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日治時期至1960年間的南部客家婦女,大部分都穿著藍衫,在家裡、在田裡、做客、送葬都是一襲藍布衫,搭配一條寬鬆、七分長的黑褲子。直到西風東漸,60年代後才慢慢地改短了她們的服裝。但在民國初年至1960年間所保留的藍衫、服飾一直都駐足在客家婦女的腦海裡,那是藍衫的風情。
藍布衫的記憶
藍布衫的質料是棉布,再染成青色,近藍顏色,也有黑色的,一般日常穿的顏色不是寶藍色而是更接近青黑色的藍布。它的衣長過膝,袖子放下時長至手掌,所以六堆的婦女穿的衣服多半是把前襟摺起塞在褲頭裡。袖子挽起一半,那挽起的袖子別在肩臂的地方,鑲著黃色的邊,和一道緄邊,鮮艷的黃和繡在緄邊的花、草、蝴蝶,十分鮮明,那就是客家人的精神所在吧!花、草、蝴蝶的顏色只有紅色和綠色,襯托在藍布衫上,卻很活潑,很明亮而有朝氣,是勤勞的生命力。
客家人穿藍布衫,不分年齡,只要是可以穿得上身了,就穿藍衫,十二、三歲穿,三、四十歲穿,六、七十歲也穿,全家婦女都穿藍布衫,沒有其他花樣,沒有其他的選擇,藍衫就是藍衫,從小到老都這樣穿著,春、夏、秋、冬也是如此穿;冷了,外面套件藍色的夾襖,夏天時,布料較薄,叫做「夏布」,但還是一樣藍布衫,一樣的縫製,沒有改短。
出嫁時藍布衫就有些許變化,變在袖口的紅顏色,翻出的袖口,闌干的顏色,有朱紅色彩或衣料為「紅豹雲」的質料,但樣式還是一樣的剪裁,T字裁剪,長衣、長袖,就是新嫁娘的顏色。
藍布衫的特色
藍布衫,在六堆的客家,有人稱為「藍衫」或「長衫」或「大襟衫」,它的特色是寬寬大大,衣長過膝,有小立領,硬硬的、小小的,當時婦女瘦瘦的,所以領子小而硬挺,穿藍衫時,立領的部分,讓人有挺立的視覺。
做藍布衫,沒有肩線,沒有腰身,斜右襟,襟上有緄邊,緄邊上另有裝飾的斜布,拉出衣服的照眼的地方,叫做「闌干」。闌干在整件衣服上最搶眼,最有線條美,而且是在斜右襟的地方剪裁出來,斜襟上縫著布扣,穿、脫都方便,而且在斜襟的裡布縫著口袋,藏在襟裡,可以裝零錢,裝一些小東西,防備著有需要時,很快掏出來使用。
裁剪藍衫,可以直接在布上畫線條裁剪,不用打肩線,或量身剪裁,只要在布上量好尺寸就剪裁,不用顧慮到肩、腰要幾公分的線條,自自然然的沒有特別的個人身材,穿了自然就顯出了風韻。
若要分別出是不是道地的藍衫,就看小立領,藍衫的立領,是用五層布、兩種顏色的布料相互車緄,立起來得很挺、很小,不到兩公分寬,會做藍衫的人,就得先練就這功夫,而且要車得緊實、挺立,撐起整件衣服的格調。
藍布衫的扣子
要穿藍布衫,雖然不用量身訂做,但也有大、小件的分別,有人高大、有人瘦小,要穿好它,重要的是扣子的地方。扣子通常是頸領上一對斜角,胸上兩對、腋下兩對,以「對」來說是指一邊扣眼,另一邊是布扣,算是一對兒,上、下緊接著,很牢靠。
藍衫上的扣子是整件衣服的樞紐,穿脫方便,也能緊靠著身體,也可以裝飾。早期六堆有錢人家的婦女,都有「金扣菇」——扣子的兩邊用布扣眼,另一邊就打金子做成扣子,或用銀子,也有人做一隻蝴蝶或一朵花,很特別、很貴重。這樣的扣子,平常是收起來,不輕易別上的金扣子下邊有個圓圈,直接就套在圈圈裡,出去做客時別上,回家就拿下來存放著。
但是,勞動的六堆婦女的藍衫上,最常見的是兩邊都是扣眼,兩個圈圈,兩個眼,要怎麼扣上去?勤儉的天性,讓她們用隨手可得的樹枝、香桿子,就可上下套住了,不怕因為勞動讓扣子受損或掉了,也節省了布扣子的布料,以現代人的眼光,是不會想到這個層面上來,她們為了省下些線頭布尾,可以節省的就省下來,雖然省下的是微不足道的布,但也是節省了布料,因為布扣子要用斜布做,很費布的。
穿著藍布衫
穿藍布衫的年代,雖然離我們很遠了,但藍衫的風情依舊醞釀著一股股的思古幽情,遇有特別的場合,一襲藍衫總會吸引住人的眼光,它代表著客家,而且是六堆的客家。北部的客家人,沒聽說穿藍衫的。
穿藍衫也有它的規矩,平常在家,藍衫的前襟衣襬通常是摺起放褲頭,露出膝下的黑褲子,袖子挽起,別在臂膀上,因為要操持家務、要下田、要挑擔,把長的衣襟、長的袖子都變短了。曾聽一位老伯姆說,前襟摺起可以放一個小嬰兒在裡面,而且睡著的嬰兒會感覺安穩安適,有從母親肚子裡來的溫暖。
會把長衫放下、長袖放下的時刻是遇有喜慶、走街坊、「食酒」的時候,或則村庄有熱鬧、拜訪親戚、閒話家常。或遇喪事悲傷時刻,藍衫的肅穆、長衫的莊重就顯露出來,所以就放下長衣、放下長袖,表示哀悼。還有就是在生活的信仰裡,掃墓、進廟,就沒有人會把衣袖捲起、前襟拉起,都讓長長的袖子、長長的前襟完全顯露,而把藏著衣裡的貼身的一些花樣藏在裡面,隱藏住另一面的生動美麗氣氛,適合於各種的生活層面。
隱藏的美麗
穿一件藍衫,看到的是全身的青藍色調,所以就稱做「藍衫个婦人家」。其實這一件藍衫隱藏著許多客家婦女的巧思,以及她們心中的期盼,在扣子裡、在順著長長衣襟貼布裡,走動的時候自然翻動的若隱若現之紅色,或反摺上來的袖口,緄邊上各種動、植物的繡花,都不明顯,但是都存在小小的生動。
藍衫上的布扣子是以斜布縫緄成布條,斜布有它的延展性。將長長的布條對折用左手中指、無名指、小指拉住一端,另一端繞拇指、食指,先拉出一個小花籃,再繞縮起成有九眼的的布扣,最頂端凸出,叫做「出頭」,九眼是單數,才能出頭,八眼的是平頭扣,形狀較圓,在唐裝上用的都是平頭扣,客家服飾的出頭布扣,有另一種人生的期許「出人頭地」。
貼裡的紅花布邊隱隱的翻出美麗少女的身影,在年老的婦女長衫裡,貼的是淡藍、黑顏色的襯布。闌干、緄邊的太陽、花朵、綠草,是每一件藍衫都有的,不管是什麼時候穿著,這些的生命期待都穩穩地貼在藍布上。一件藍衫,可以穿上一、二十年,可以天天穿它,換穿另一件也是藍布衫,穿到線絲露出。或許藍布衫也禁得起洗滌,洗得藍布變「蜆白」,她們還是穿,穿出勤儉、持家的客家婦女美德,一針頭線尾的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