如甘蔗卻賣不了多少錢,只能勉強一家糊口,這是農民的常態。因為繳不起地租,而被迫賣掉家裡的水牛、田地,甚至最後將女兒賣掉,去別人家做「新婦仔」(童養媳),也是常見的故事。當時連一般男性成年農民都過得不太有尊嚴了,更遑論性別極端不平等底下的農村婦女。作家龍瑛宗在作品〈一個女人的紀錄〉(ある女の紀錄)裡面,對於當時農村女性的生命有非常細膩但悲傷的描寫。

到了戰後,國民黨流亡來台,對於農村的控制更是比日本人過之而無不及。國民黨在二二八事件之後,透過土地改革及基層行政體系如農會及水利會等來控制農民,以田賦、水租及化肥等名目換取農民的穀物,供應隨國民黨來台近百萬中國移民的生活需求。我們可以這麼說,戰後初期到1970年代初期,蔣經國繼任執政這段期間,國民黨對農村的控制、對農民的壓榨非常殘酷,所以1960年代之後,開始有大量農村青年因生計問題被迫遷移到城市,在近郊的加工出口區工作,因而帶動台灣第一次經濟轉型。

雖然因為白色恐怖,台灣的作家無法像戰前一樣那麼直接書寫農民的不滿與抵抗,但是到了1970年代後,許多充滿現實意識的農民文學作品仍陸續誕生,像是林雙不的《筍農林金樹》、宋澤萊的《打牛湳村系列》及洪醒夫的《黑面慶仔》等,都是描寫當時農民處境的優秀作品。然而,這些作品很多具有高度爭議的政治意涵,所以一直沒有進入主流社會的視野,在當代鮮少被閱讀及討論,非常可惜。

而在台南靠海的「鹽分地帶」(將軍、七股、北門、佳里等地),土地雖然比較貧瘠,卻開出繁盛美麗的文學之花。從日治時代由吳新榮、郭水潭、徐清吉及曾對等人組織的社團「台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到戰後黃勁連與羊子喬等人承繼先人精神而舉辦的「鹽分地帶文藝營」,一直到今日的《鹽分地帶文學》雙月刊,長達百年的農村與土地書寫傳統未曾斷絕。

以吳新榮的詩〈故鄉的輓歌〉為例,我們即可看出這些作家關懷農村現實的精神,以非常直接的語言生動描寫農民在貧窮線上掙扎捱餓的情境。以下節錄:

同胞們啊!
你不可忘了你的少年時,
在那明月亮亮的前庭裡,
看那兄嫂小嬸杵著米,
聽那原始時代的古詩。

現在呢!
各地各庄都有舂米機器,
日日夜夜鳴著聲哀悲,
啊啊你看有幾人餓快死,
你看有幾人白吞蕃籤枝。

時至今日,台灣的農村雖然已經脫離過去不平等的剝削處境,農民的生活及收入也得到很大的保障,但是還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去關心、去書寫。

例如台南市後壁區農村原本是稻米的重要產地,但是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強制進口一年約13萬公噸的稻米,讓老農們生計受到很大的影響。紀錄片《無米樂》雖然不是文學,仍舊以帶有詩意的鏡頭畫面,呈現老農民崑濱伯等人的生命故事。影片最後,崑濱伯說他們是「末代稻農」,輕鬆簡短的談話透露不少農村黃昏的哀愁,也令觀眾非常傷感。

除了農業產銷,城鄉差距、老年人口比例增加等問題都亟待解決。前陣子學甲的農地遭不肖業者盜埋廢棄的轉爐石(爐碴),雖然未造成全面汙染,卻反映農村仍舊是被邊緣化的「廢土之地」。看著新聞報導裡農地的萬噸爐碴,想到哺育萬民的土地受到如此輕賤,實在令人心痛不已。農民文學的精神沒有斷絕,但台灣農村的未來令人憂心。或許未來我們能藉由推廣農民文學喚起台灣人對農業文化的記憶,以及對農村發展的關心。

註:出自2003年台灣紀錄片《Viva Tonal 跳舞時代》,貫串全片的台語主題曲〈跳舞時代〉是1932年的台灣流行歌曲。影片描繪日治時期流行歌演進,介紹古倫美亞唱片與陳君玉、純純、柏野正次郎等人執著台灣音樂的故事,反映1930年代台灣的社會與女性的社會地位。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587期

攝影:作者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3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2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1
 
   姐妹開步走
 
教會不斷改革,性別走向平權
彼此相愛的家規
上帝的恩典代代無盡
 
   原知原味
 
帶著學生下田去
正名、文面與我
恢復族名的意義
 
   教會人物誌
 
論李登輝總統的兩條路線
致力婦女教育的林安姑娘
追念普世神學家孔漢思的些許往事
 
   青年青不輕
 
珍惜上帝的殿
番薯簽詩,抒發農民生活之重
台灣國民文學,在土地、在農村
 
   鮮知啟示
 
祂接納你,在於祂的憐憫
青年信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從上帝豐盛賜予,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
 
   信仰與生活
 
用生命影響生命
差異,碰撞出璀璨火花
珍惜樸實的健康與自由
 
 
 教會歷史
 
宗教改革的繪畫藝術
數百年教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個青年對自己和群體的思考路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