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信仰與生活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114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差異,碰撞出璀璨火花
作者 / 鍾淑惠

在進入大專學生中心全職服事前,前輩們提醒,大專團契一般性活動可以減少甚至沒有,卻不能沒有查經班,因為查經是基督徒透過上帝的話語來更深地認識祂的基礎。因此,多年來關懷牧養學生青年,我依然堅定認為,成立團契的基本活動一定要有查經,唯有查考聖經可以讓我們直接從上帝的話語中認識祂。同時,我們也透過了解背景資料,參考歷代註釋,分享個人生命經驗,望見上帝奇妙的攝理。

■因應處境線上查經

查經方式很多,有人按照經卷,有人按照年度計畫,也有人用主題的方式查考。通常我會跟同工或是團契成員商討,以大家希望的方式去進行。以柏林台灣團契為例,自今年1月底農曆除夕夜第一次圍爐聚會成立後,基督徒學生除了找尋適合自己語言文化的教會聚會,我們也有固定的團契聚會。而後,武漢肺炎疫情爆發,我們改採線上聚會(臉書搜尋:柏林台灣小組)。適逢復活節期,於是我們開始以主題式方式查考聖經,從復活、終末,談到三一上帝等主題,系統性地查考基督教要義。之後我們繼續談論創造、人與罪、救恩以及教會生活。

一般團契契友或教會兄姊,多傾向由牧者或資深長執以權威性的身分來帶查經班,參與的人只要認真學習就好。殊不知,每個人經過訓練都可以帶領查經。帶領者透過事先的準備、預先查考背景資料的過程,通常會是收穫學習最多的人。只要提供資料,以及適當的訓練,在一次次的練習之後,帶領技巧總會越來越純熟。不須因成員靜默而覺得不安,也無須不斷找話題、提問題來解除沉默的尷尬。當我們查考完有關基督教要義的經文後,開始使用《新眼光讀經》的每週新眼光查經,也鼓勵基督徒契友輪流帶領。由於疫情之故,在無法面對面聚會培訓之際,我們提供線上工具書網站,然後在陪伴與相互學習中,一起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查經聚會。

■尊重包容的練習場

由於成員的多樣性和信仰經歷的不同,在查經聚會中,不時會碰撞出美麗燦爛的火花。偶爾也會因為宗派不同,對於教義甚至敏感社會議題的見解有差異,而討論到情緒高昂。感謝慈愛的上主、和平的君王主耶穌,和聖靈的保守,讓大家可以用心平氣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不同的觀點。當然,我們也會遇到因為不認同而離開團契、另尋信仰家庭的兄姊。然而,奇妙偉大的上主,讓有不同的信仰家庭──團契教會在各地林立,就是為了讓不同需要的人都可以得到餵養。

查經班人數多時如何分組,因情況而異。身為牧者,我會在同工會中提出不同分組方式的優缺點,例如:分開基督徒、非基督徒或慕道友的方式。分開的做法可以集中查經討論的焦點,基督徒間能有更多深入的神學性探討,而非基督徒或慕道友也能對經文本身或對聖經故事有更詳細的認識和探索。然而,這個方式的缺點就是,無法讓信仰已久的基督徒知道未信或初信者的疑問,特別是從小就在教會長大、從未好好聽過其他觀點的人。而混合基督徒與慕道友一起查經的好處,就是能讓彼此學習,了解為什麼基督徒有這種觀點,非基督徒或慕道友會有另外的觀點。在這樣的查經聚會中,需要更多尊重和包容,彼此雖提出挑戰,但可以相互開闊眼界,更可以達到團契真正愛與包容的精神。

■不同專業豐富聚會內容

我自己對於不同的學習專業的成員一起查經,常常樂見其成,因為不同專業的成員會豐富查經聚會。當我們在討論稅收,專業會計師會提出現在不同國家稅務制度的差異,更遑論古早帝國制度下的各樣稅務。當有學習語言學的人在場時,就會補充除了希臘文、希伯來文,還有亞蘭文、古波斯文等許多舊約各時期帝國裡的文學用語和意涵等。而當有醫學界專業人士與會時,也常常看到人類雖有豐富的知識,能更了解身體的各種病痛,然而仍有心靈的問題需要醫治和護理。如何讓自己從不同成員的觀點中有所學習,了解其他人的想法,這也是團契最吸引人的地方。

查經不是要展現自己信仰知識的博學精深,而是謙卑地從上主的話語中認識祂,也認識祂所創造的世界。從查經中,讓我們一起看見上主過去帶領,今天同在,明天依然掌權。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584期

圖片提供:作者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3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2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1
 
   姐妹開步走
 
教會不斷改革,性別走向平權
彼此相愛的家規
上帝的恩典代代無盡
 
   原知原味
 
帶著學生下田去
正名、文面與我
恢復族名的意義
 
   教會人物誌
 
論李登輝總統的兩條路線
致力婦女教育的林安姑娘
追念普世神學家孔漢思的些許往事
 
   青年青不輕
 
珍惜上帝的殿
番薯簽詩,抒發農民生活之重
台灣國民文學,在土地、在農村
 
   鮮知啟示
 
祂接納你,在於祂的憐憫
青年信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從上帝豐盛賜予,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
 
   信仰與生活
 
用生命影響生命
差異,碰撞出璀璨火花
珍惜樸實的健康與自由
 
 
 教會歷史
 
宗教改革的繪畫藝術
數百年教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個青年對自己和群體的思考路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