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類 | 文章名稱 | 作者 | 頁數 |
|
| 編者的話 | 每遇疑
| 作者 / 洪旋格 | 1-1 |
|
| 寫寫畫畫 | 誰真?誰假?
| 作者 / s | 4-4 |
|
| 寫寫畫畫 | 魔幻實境
| 作者 / Umav | 5-5 |
|
| 本期主題 | 意識形態與聖經詮釋 聖經解釋者自身的社會處境,觀察自己站在哪個立場與觀點,觀察台灣社會的政經環境,以及從什麼「立場/觀點」和用什麼方法來解讀聖經?這些因素將會影響解釋聖經的結果。 | 作者 / 曾宗盛 | 6-10 |
|
| 本期主題 | 立場 面對台灣各層面的議題、言論,都無可避免的需要考量政治與金錢(背後金主)的因素,以此來分辨消息來源的立場,與選擇自己想讀什麼媒體,想用什麼角度、立場來看待每個事件與言論。 | 作者 / 黃文瑜 | 11-15 |
|
| 本期主題 | 假訊息是如何煉成的 假訊息的出現,會有製作者、擴散者、接收者,當然,還有滋養假訊息的環境。 | 作者 / 管中祥 | 18-21 |
|
| 本期主題 | 淺談媒體科技時代中的資訊接收與傳送 我們無法自絕於媒體科技之外,更不能無視媒體科技所產生的正面和負面影響;特別是身為基督徒的我們,面對言語、文字或影像的種種訊息,更應審慎行之。 | 作者 / 張瑛玿 | 22-25 |
|
| 本期主題 | 在FB,真的想說的話 或許我們每個人只要每天減少一篇「bullshit」,就對真相更完整一些,也對真理更清晰一些,這就對社會有了巨大的貢獻。 | 作者 / 林以理 | 26-30 |
|
| 本期主題 | 吃瓜群眾看鄉民的世界——Here I Stand! 對於社群媒體的使用,可以是在自家門口張貼海報、宣揚自己的理念(如T大),或是走到廟口跟他人一起高談闊論(如L大),不都OK嗎? | 作者 / 王博賢 | 32-35 |
|
| 解惑之窗 | 「除魅」對基督信仰的挑戰 「除魅」字面意思是「去魔法」,意味著科學方法的出現與開明理性的運用,使世界變得透明不再有神秘可言。 | 作者 / 王崇堯 | 37-39 |
|
| 特稿 | 日治時期台灣基督徒的身分認同 日治時期的教會青年會,可說是戰後「TKC」的背景主體,一群留日歸來的年輕傳教師,鼓勵各教會設立青年會,以深化信仰、促進聯誼。 | 作者 / 盧啟明 | 40-43 |
|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古巴之旅 《樂士浮生錄》應該是讓人想要一探古巴的因素之一! | 作者 / David | 44-47 |
|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工業傳道的開路先鋒——杜佐志牧師(Rev. George Edward Todd, 1925~2019) 他信仰的力量來自「服從基督的呼召,背起十字架,跟隨祂到飢餓、貧窮、不公義和絕望所統治的地方。」 | 作者 / 林美瑢 | 48-52 |
|
| 厝邊頭尾 | 做社區的光和鹽——光鹽教會 光鹽教會秉持最初的想法,努力讓教會變成社區居民可隨時進來的開放空間。 | 作者 / 蔡詠信 | 54-57 |
|
| 好書櫥窗 | 完美使人癱瘓 「癱瘓」是因為想要專注於展現外在和不停與別人比較的結果,對完美的執著反而使人裹足。 | 作者 / 陳信喆 | 58-60 |
|
| 母語葡萄園 | Sī chiū kóng sī, m̄-sī chiū kóng m̄-sī
| 作者 / Ông Bí-su作者 / Lîn Phek-tông | 61-61 |
|
| 信仰.生活 | 牧師的斜槓人生 我把這社區當成是教會,社區的居民就像教會的會友,彼此都是弟兄姊妹,所以我是在牧養一群主的小羊,因為我是一位「牧師」。 | 作者 / 陳儀智 | 62-65 |
|
| 信仰.生活 | 「遇見真實的自己」輔導靈修營心得 一開始,在慢慢一點一滴重新認識自己的時候,就像是在曠野中慢慢的自行摸索,需要時間和耐心重新排列自己內心深處的拼圖。 | 作者 / 潘柔杝 | 66-67 |
|
| 大專世界 | 軟弱為剛強 這些出自於聖經裡的話,成了我求學時期,面對人際關係的堅強後盾。 | 作者 / Co | 68-69 |
|
| 家書 | 逆境中有亮光 人生旅程有時順境、有時逆境,在遇到逆境時往往是人心最無助的時候。 | 作者 / 張巧怡 | 72-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