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鮮知啟示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921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從上帝豐盛賜予,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
作者 / 郭忠吉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曾於去年表示,食物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而1961年成立的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World Food Programme, WFP)榮獲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的主因也是:它讓糧食成為和平的工具。然而,隨著世界人口持續增長、城市面積倍增,及人類物資消費需求急速增加,也逐漸加劇了全球氣候的變遷,更對環境極為敏感的生態體系造成衝擊,甚至使生物多樣性遭受大規模的破壞、引發糧食危機等問題。綜觀其因,人類依賴來自少數農作物、家禽、牲畜和水產養殖等物種的「集約農業」(註)、過度捕撈、偏向肉類和加工食品的食性轉換,以及過度飲食和食物浪費等現象都難辭其咎。

■生物多樣性──維持生態平衡的關鍵

生物多樣性就像一個複雜且相互平衡的網絡,與地球的存亡息息相關,所有物種在整個生態體系內各司其職,用之有無以及害之大小的分別在此並不具意義。生態體系中的生物種類越多,生態體系就較不會因為少數物種的變動而產生重大改變,因此,維持生物多樣性,便可維持生態體系的穩定及平衡。

但是,任何一個物種的消失,都可能影響整個生態體系,而使彼此失去連結,人類及其他被造物賴以為生的資源體系也將受到損害。形形色色的物種、物種個體的基因多樣性和生態體系層面的生物多樣性,對於提升糧食生產的韌性、改善生計以及促進糧食和營養安全等方面都至關重要。例如,世界上很多重要的作物物種都得依賴昆蟲或是其他動物來授粉;無數無脊椎動物和微生物物種也對作物、畜牧和林業生產所依賴的土壤肥力極其重要。

■全球種原庫──保存糧食的挪亞方舟

科學家估計,目前地球有100萬個物種受到威脅或瀕臨滅絕。然而,目前人類所栽培的作物物種的基因多樣性,以及可供人類糧食的成千上萬野生或鮮少栽培的物種,也面臨同樣的壓力。為了確保人類未來糧食和營養的安全,糧食作物種原保存被視為是未雨綢繆的重要策略。設於挪威本土與北極中間的群島(北緯78.2度,東經15.5度)、2008年開始運作的「斯瓦爾巴全球種原庫」(Svalbard Global Seed Vault),與世界設有作物種原庫的國家 (包括台灣)和國際農業研究機構合作,目前已蒐集達100萬份世界各地多樣化糧食作物的種原,貯存於攝氏零下18度,並預期將可蒐集貯存450萬份種原、25億粒種子。將種子嚴密妥善保存,目的是要保存世界各地糧食作物的基因多樣性,當氣候變遷、天災、甚至人為的大規模災難發生時,希望能成為人類糧食作物的「挪亞方舟」(創世記6章14節)。

■全球隱性飢餓危機

熱量(卡路里)和蛋白質攝取不足會導致飢餓,然而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最少應攝取240克(煮熟後約一碗半飯碗量)的蔬菜、160克(兩個拳頭大)的水果,才能滿足每天所需的微量營養素(包含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以增進健康,預防有些非傳染性疾病及增強免疫系統。儘管蔬果對人體大有裨益,全球有不少人仍因食物取得困難、無法負擔或缺乏健康知識,每天蔬果攝取量遠低於400克。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由於微量營養素攝取不足所引起的「隱性飢餓」,造成全球近1億6000萬五歲以下的兒童發育遲緩、5億育齡婦女貧血,以及19億成人超重或肥胖(其中60%來自於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國家)。又2019年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與非政府組織「Eat Forum」合作設計了一套《地球健康飲食指南》(EAT-Lancet Commission on Food, Planet, Health),甚至建議成人每天應攝取600克多樣化的蔬菜,並削減肉類食品的攝取。而目前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的持續蔓延,也將加劇全球隱性飢餓的危機。

為了彰顯蔬菜和水果在人體營養、糧食安全以及生態環境上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並號召全球傾注資源和心力,推廣多元、平衡和健康的飲食方式,增進永續生產、減少浪費,聯合國將2021年訂為國際蔬果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藉此推動聯合國2015年通過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例如於2030年前讓所有國家都可終結飢餓,達成糧食安全、改善營養及促進永續農業(目標2),並確保健康及促進各年齡人群的福祉(目標3),以及確保永續的消費和生產模式(目標12)。同時,SDGs強調「絕不拋棄任何人」以及「首先盡力幫助那些最為底層的人」。SDGs努力的方向也反映出基督對「使萬物更新」(參閱啟示錄21章5節)的諾言。

■食物十誡珍惜上帝恩典

有關這方面努力,普世教會協會(WCC)十年前曾發動「生命之糧運動」(Food for Life Campaign),以人權為基礎、加強在地農糧體系,促進公義及永續性的糧食體系,並提供充足營養,以實現糧食公義並終結飢餓。WCC更訂立所謂「食物十誡」,提醒人們在日常飲食中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性」,並採取適當的個人及社群行動來回應上帝的豐盛恩典,因為今天的作為,將為明天做出改變。

第一誡:感謝上帝賞賜所要享受的食物。
第二誡:儘量食用在地或鄰近地區所生產的食物。
第三誡:盡力使所有人都能了解並取得負擔得起的營養食物。
第四誡:謹慎適量食用食物。
第五誡:不要浪費食物。
第六誡:感謝那些生產和準備餐桌上食物的人。
第七誡:支持農民、農移工和食品工的合理工資。
第八誡:減少糧食生產和食物體系對土地、水資源和空氣的環境破壞。
第九誡:保護種子、土壤、生態體系和糧食生產者文化的多樣性。
第十誡:與所有人歡喜分享上帝賜與的食物禮物。

註:集約農業又稱密集農業,是指在農業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取得最大限度產出的耕作方式,台灣農業多採用此種方式。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611期

圖片來源:Serene 攝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3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2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1
 
   姐妹開步走
 
教會不斷改革,性別走向平權
彼此相愛的家規
上帝的恩典代代無盡
 
   原知原味
 
帶著學生下田去
正名、文面與我
恢復族名的意義
 
   教會人物誌
 
論李登輝總統的兩條路線
致力婦女教育的林安姑娘
追念普世神學家孔漢思的些許往事
 
   青年青不輕
 
珍惜上帝的殿
番薯簽詩,抒發農民生活之重
台灣國民文學,在土地、在農村
 
   鮮知啟示
 
祂接納你,在於祂的憐憫
青年信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從上帝豐盛賜予,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
 
   信仰與生活
 
用生命影響生命
差異,碰撞出璀璨火花
珍惜樸實的健康與自由
 
 
 教會歷史
 
宗教改革的繪畫藝術
數百年教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個青年對自己和群體的思考路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