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鄉土關懷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532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罪與愛
作者 / 王乾任

槍擊案凶手廖國豪投案時說「是台灣教育害了他」,引發輿論譁然。然而有近一半的民眾並不同意廖國豪的論調,認為這是脫罪之詞,他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究竟一個18歲少年持槍殺人,是個人太凶殘還是教育出問題?從社會科學的角度來看,人活在世界上不可能不受環境影響,要說都是廖國豪的錯,其實很難說得過去,這也是後來有不少學者呼籲應反省台灣品格教育的原因。隨後又傳出清大學生打了責怪他不讓座的老先生,更讓許多專家深信台灣品格教育出了很大的問題。然而我卻認為,類似社會事件的確反應品格教育方面的疏失,只是真正有問題的恐怕不只是這些新聞事件的主角,躲在網路匿名的社會大眾,也是很有問題的。
 
犯錯當然應該受罰,不過社會上一面倒地想與犯罪者切割,認為犯錯者應該自己承擔錯誤(常見的說法是:我就沒有因為這樣而殺人)的態度,更讓人覺得可怕。面對犯錯跌倒的少年,大多數人竟是冷血的旁觀者,將責任全都歸咎於他一個人,甚至恨不得把他釘十字架。
 
每當社會出現重大社會事件時,我們的旁觀好似自己從來不會犯錯,我們是好人,他們是壞人。粗略的善惡二元論讓人不願意花時間去了解一個犯錯者背後的各種原因,只想趕快貼標籤然後分類處理掉,就好像垃圾分類一樣,趕快分類處理,眼不見為淨。
 
這樣的態度背後暗藏更大的驕傲與罪,這才是人最大且最要命的問題。殺人當然該被懲罰。問題是,懲罰的目的是什麼?殺了犯罪者使他此後不能再犯嗎?還是為了幫助他、挽回他、將他從錯誤的深淵中拉回來?
 
耶穌基督從不是為義人上十字架,乃是為了像你我這樣的罪人,也為了像廖國豪這樣的罪人。面對犯錯者,即便惡行重大,除了罪與罰的應報邏輯外,更重要的是罪與愛的恩典邏輯,無論是世俗的刑罰,還是屬靈的救贖,都應該有超越罪與罰的恩典邏輯在其中引導才對。
 
唯有社會願意主動關懷那些受傷、落入弱勢、誤入歧途的犯錯者,真心敞開心胸接納、幫助他們,讓他們知道他們不是被拒絕或被拋棄的,同樣是神所愛的,才能讓他們看見自己生命中的不足、缺乏與問題,才能引導他們回轉向神,才能真正防止類似的不幸悲劇再度發生。
 
把錯誤的責任全往犯錯者身上推,要求其自行承擔,其實是拒絕這些犯錯者重新進入社會的機會。我們不過是端著一個自以為不會犯錯、不會跌倒的驕傲,代替上帝在審判罪人,或恐懼害怕這些人來傷害自己。
 
我們需要從愛與恩典出發的品格教育,帶著幫助、關懷與饒恕,進入需要幫助的生命裡,光照他們。願主幫助我們,以愛來面對這樣的不幸,並在社會佈下愛與恩典之網,網住所有可能跌入黑暗深淵的受傷者。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社>第3054版
圖片來源:Serene 攝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3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2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1
 
   姐妹開步走
 
教會不斷改革,性別走向平權
彼此相愛的家規
上帝的恩典代代無盡
 
   原知原味
 
帶著學生下田去
正名、文面與我
恢復族名的意義
 
   教會人物誌
 
論李登輝總統的兩條路線
致力婦女教育的林安姑娘
追念普世神學家孔漢思的些許往事
 
   青年青不輕
 
珍惜上帝的殿
番薯簽詩,抒發農民生活之重
台灣國民文學,在土地、在農村
 
   鮮知啟示
 
祂接納你,在於祂的憐憫
青年信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從上帝豐盛賜予,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
 
   信仰與生活
 
用生命影響生命
差異,碰撞出璀璨火花
珍惜樸實的健康與自由
 
 
 教會歷史
 
宗教改革的繪畫藝術
數百年教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個青年對自己和群體的思考路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