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原知原味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854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持續轉動的原民神學教育
作者 / 公報社論

日前,原住民族委員會出版了10冊《原住民族重大歷史事件系列叢書》,並全數開放網路免費下載。這些歷史事件將會納入12年國教課綱原住民族教育教材的重要參考,提供作為教材研發。此出版工作最重要的宗旨是建構原住民族史觀,使台灣社會學習從原住民的處境與觀點看待與原住民族有關的歷史,落實族群對話,促進社會和解。

紐西蘭原住民族學者琳達‧杜喜娃‧史密斯(Linda Tuhiwai Smith)曾指出,學術工具對於「解殖」研究有其必要性,卻也須注意其中隱含的詮釋與權力關係。換句話說,「『去殖民』本身也必須『去殖民』。」原住民族神學教育亦應保持如此的敏感度,以免批判某一個殖民政權,卻又迎合另一個霸權。我們需要從原住民的處境反省與詮釋聖經信息。

神學與社會是彼此對話的,原民神學更是推動公義與和解的社會行動。玉山神學院最早是受到第三世界神學與解放神學的影響,使神學院中的教育策略逐漸跳脫西方殖民思維,引入關注受苦人民和台灣本土處境的神學詮釋。在1970年代中期以後,玉神師生進一步投入原運行列,為受到殖民政權剝削、淪為社會底層的原住民族群體爭取應有的尊嚴與權益。神學院中也發展關注原住民實況處境的神學論述,成為長老教會原住民牧者支持與投入原權運動的最主要理論根據。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總會於2016年發表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支持原住民恢復權利與自治」決議文〉,以關心國家的立場提出對公義的呼籲,也反省教會在過去的宣教過程中,有錯誤的神學詮釋和不當的宣教手段造成原住民傷害與汙名化。「我們深信建立台灣的主體意識,必須以原住民的歷史、文化為主體,以原住民對人、土地與環境的理解為根基,加上其他影響台灣社會的文化及普世價值所構成的新眼光,全面性地重新建構。」如此的信仰呼籲正提醒我們原住民轉型正義不僅跟原住民有關,更是關乎所有這片土地上共同生活的人。

隨著台灣民主化與族群轉型正義的進程,原住民族神學教育的立場,已從早期的「為了教育原住民」轉變為「與原住民族互相學習」。問題是,我們是否具備足夠的意識來面對族群與轉型正義的議題?在追求真相與和解的精神中,為台灣帶來盼望和改變?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559期

圖片來源:John 攝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3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2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1
 
   姐妹開步走
 
教會不斷改革,性別走向平權
彼此相愛的家規
上帝的恩典代代無盡
 
   原知原味
 
帶著學生下田去
正名、文面與我
恢復族名的意義
 
   教會人物誌
 
論李登輝總統的兩條路線
致力婦女教育的林安姑娘
追念普世神學家孔漢思的些許往事
 
   青年青不輕
 
珍惜上帝的殿
番薯簽詩,抒發農民生活之重
台灣國民文學,在土地、在農村
 
   鮮知啟示
 
祂接納你,在於祂的憐憫
青年信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從上帝豐盛賜予,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
 
   信仰與生活
 
用生命影響生命
差異,碰撞出璀璨火花
珍惜樸實的健康與自由
 
 
 教會歷史
 
宗教改革的繪畫藝術
數百年教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個青年對自己和群體的思考路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