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女宣雜誌 > 第469期 大選不大意
字級調整:

特輯
主題探討/從自我身份認同到信仰理解
明白腳下故道,不輕言放棄
關鍵字:
◎ 作者 /劉玉雯 (計畫專員/臺灣文學館)
  我對童年的學生記憶很淺,少數幾件還印象鮮明的,是每個學期,總要填寫有如身家調查報告的家庭資料,其中有一欄是「籍貫」。在必須要填寫這份資料、並且「籍貫」一欄還存在的年代裡,我會遲疑一下,然後寫下「湖南」。

  這個詞,對我始終帶著奇異感。彼時校園裡,沒有「臺灣史」或任何以「臺灣為主體」的課程,我只模糊地知道,「湖南」是在中國的某一處。「湖南」只出現在祖父母說話時,偶爾會切換頻道的口音;「湖南」是眷村裡我永遠搞不清楚的家族支系連結;「湖南」是過年時我從未歸返的「故鄉」。我的遲疑,像輕煙一般,瞬間被其他貌似更急迫、關於生存的議題給吹散:升學、考試、求職、婚配。唯一感到刺痛的時候,通常是選舉時。「外省人」「本省人」的標籤,像滿街的競選旗幟和傳單。年輕時再怎麼懶得碰政治,總也聽得出來,「外省人」是被謾罵的一族。於是,在心底會再次模糊想起我的「籍貫」:原來我是被討厭的一族。

在家鄉流離

  在歷史意識與文資保存尚未熱烈的時代,身為被討厭的「外省人」,長期有意無意的,會刻意淡化自己的「外省」標籤。隨著後來祖父母長久居住的眷村遭到拆除,「外省人」的記憶幾乎從此被壓在心底,唯有過年時,在奶奶的年菜裡,能最自在的大快朵頤。

  我必須要等到社青年紀、接觸長老教會後,才知道二二八事件(甚至剛開始還分不清楚「白色恐怖」)。這一份遲到的臺灣歷史,從此推開了我的臺灣史之眼。但同時,也讓我把「外省人」的記憶埋得更深,幾乎不願承認。1949年幾百萬人從中國撤退到臺灣,我的祖父母輩,造成島內的另類殖民,開始島上一連串的動盪。在傳統的長老教會氛圍中,我隱約覺得「外省人」即是原罪。我不會台語—不夠「本土」,每回唸
到長老教會信仰告白的「釘根佇本地,認同所有的住民」時,內心總是支支吾吾。 

  我想著自己出生的高雄,後來隨著父母北漂定居,成年後落腳台南。身為「外省人」第三代,我不夠「外」;在教會裡,卻似乎也不夠「台」,甚至還身為殖民者的後代。這一次的遲疑,不再像輕煙,而是走在路徑上卻莫名產生的流離感。此種流離感,既是對「本地」的無知,也映照出自身的無自信。對於舊有以「民族」來劃定並縮限單一的「國族」的疑問與不滿,悄然在潛意識中攪動。也許因為如此,神學院的畢業論文,選擇了創世記38章她瑪的橋段進行論述。身為「非我族群」的她瑪,全心全意、忠於耿耿、甚至不惜冒著羞辱與死亡的風險,只為了延續猶太父系家國的後代。文中,除了試著切割女性與母職,也在追問,國族與土地視為「上帝應許」的可議之處。

  在拆解與重建之間,總是崎嶇而艱難。如果我不是「外省人」,也不想再是「中華民國」,但,我是「臺灣人」嗎?如果不能夠再以「民族」作為「國族/家」,人該以何種方式「臺灣化」?巧合的是,當年就
讀神學院的期間,遇上一位日籍老師,以主題式教授「近代臺灣史」。老師對臺灣史的熟稔與熱忱,讓我開始走入臺灣文史的多重視域,凝望過去,思索何謂「成為臺灣人」。

身份認同與忠誠

  在吳叡人教授的文章〈人間的條件—論台灣獨立之必要〉中,他沉重的提醒:台灣公民對全體同胞與台灣國家負有「忠誠義務」。此忠誠義務乃是良好公民的一種「必要的德行」。「忠誠義務」一詞,彷彿來自遙遠的史詩,卻在此時此刻,必須被提取出來,重新思考。在希伯來書13章13節說,「這些人是至死有信心的人」。「信心」在原文,和「忠誠」、「效忠」,是同一個字。信靠、信實、忠誠、效忠,只是翻譯的不同,但希臘原文都是同個字源。在希伯來書13章的脈絡下,第一世紀生活在羅馬帝國統治下的人,身為帝國的子民,他們要效忠的,就是掌管世界的父親,也就是羅馬帝國的皇帝。不表現對皇帝的盡忠,就是不愛家家鄉(國)。對第一世紀的人來說,可以對神聖羅馬帝國表示忠誠,可以享有羅馬帝國帶來的和平,是很光榮的事。

