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女宣雜誌 > 第430期 新家人關係
字級調整:

特輯
主題探討/漁妳同在-新住民在台灣的娘家
關鍵字:
◎ 作者 /沈藝庭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員漁民服務中心社工)
漁妳同在~漁村新移民旗津區關懷服務據點」成立於2012年4月6日,由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委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員漁民服務中心承辦。中心長期致力於漁民及漁村的服務,因看見旗津漁村新住民姊妹因結婚隻身到異鄉的辛苦與孤單,決定承辦「漁村新移民旗津區關懷服務據點」,透過活動、團體課程、技能訓練等陪伴、關懷與服務,鼓勵新住民姊妹認同家庭、走進社區,認識同鄉新住民姊妹,不僅能獲得心靈支持及生活經驗分享,也有助於家庭生活適應、婆媳關係相處、親子互動和生活資訊的取得、工作技能的培力。據點的服務內容包括:電話關懷、諮詢服務、資源連結與轉介、家庭關懷服務、生活適應輔導、多元文化宣導及權益倡導。以下分享五年來據點的服務及成長紀錄。
 
認識彼此
 
據點成立初期,先藉由訪視新住民姊妹(家訪66戶及電訪218人次)認識旗津區新住民姊妹,了解個別需求及對據點的期待,做為服務規劃依據,也透過活動與新住民姊妹建立關係,如「親子學園」、「姊妹主題PARTY」、「千里e線牽」、「DIY編織包」等,每一次的活動相聚都讓新住民姊妹彼此之間更加認識,課程也邀請社區民眾一起加入,進一步達到社區融合。
 
這個階段是據點「生根立基」的時期,期盼建立及發揮「娘家」功能,獲得新住民姊妹的信任與認同,生活中的喜怒哀樂都願意來據點分享、暫時休息或尋求幫助。訪視及活動過程中也會發現需要進一步關心協助的新住民家庭,據點也連結當地的社福機構及公部門資源,建立支援網絡共同協助並關懷需要幫助的新住民姊妹,包含家暴、離婚、申請中低收入、身心障礙鑑定等各式社會救助及法律問題,也特別感謝伊甸基金會、前金新移民中心、法律扶助基金會、旗津社福中心、高師大跨藝所、旗津醫院、來去華語協會等單位,攜手共同服務並協助新住民家庭。
 
從受助到助人
 
經過兩年陪伴及培力課程,許多的新住民姊妹已從「受助者」轉換成「助人者」角色,在社工特別設計的課程中,邀請新住民姊妹擔任活動講師,包含母語小學堂、家鄉菜教學等,新住民講師藉由授課更容易與學員拉近距離、溝通順暢,新住民講師群更獲得新住民極大的認同,從台下到台上的過程也建立新住民姊妹的自信與成就。此外,因本中心服務的海員漁民有多數為印尼籍漁工,印尼通譯人員對中心服務十分重要,據點的新住民姊妹也當然成為據點和中心的通譯主力人員。在據點,新住民姊妹協助聯繫通知、說明課程內容、招生等;在中心,結合海員漁民關懷事工,新住民姊妹不僅擔任通譯志工,還協助辦理漁民節、聖誕節等活動,晚會活動由菲律賓籍與印尼籍姊妹攜手擔任通譯暨主持人,許多新住民姊妹也擔任通譯志工並與同鄉外籍漁工同樂,我們陪伴新住民姊妹走過受助、自助到助人的學習及成長過程,有淚水、有感動、有歡笑、有辛酸,我們就是一家人。
 
2015年據點與四方報合作辦理「新二代小小文化大使媒體素養培力工作坊」計畫,新二代小孩與媽媽培養出「生命共同體」的情感,新二代運用手機鏡頭拍攝自己的媽並讓媽媽說出自己的夢想,新住民媽媽的夢想大多扣緊孩子,都希望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成果發表記者會時由新二代小孩主持並發表所拍攝之影片,新住民媽媽在台下看著自己的孩子展演,眼神透露出驕傲、喜悅,三天兩夜的活動過程及成果發表,整整三天的陪伴,那一刻我和這群姊妹和孩子的距離更近了,也讓自己更了解她們的想法,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滿滿的感動。
 
共同成長
 
中心設立三十年,據點從五年前在旗津扎根、耕耘、成長為在地組織,2016年中心與據點在旗津區推動「旗津共合ROCijin」旗津社區營造跨域合作計畫,因旗津社區的漁村文化內涵,蘊含著極豐富的「多元性」;生活在旗津的居民,期盼透過活動媒介,促使旗津多元族群居民能與這塊土地深刻連結。活動由旗津區新住民媽媽擔任多元文化講師,幫助旗津區的居民更認識中國、越南、印尼的多元文化內容;接續辦理高雄漁港社區文化營造活動,地點選在前鎮區,辦理「高雄漁港職人暨新住民影像記錄培訓、影像紀錄片剪輯製作」和「高雄漁港社區劇坊培訓、展演和創作劇本」課程,由前鎮社區裡的新住民家庭一起參與影像記錄培訓課程,歷經了兩個半月的課程,工作人員與新住民家庭親子一起參與「陸地美人魚」劇坊劇本創作和演出,並於高雄市美術館發表展演,演出新住民姊妹飄洋過海為婚姻、為家庭、也為自己努力的精采過程,二次的社區營造課程及活動,看見也激發了姊妹和新二代的潛能,不僅新住民被服務,而是她們也能服務大眾,提供社會更多正能量,攜手、陪伴、站立、給予,中心的同工與姊妹一起經歷這些組織及個人的成長階段。
 
成為一家人
 
去年暑假我與一位印尼新住民姊妹一起回她蘇門答臘島棉蘭的家,體驗當地生活文化,了解台灣與印尼之間的文化差異,對自己後續服務新住民、設計相關課程有很多幫助。在服務新住民的過程中,和新住民家庭相處就像是家人,當然也是有遇到挫折的時候,常常告訴自己回想初衷、堅持下去,也一直在新住民領域裡找到持續讓自己感動的事工,每每想起在旗津服務新住民的過程,姊妹給我的比我付出的更多,真心希望藉由這篇文章分享讓更多人了解新住民姊妹,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
 
「神愛我們的心,我們也知道也信。神就是愛;住在愛裡面的,就是住在神裡面,神也住在他裡面。」「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約翰壹書四章16、19節)
同作者相關文章:
主題探討/漁妳同在-新住民在台灣的娘家 (第 430 期)

原文來自 http://women.pct.org.tw/magazine.aspx女宣雜誌 第 430 期 新家人關係 (4-16頁)
女宣雜誌 Lusoan Magazine  430期  2017年  7月 新家人關係 430
本期主題:新家人關係
發行日期:2017/7/1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編者的話/愛的團契
幹事的話/有愛就有家
主題探討/有「thiàⁿ」的團契-共學團經驗之反思
主題探討/漁妳同在-新住民在台灣的娘家
主題探討/共老的大家庭-走訪菩提長青村
主題探討/動物一家親-毛孩與我的家庭
主題探討/教會是營造幸福的家
探討主題/叫人得生命的包容性共同體
關懷篇/妙事一籮筐
婦女新眼光/路加福音(二)
原來是女聲/領受應許
中區會長短波/何等恩典
中區會長短波/主必補足
肢體交通/我只想跟你談生命
肢體交通/在愛中扎根
舉起禱告的手/從眼到心,化為禱告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