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青年青不輕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567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記松年大學創立二十週年
作者 / 王英世

1984年6月21日第31屆總會通過成立松年事工委員會,選出劉日瑞長老為首屆主委,他極力吹生設立松年大學。可以說他是創立總會松年大學的大功臣。

1989 年4 月第36 屆總會議決通過松年大學組織條例草案,同年4 月24 日召開第一次松大執行委員會,聘請高俊明牧師總校校長,松年事工委員會主委魏雷峰長老擔任行政副校長,聖經學院院長王英世牧師擔任教務副校長,陳俊宏長老擔任執行秘書並確定總校校址設置於長老教會聖經學院。當年總會議決通過後,台南中會即假太平境教會於7 月間開始籌備設校,8 月開始招生,並於9 月初開學,設立台南中會第一分校,成為第一間的松年大學。同年9 月中旬台北的雙連教會設立第二間的松年大學,接著台北大安教會、艋舺教會;中部有台中三一教會、嘉義中會西門教會,屏東中會屏東教會陸續開辦分校,1994 年7 月王英世牧師被聘為羅東教會牧師,隔年1995 年3 月就開辦羅東分校,到1996 年9 月就有16 間分校,其中兩所原住民分校。

2000年10月31日在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行創校10週年,並聘請李登輝前總統為總校名譽校長。

2004年11月15日在國父紀念館舉行創校15週年慶典,兩次慶典參加者從各地分校前來,相當踴躍,不分原住民和平地,雲集於會場,留給與會者說不盡的感動和感恩,並永不會忘卻的懷念,前後成立的約50所分校,但已停辦也有7間,據我所知道辦得很成功,學員多的有雙連、大安、艋舺、岡山、鹽埕、新化、草屯等分校,但受到各地社會大學的影響,有學員減少很多的現象,有的分校有得到政府或社團的資助,但大部份都是靠學生的學費和教會的補貼在經營。依我的看法雖然有許多困難,但我們不要退怯,要克服萬難繼續經營松年大學才對,我們必須要肯定松年大學是教會與社會最好的橋樑和管道,我們不要失去這良機,在1996年7月4日第2315期,我有寫篇「地方教會如何落實光照台灣、重建心靈」有提到教會如何進入社區,於主後1996年9月8日第2323期教會公報。我另寫一篇「松年大學活到老學到老」有提到教會為何要辦松年大學,並在裏面有介紹要辦松年大學成功的七條秘訣,不要只靠全能的傳教人一個人就會辦好松年大學,是傳道人帶領長執、信徒,大家一起來才能辦好一流的松年大學。

離開聖經學院已有15年了,如果加上神學院畢業北部大會傳道局派來冬山教會開拓教會3年,然後師母繼續牧會3年,我擔任宜蘭縣山地巡迴牧師,這樣我在宜蘭縣傳教共有21年,在新竹聖經學院服務了35個年頭,當我回來蘭陽地區時,我已經66歲了。

上帝為我預備另一個戰場有5層樓,另有廣大的地下室的羅東教會,共有建坪1000多坪,是增加比以前的禮拜堂好幾倍的空間,很高興教會樂意接受我的建議趕工裝潢禮拜堂和4.5樓,當年聖誕節就開始使用,陸續開辦兒童合唱團、長笛班、插花班、美術班、日語班,翌年3月23日就開辦松年大學,想不到第一學期報名者就有91名,結業生有76名,到今年大學部有十屆、碩士班有八屆、博士班有二期。雖然受洗成為基督徒的人不到20名,但是參加查經班的相當踴躍,婦女團契也有些人參加,到了夏天教會就成為學員的孫子們的活動天地。

羅東教會不再是傳統教會,時常有自辦的音樂會和佈道會,各種人喜歡來此的場所,可以說這些人的心中已經有耶穌基督,只是欠缺從傳統的束縛中脫離的勇氣,我給他稱為福音的邊緣人。

最後我和內人在羅東教會服事15年,使得我懷念的幾件事介紹給大家:
(1)1994年7月4日的中國時報潘云萍記者報導介紹松年大學羅東分校。
(2)1994年10月5日台視根據中國時報的報導製造「他們的故事」節目,介紹松年大學羅東分校;另外中國時報潘云萍記者報導郭理利牧師是羅東教會的「笑長」,意思是羅東教會有兩位笑長和校長。
(3)2004年6月9日慶祝羅東教會設教100週年暨創立10週年時李登輝名譽總校校長蒞臨主持,慶祝典禮暨畢業典禮。
(4)2006年6月東北亞教會三國宣教會議在本會召開時,在宣教之夜本分校學員吹奏木笛和獻唱。
(5)2007年4月8日自由時報報導本分校大學部第一屆畢業生曹劉金花女士,81歲以「金花回顧錄」自傳,獲得日本自分史學會第十屆我的故事大賞。
(6)2007年6月本分校學生35多名組團走訪日本,並於東京聖丘教會召開之東北亞教會宣教會議中,在宣教之夜時吹奏木笛和獻唱,獲全體會眾讚美。

祈求上帝賜福全台所有松年大學更加努力經營,感動未開辦的教會改變一日觀念,突破傳統,能善用硬體、人力、金錢來擴大傳福音的領域,搶救失喪的靈魂、未得的民,提供能聽福音親近上帝,使悲傷得安慰、醫治,肉體病痛能得到照顧,老年人不分男女能得學習、體驗、結交朋友,互愛、激勵的場所,使教會成為人人喜愛來地面上的天國。

(本文作者為松年大學羅東分校校長、松大執委)

文章及圖片來源: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松年大學部落格http://blog.yam.com/seniorcollege


資料提供單位:松年事工委員會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3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2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1
 
   姐妹開步走
 
教會不斷改革,性別走向平權
彼此相愛的家規
上帝的恩典代代無盡
 
   原知原味
 
帶著學生下田去
正名、文面與我
恢復族名的意義
 
   教會人物誌
 
論李登輝總統的兩條路線
致力婦女教育的林安姑娘
追念普世神學家孔漢思的些許往事
 
   青年青不輕
 
珍惜上帝的殿
番薯簽詩,抒發農民生活之重
台灣國民文學,在土地、在農村
 
   鮮知啟示
 
祂接納你,在於祂的憐憫
青年信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從上帝豐盛賜予,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
 
   信仰與生活
 
用生命影響生命
差異,碰撞出璀璨火花
珍惜樸實的健康與自由
 
 
 教會歷史
 
宗教改革的繪畫藝術
數百年教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個青年對自己和群體的思考路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