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原知原味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188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出人意料的平安
作者 / 邱淑貞

又送走了教會一位老姊妹,從住院到離世,短短不到一星期的時間。從她的女兒口中知道這位說話輕聲細語、讓人打從心底喜愛的姊妹得知自己肝臟又冒出腫瘤時,心裡的失望與恐懼。和關懷組同工幾次的探訪,都讀經文鼓勵姊妹不要害怕,告訴她上帝會用最適合我們的方式來帶領與醫治。去世前兩天,再去醫院看她,姊妹笑吟吟的跟我說:「牧師,妳看,我女兒在找東西的時候,竟然掉出一本禱告手冊,而且還是翻開在『全然交託得醫治的禱告』這一頁耶!這是不是有上帝的美意啊?」看著她如此的喜樂,我與她一起唱詩、禱告、感謝上帝,但其實那時姊妹的主治醫生已經跟家人說了;若照她情況來看,病情將是急速的惡化。果然那一天很快的就來了,大清早,姊妹的家人就接到醫院的病危通知,知道後,我也趕赴醫院。姊妹極度呼吸困難、罩著呼吸器倚坐床頭,握著她的手,我問她:「妳已經知道妳的身體狀況了嗎?」她困難的點著頭,我又跟她說:「妳知道妳將要去到天父的家,這一條路雖然我們現在不能陪妳一起走,但是上帝會差派天使帶領妳同行的,所以不要害怕,要剛強壯膽,好嗎?」姊妹定定看著我;又是困難的點頭表示心中的意願。延至晚上七點多,家屬又打電話來說已經快要不行了。火速衝到醫院病房,姊妹躺在病床上臉色衰敗,不捨的親人們圍在床邊低聲啜泣流淚。我握著她的手、俯在耳邊一遍又一遍的小聲禱告,然後我看到了一個令我震驚的景象:沒有絲毫氣力的她竟然睜開了眼睛,慢慢的、專心的注視著空中某處好一會兒,直到吐出最後一口氣,這整個過程充滿奇妙的安詳平靜。在那時,我知道了一件事;姊妹在最後這段期間學習的「交託的禱告」真的蒙神垂聽了,原來上帝的旨意是賜下永遠的平安給姊妹。在平安中;姊妹交託了她的生命,在平安中;祂帶走了她。祂所賞賜的醫治竟是如此的整全而永恆啊!

很多時候,我們會把耶穌說的這句話「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甚麼,我一定成全,為要使父親的榮耀藉著兒子顯示出來。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我求甚麼,我一定成全。」(約翰福音十四13)自動聚焦在「無論求甚麼,我一定成全」;卻將這句「為要使父親的榮耀藉著兒子顯示出來」視若未睹。但是如果我們的禱告與「天父上帝的榮耀」無關,或「顯示天父上帝的榮耀」時是與我們的禱告方向相違背時;我們又要如何來面對奮力禱告卻落空的痛苦?甚至是被神無視的「被背棄感」呢?在關心姊妹一家人的時候,我也一起經歷了這種信仰的掙扎。看著與姊妹結褵五十年的老弟兄在我面前一派輕鬆;說他早就已經有了心理預備,卻讓女兒發現他在午夜夢迴時哭醒枕邊,於是我也紅了眼眶。聽姊妹的女兒說;她不敢再跟上帝禱告了,因為好像她越是禱告媽媽的病能得醫治,卻悲哀的發現媽媽是越來越孱弱了。我沒有責怪她「妳的信心不足,要堅守對上帝的信仰」,因為我發現姐妹病勢越來越沉重時,我也對上帝發出哀求:「神啊!我真捨不得她走,難道不能賜下神蹟嗎?這會是一個很美好的見證呢。」但是對神祈求病得醫治的禱告看起來是落空了,我卻在姊妹的死亡中體會到神用祂自己的方式醫治了所有人的傷痛。

耶穌說:「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把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給你們的,跟世人所給的不同」(約十四27)。真的是很不同呢,這種平安不受外在事物或環境的影響,這種平安更是人要和上帝緊密連結才得以產生的。就像離世的這位姊妹在最後臨終之際,天使的迎接讓她所感受到的平安,使她沒有任何驚恐的在親愛家人、親屬的圍繞下離開人世。而那一幕也讓所有讓待在她身邊的人,因為看到她安然離世而深深感到受到安慰。雖然心中還是會有捨不得的悲傷,但是我卻也感謝上帝,因為那一天,我體會到甚麼叫做「出人意料的平安」了!

(作者為七星中會東門教會牧師)

文章來源:七星中會東門教會
圖片來源:http://www.crossmap.com


資料提供單位:七星中會東門教會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3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2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1
 
   姐妹開步走
 
教會不斷改革,性別走向平權
彼此相愛的家規
上帝的恩典代代無盡
 
   原知原味
 
帶著學生下田去
正名、文面與我
恢復族名的意義
 
   教會人物誌
 
論李登輝總統的兩條路線
致力婦女教育的林安姑娘
追念普世神學家孔漢思的些許往事
 
   青年青不輕
 
珍惜上帝的殿
番薯簽詩,抒發農民生活之重
台灣國民文學,在土地、在農村
 
   鮮知啟示
 
祂接納你,在於祂的憐憫
青年信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從上帝豐盛賜予,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
 
   信仰與生活
 
用生命影響生命
差異,碰撞出璀璨火花
珍惜樸實的健康與自由
 
 
 教會歷史
 
宗教改革的繪畫藝術
數百年教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個青年對自己和群體的思考路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