  而台灣歷經不同統治者,也被迫經歷不同的「愛國」運動,顯示其「忠誠」。除了日治的皇民化運動,在1960年代,台灣的基督徒,則是以「反共」來證明自己愛國與認同。在黨國統治下,黨的「父親」,是蔣中正;身為基督徒,要表示效忠,就是效忠這位反共的領袖。當時教會界成立了「基督教護教反共聯合會中華民國分會」,「護教反共」是當時基督徒的身份認同,亦即其認定的「忠誠義務」。

   在2023年的我,要效忠(成為)何種「臺灣人」?吳叡人教授繼續說,國家不再是階級壓迫的機器—亦即,現今因為民主化的緣故,臺灣已經可以不需再被「國家機器」動員行使「忠誠」。「國家」乃是「全體
公民合力創造和維繫的事物」。「全體公民」並非單一而同化的群體,而是複數社群的存在。如果現今我能享受任何一點自由,那是因為臺灣目前尚未被殖民地化—不再像過去百年一樣—而有機會實踐多元認同(族群、宗教、性別、環境)。然而,對於「自由」的珍視,則必須建立在「無法帶來任何賺大錢機會」的人文歷史的深度。

實踐臺灣化

  當我邊在文史領域中,凝望過去,同樣也飽受離散感的故事之際,同時也看見許多文化復振運動。這些百花齊放的復振運動,正是實踐著臺灣的民主所帶來的自由。我曾經無根的生活著,但現在能練習生根。我在臺灣當代的文學家裡,看見臺灣的故事。這些故事,促成了我開始用雙腳走路、上山,以肉身去經驗故事與故道,再將這裡的人與故事,編織進信仰的詮釋裡。第一位登新高山的臺灣女學生蔡娩、杜鵑樹跟鄒族、苧麻與排灣和魯凱族的編織、北大武山上的神社與忠靈碑、排灣族歌手阿爆的書《Ari 帶著問號往前走》等等,都成為詮釋經文的新眼光。在教會的夏季學校,也策劃了走讀活動,從廟宇裡的「惜字亭」,看見性別的不平權,連結到太平境教會的歷史,與台灣文化協會曾經的文化運動。

  在黑熊學院的基礎營課程中,提到輿論戰的目標,在於「弱化我們的抵抗意志,進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在我實踐「臺灣化」,選擇「創造並維繫」我認同的多元民主臺灣價值與文化,所謂「抵抗意志」將會油然而生。一個懂得腳下故道的故事者,其所擁有的文化自信,不會讓他輕言放棄。不放棄,就是抵抗。
同作者相關文章:
主題探討/從自我身份認同到信仰理解 (第 469 期)
悅讀繪本/我們失去的不只是雲豹 (第 466 期)
悅讀繪本 《陽光草地》與美國時間 (第 454 期)
主題探討/有「thiàⁿ」的團契-共學團經驗之反思 (第 430 期)

原文來自 http://women.pct.org.tw/magazine.aspx女宣雜誌 第 469 期 大選不大意 (6-17頁)
女宣雜誌 Lusoan Magazine  469期  2024年  1月 大選不大意 469
本期主題:大選不大意
發行日期:2024/1/1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編者的話/基督兒女,地上先聲
主題探討/基督徒該如何看待台灣選舉?
主題探討/面對假訊息
主題探討/社交媒體和信仰思考
主題探討/宗教自由如何變成統戰工具
主題探討/從自我身份認同到信仰理解
婦女新眼光/我為什麼來教會?
小錢祈禱網/對神有信心
小錢祈禱網/好牧人的服事
肢體交通/ Baksa Siraya 回家這條路
悅讀繪本/永遠的祝福:宣教師廖旺的故事
中會族群區會長短波/客家宣教中會第17屆婦女部年會回顧
中會族群區會長短波/領受呼召.整全裝備
幸福家庭徵文作品(優選)/幸福在我家
幸福家庭徵文作品(優選)/仰仗靈命活水得幸福
舉起祈禱的手/從眼到心,化為祈禱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