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青年青不輕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28689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牧師,要不要來一根豬血糕?
作者 / 黃春生
冬天,麻辣鍋當道;有位姊妹與同事去吃麻辣鍋,她的同事們超愛麻辣鴨血,一塊接著一塊的大快朵頤。在大家慫恿下,這位姊妹嚐試第一塊麻辣鴨血,之後就像上癮一般,也是一塊接著一塊吃得津津有味。當她與教會某位姊妹說到麻辣鴨血有如「聖品」時,對方冷不防拋出一句話:「基督徒不可吃血。」頓時,她彷彿有很深的罪惡感,只好找牧師求救:是不是只要有血的就不能吃?

幾個月前,台灣的「豬血糕」被英國網站評選為「全球最怪食物第一名」。想不到這個話題居然延燒到教會中,有人擁護豬血糕,要為豬血糕討回公道;有人就直接搬出「不可吃血」的經文來呼應。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就在爭論不休之際,有位青年就向我說:「牧師,你要不要來一根豬血糕?」

■血淋淋,意料外的猶太牛排
「能否吃血」這問題似乎已成基督徒的疑難雜症,因著不同神學立場,認知上也有不同。我想從個人的經驗先談起,再從聖經加以說明。

十幾年前,我前往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參加暑期進修時,曾到一間猶太人開的牛排館用餐,餐廳招牌還掛著「合乎誡律」的標誌。我點了一客牛排,侍者問我說:「請問牛排要為您準備幾分熟?」我心想猶太人不是不吃帶血的肉嗎?當時我很好奇到底猶太人的五分熟有何特別之處,於是我點了五分熟的牛排。哇!猶太人的五分熟牛排,幾乎比台灣的五分熟牛排還要「血淋淋」。

後來,我們在課堂上問授課的教授對此問題的看法,他本身是猶太拉比,他說只要食物合乎誡律即可食用。教授反問我們:「煮過的雞肉看來無任何血絲,但是裡面卻仍有紅血球,那你們還會吃嗎?」這次的經驗與對話,讓我對猶太人吃「帶血」食物有個新的認識。

另外,我們是否也想過「輸血」的問題。如果我們以字面來認識不能吃帶血的食物,那麼因為救人的性命而輸血可不可以?再想想看,拔牙所流的血,口腔、食道出血,流進胃腸中,這算不算吃「帶血」的?

■禁吸血,與異教崇拜有別
說完我的經驗談之後,再來看看聖經中「不可吃血」的意義為何。這個問題在首次的耶路撒冷「大公會議」(使徒行傳十五章)中曾經提及過,該次會議的議決中,規定外邦人要禁戒的事共有四項,即「不可吃因祭過偶像而不潔淨的食物,不可有淫亂的行為,不可吃勒死的牲畜和不可吃血。」這四項應被視為等同重要,任何人不能遵守其中三項,而忽略任何一項。

關於「能否吃血」,應從舊約聖經及猶太傳統來了解。但,有的基督徒則傾向按字面解釋,就是認為不可吃帶有血的食物。要了解此問題,我們必須從利未記十七章探討,因為這一章是禁止吃血最重要的教導。

利未記十七章講很多次禁止吃血的規定,但我們必須了解禁止的原因乃是因為「血」關乎「生命」與「獻祭」。在這一章裡表明獻祭不能在田野,因為田野不是「聖」地,因此百姓必須帶祭物進到聖所來,因為在那裡的祭壇是潔淨過的。這樣的描述是為了幫助當時的百姓了解,問題不在乎獻祭的地點,而在乎獻祭的對象,因為是獻祭給永生的上帝,而不是獻給曠野中迦南地的神靈。

利未記十七章是在獻祭的背景下禁止「吃血」,因為在古代的迦南宗教裡,「吃血」是宗教儀式的一種。若是以色列選民也如此做,就有參雜迦南宗教之疑慮。當時迦南宗教甚至還有將活人獻祭的儀式,為了避免耶和華信仰參雜此種泯滅人性的迦南信仰,因此創世記廿二章記載亞伯拉罕獻以撒時,上帝出面阻止,這段故事的可說是杜絕迦南人獻活人的重要聖經依據。同樣的,「不可吃血」的記載,也是為了在信仰上分別出來。

