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信仰與生活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3335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七種感官經歷神
作者 / 王燦昇

「牧師,我們如何經歷神?」這是牧會中常見的問題。我會反問:你有沒有情緒的變化?有沒有感官體驗?如果有,就從此來經歷神。

▓舊約的五感敬拜

舊約常以文學修辭的擬人法描述神的作為,神用話語創造、神會忌邪、會生氣……。可見我們信仰的神,根據聖經的記載是活的神,而且就活在人們當中。

人既然有神的形像與樣式(創世記1:26~27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我們就不能忽略聖經中擬人法方式所詮釋神的作為。其實,人可以運用神創造人類的身、心、靈,經驗祂偉大的作為。

讀到舊約會幕的敬拜,發現上帝親自教導以色列百姓如何建立會幕、如何獻祭,以及如何敬拜祂。從眾多經文中歸類出「五感」原則,五感指的是人的感官包括:眼(視覺)、耳(聽覺)、鼻(嗅覺)、舌(味覺)、身體(觸覺)。

在視覺上,會幕中陳列了約櫃與其他陳設器具,這些都是神所吩咐制訂,每樣都充滿著美麗的色彩。聽覺上,祭司吹號角帶領隊伍前進的聲響。觸覺上,獻祭者用手按著祭物,祈求神通過祭物洗淨自己的罪。味覺上,獻祭後的部分祭物提供祭司食用。嗅覺上,燒香與祭物焚燒後產生香煙繚繞的氛圍。

我認為許多教會常忽略舊約中,神引導以色列人的敬拜方式,以致讓教會在軟硬體、禮拜的敬拜中、平日的靈修生活上缺乏經歷神的驚奇感。我深思既然人有五官、情緒等體驗,可以幫助我們更敬畏上帝,也與上帝更親密。為何我們會忽略這麼重要的原則?

▓五種感官的影響力

某次閱讀《收買感官,信仰品牌》(Brand Sense)一書,作者馬汀‧林斯壯(Martin Lindstrom)是當代世界著名的商業行銷學專家。作者與研究單位合作,首創感官能力與品牌經營的比較研究,訪問上千研究對象,調查13個國家,通過數據調查,了解五種感官在建立有效品牌上所扮演的角色及影響力。書中特別提到宗教信仰利用五種感官在情感上的聯想,產生很大的效果,例如:燭光閃爍、香煙繚繞、聖歌隊吟唱聖歌、神職人員精緻華麗的服飾、特殊節日的食物,都能營造出宗教氣氛。作者以宗教信仰的五種感官來建構其理論,這是很特別值得我們省思的部分。書中舉出幾個例子:

品牌的嗅覺:令人心滿意足的「新車氣味」,事實上是汽車廠研發的「新車芳香劑」。品牌的聽覺:家樂氏玉米片獨特的嘎吱聲與口感,是音響實驗室開發出來的「獨門配方」。品牌的視覺:星巴克的感官獨特性不在咖啡香與口感,而是內部裝潢設計,以及綠色與白色的商標。品牌的觸覺:可口可樂的曲線瓶,即使蒙上眼睛或砸個粉碎,仍然可以清楚辨識!品牌的味覺:迪士尼樂園的爆米花攤,在生意清淡時,會打開「人工爆米花香味」,不久顧客便自動聞香而來。

書中研究人們運用五感體驗的順序:視覺、嗅覺、聽覺、觸覺、味覺。作者說通常我們認為視覺是最強的,83%的人重視視覺,但這可能是因為沒有其他選擇,其實以品牌行銷的專家研究指出,嗅覺是最有說服力的。此外,在視覺訊息加入合適的聽覺訊息後,比僅單純視覺訊號有效12倍,但若是加入不合適的聽覺訊號,則效果降為僅單純視覺訊號的1/7倍。

作者認為,綜合完整的感官就會產生骨牌效應。印象會儲存於腦海中,一旦觸動一種感官,就會引發下一個、接著又是下一個,整個記憶與情感會展開來。所以感官不是只運用其中幾項,運用所有的感官是我們終極的目標。

▓五感建構教會敬拜

當我發現這項特別的商業研究報告,以及閱讀舊約會幕中的五感敬拜學後,我恍然大悟地發現,原來運用五種感官,可以帶給人大大地經歷神的奇妙作為。因此,我在十幾年的牧會實務工作中,運用此原則帶出不錯的果效。

以下分享幾項實務的經驗,提供參考:

視覺:敬拜時的燈光控制、投影機字幕的妥善運用、教會的花草種植、節期性布置等,提供參與者在視覺上美好的感受。
嗅覺:教會硬體的人性化設計、廁所的清潔性與空氣流通、芳香劑的適當擺設、教會的敬拜所帶出的屬靈氣氛等,讓人體會到溫馨的氛圍。
聽覺:禮拜堂的音響果效、詩歌的歌曲選用、散會前後音樂的播放等,讓人內心產生共鳴。
味覺:