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11期 萬民皆祭司 ?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從加爾文神學看「萬民皆祭司」
一個人成為信徒,就分享了基督耶穌的祭司職分;祭司的職分不是特權,而是一種來自基督的恩典和選召。
關鍵字:
作者/林瑞隆 (台南東寧教會牧師)
※ 引論:「萬民皆祭司」?
——一個語意上的檢討
不知道是誰將十六世紀宗教改革運動信念之一的the priesthood of all believers 翻譯成「萬民皆祭司」!這個仍待商榷的翻譯確實引起了教會內部的許多困擾,常常造成神職人員和一般信徒之間嚴重的權力鬥爭。若按外文的原意,這一個語詞指的是「所有信徒(不是萬民)的祭司職分」,強調的是信徒的祭司職份,並沒有明說所有信徒(更不是普世萬民)都是祭司。不幸的是,這個觀念在基督新教教會(protestant church)的歷史上也遭到嚴重曲解,以致產生許多不必要的爭執。

※ 祭司職份的內涵
大家都知道,祭司是舊約時代十分重要的宗教人物,他們平時的主要工作是教導百姓明白上帝的道理。著名的實例是主前538年以後被擄歸回時期的祭司以斯拉,他同時是一位「…經學專家,精通上主賜給以色列的誡命和法律。」(以斯拉記7:11)。根據聖經所述,在重建耶路撒冷的時期,以斯拉這位傑出的祭司「一生專心研究並實行上主的法律,又把一切法律條例教導以色列人民。」(以斯拉記7:10)在這個時期,其他許多被擄歸國的祭司也都積極參與教導百姓律法的工作,和以斯拉一起努力重建耶和華宗教的信仰。

透過以斯拉的例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見祭司的教導職分。除了以斯拉之外,先知耶利米的例子也值得我們注意:耶利米原本的身分是便雅憫地亞拿突城的祭司之一(耶利米書1:1)。這兩個實例,讓我們看見祭司除了主持祭祀的禮儀之外,也負擔其他相當重要的工作,就是教導或傳講上帝的話語。

除了教導人明白上帝的道理,扮演上帝在世間之代表這樣的角色外,祭司也擔任百姓之代表的工作,藉著不同的祭祀禮儀以及各樣的祭物,負責替人向上帝獻祭,表達感謝,或是祈求上帝赦免人不同等級的罪惡或罪愆。綜合這兩種角色來看,祭司的職責和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意義是上帝和人之間的溝通者,或媒介者 (mediator或譯為「中保」)。

舊約時代,由於一般人無法和上帝溝通,只有藉助於祭司,祭司變成專業人士,無形中也成為某種形式的特權,有時也因此陷入嚴重的腐化。〈撒母耳記上〉第二章記載撒母耳先知的老師,年邁的祭司以利的兩個年輕兒子,何弗尼和非尼哈,他們的身分也是祭司,但卻是「無賴。…藐視上主」(撒上2:12)。(撒母耳記上〉甚至將他們豪取強奪的惡行惡狀巨細靡遺地記了下來,也將他們遭到耶和華上帝譴責與詛咒,在與非利士人的戰爭中慘死的情況記錄下來,供後人警惕。


※ 宗教改革運動中的祭司爭議
宗教改革運動神學爭論之一的祭司職份問題,表面上好像涉及一般信徒和神職階層爭奪權力的問題,本質上卻係針對教會體制與神職階層的腐化而生。神職階層制(hierarchy)始自羅馬帝國時代穩定發展中的教會拷貝了政府的階層組織而產生。到了中世紀時期,神職階層大權在握,但生活腐化、浪漫,有些擁有權力的高階神職人員甚至無法教導聖經,就好像以利的兩個兒子那樣不認識上帝,旁人亦無從置喙,印證了權力使人腐化的普世真理。此外,教會部分教理和信仰也遭到嚴重扭曲,並悖離聖經的教導,迷信摻入敬拜及信仰生活的情況益形嚴重。

因此,宗教改革者提出「惟獨聖經」(sola Scriptura)的主張。這一個主張實際上係針對「教皇權」(或是說整個神職階層)而提出,認為信仰及教會的最後權威是聖經,而不是像教會所主張因為聖經正典是教會會議訂定的,所以教會的權威在聖經之上。

宗教改革者所提出另一個重要的信仰主張就是「惟獨信仰」(sola Fide)。這個主張也是針對教會緊握在手中的救恩權。宗教改革者認為,救恩不在教會或神職階層的手中,而是上帝藉著耶穌基督賜予所有信徒的,因此,獲得救恩的唯一管道是信仰,不是教會或是神職階層可以決定的。保羅在〈羅馬書〉第3~5章所論述的「因信稱義」之教理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中被強調與凸顯出來。