為了在宗教儀式上分別出來,因此摩西律法上禁止吃血。且這種「吃血」乃是將活的動物的靜脈割破,直接以嘴吸血,這種畫面類似西方電影的「吸血鬼」。所以,猶太人禁止「吸血」。因此,他們在屠宰牲畜時都會放血,至於放血之後,吃到肉上的血就不算「吃血」。想想看,我們不可能將「紅血球」完全自肉上剔除,除非我們都不吃。況且,我在耶路撒冷的猶太餐廳也吃過「五分熟」的牛排。因此,我們不要從字面上來論「吃血」的問題,而應知道禁止吃血(或吸血)的律法,是為了和迦南異教崇拜有所分別。

■血是生命,禁飲血表尊重
除了避免宗教參雜之外,禁止吃血的意義,乃因為血代表生命,而生命是神聖的,不容人類使用各種手段來取他人生命,而尊重生命是背後極為重要的意義。雖然人可以以牲畜作食物,或作為在祭壇上接受饒恕之祭品,但不是意味著人就可以「浪費」牲畜的生命,反而,我們應該以感恩的心來食用。否則,血盆大口的大啖肉類,這與獸類有何不同?

希臘羅馬時代,戰士或男人無視於牲畜作為食物的用途,為增進體力而盛行吸取活牛、羊的血液。而羅馬軍隊在出征前也習慣生飲鮮血,以增加作戰勇氣,成為嗜血戰士。這樣的舉動有違對生命的敬畏,在利未記十七章11節說:「生命在於血」,因為生命是上帝所賜與的,就連一隻動物的生命也當受敬重。這種取活物的血,與過去台灣人喜愛生喝蛇血的舉動是同樣的,這些都違背聖經的教導。

■吃不吃勿辯,尊重才重要
我認為涉及宗教崇拜的「吃血」儀式當禁止,其中也包括吸取活物的鮮血之行為。但作為食物之用而帶有的血,如五分熟牛排,則沒有關係。甚至,已經煮熟過的熟血,也可以吃。

但是,我們也當注意保羅在羅馬書第十四章1~21節所說:「信心軟弱的,你們要接納,但不要辯論所疑惑的事。......基督已經替他死,你不可以因你的食物叫他敗壞。不可叫你的善被人毀謗。......因為上帝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不可因食物毀壞上帝的工程。凡物固然潔淨,但有人因食物叫人跌倒,就是他的罪了。無論是吃肉,是喝酒,是什麼別的事,叫弟兄跌倒,一概不作才好。」因此,如果與你一同吃飯的兄姊,他們的良心看吃這些食物不妥的時候,不要與他爭辯,寧可尊重他人,不要使軟弱的對方跌倒(哥林多前書十章28~32節)。因為,每一個人都不應為自己的利益著想,而該關心別人的利益。(哥林多前書十章24節)

(作者為台北中會重新教會牧師)

文章及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020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3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2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1
 
   姐妹開步走
 
教會不斷改革,性別走向平權
彼此相愛的家規
上帝的恩典代代無盡
 
   原知原味
 
帶著學生下田去
正名、文面與我
恢復族名的意義
 
   教會人物誌
 
論李登輝總統的兩條路線
致力婦女教育的林安姑娘
追念普世神學家孔漢思的些許往事
 
   青年青不輕
 
珍惜上帝的殿
番薯簽詩,抒發農民生活之重
台灣國民文學,在土地、在農村
 
   鮮知啟示
 
祂接納你,在於祂的憐憫
青年信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從上帝豐盛賜予,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
 
   信仰與生活
 
用生命影響生命
差異,碰撞出璀璨火花
珍惜樸實的健康與自由
 
 
 教會歷史
 
宗教改革的繪畫藝術
數百年教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個青年對自己和群體的思考路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