※ 信徒的祭司職分
相對於舊約所描述的祭司,新約聖經〈希伯來書〉清楚闡釋,耶穌基督是最高的大祭司(5:1);有了他,信徒不再需要其他的祭司,也不再需要牲畜的獻祭,因為耶穌基督自己就是獻在祭壇上的「上帝的羔羊」(9:11~28)。簡單說,耶穌基督自己既是祭司,也是祭物;信徒藉著信,因他的犧牲與奉獻而罪得赦免,也因此分享並參與了他的祭司職分。

〈彼得前書〉作者進一步指出:「你們是蒙揀選的種族,是王家的祭司,聖潔的國度,上帝的子民。」(2:9a)這是信徒祭司職分最直接的聖經根據。在這裡,我們更清楚認識到信徒就是教會,教會不是神職階層;救恩也不在教會或神職階層的掌控中,而是上帝可以自由施予信徒的恩典。此外,我們也了解到一個人成為信徒,就分享了基督耶穌的祭司職分;祭司的職分不是特權,而是一種來自基督的恩典和選召。當然,這一節經文的後半段更進一步提到,教會或信徒受選召的目的,就是去「宣揚」上帝在基督裡拯救人脫離黑暗罪惡的美德。這一節經文很清楚地將教會的宣教本質與信徒的宣教使命說了出來。

從以上的觀察,我們可以看出來祭司的教導角色和職責,關心別人的需要,替別人代求的職責,甚至為別人犧牲、奉獻的性格,和宣揚上帝救恩的使命。這一切,其實也都是當今神職人員必須具備的特點。所以,藉著合宜的教育、訓練,通過一定的檢驗程序所設立的神職人員具有祭司職分當無疑義。然則,平信徒又如何呢?依聖經的教導,上述這些也都是一般平信徒應該具備的性格,雖然實際上能夠達到這樣標準的信徒不多。那麼,問題究竟在哪裡?很清楚是在操練與裝備的不足。然則,操練與裝備的不足,並不是一般信徒不具祭司職份的充分與當然的理由。

中世紀教會將祭司的職分限定在神職階層,所以一般信徒無權自己閱讀及解釋聖經,在信仰生活上也無權為自己求,或替別人代求,不論大罪、小罪,若要獲得赦免,則必須透過向神職人員告解的程序才能得到,上帝的話語和赦罪的恩典好像都在神職階層的控制之下,一般人無從親近。除此之外,當然也因為得不到信仰的操練,所以信徒的宣教責任是無法實踐的,他們頂多能表現的就是犧牲、奉獻,但也因為如此,所以弊端叢生,好像信徒是神職階層可以任意操控、玩弄的一群綿羊。反觀神職階層,並不見得比信徒好,有些神職人員信仰及操守都有問題,神職身分可以用金錢買到,甚至有些高階神職人員如主教等,連聖經都不熟,無法擔負起教導上帝話語的責任,因此,加爾文在他呈給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Charles V)的短文〈論教會改革之需要〉中不客氣地指陳,應該將他們革職。

<未完待續.....> *
同作者相關文章:
「唯獨聖經」的信仰傳統,落實了嗎? (第 122 期)
加爾文的聖靈論──無所不在的聖靈 (第 113 期)
從加爾文神學看「萬民皆祭司」 (第 111 期)
主日禮拜一定要在「主日」舉行嗎? (第 93 期)
一神信仰的謬誤? (第 89 期)
沒有受洗的人可以領受聖餐嗎? (第 87 期)
我看「成功神學」 (第 81 期)
愛情路上 (第 63 期)
論童女生子 (第 55 期)
談平信徒的神學教育 (第 54 期)
信仰及靈命需要教育嗎? (第 46 期)
世紀末台灣宗教現象的省思 (第 43 期)
基督徒可以拿香嗎? (第 39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11 期 萬民皆祭司 ? (13-16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11期  2009年  4月 萬民皆祭司 ? 111
本期主題:萬民皆祭司 ?
發行日期:2009/4/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召喚神聖‧互為祭司
信徒老實說:從權力結構看「信徒皆祭司」
「萬民皆祭司」之我見
從加爾文神學看「萬民皆祭司」
信徒也可以成為牧師的祭司?
牧師也是「信徒」嗎?——兼論牧師在上帝國度中的角色
為何團契會長、小組長一定要受洗?
從培養「祭司」淺談青少年信仰教育
在後現代思潮中泅泳的現代教會
「加爾文與台灣」策展有感
荷蘭時期教會人物檔案(三)台灣改革宗教會的擴張者:尤羅伯牧師
生活中見信仰──呂秉衡的油畫創作
異夢中的土地—— 一位猶太老人與一位台灣老人的土地智慧
生命的12個記憶——〈貧民百萬富翁〉中不妥協的信念
「無私之愛」與人類救贖的可能性──從「切支丹作品」探討芥川龍之介與神的接觸
名命、讓羞人愧、譴責的性別政治——創世記一~四章
農民擺攤組市集‧蔬果親手賣你給
標準e 5 c.c.
德生松年大學 (七字仔)
〈愛在黎明破曉時〉的意象探討
第46屆神研班籌委有感
難忘的神研班
神研班體驗信仰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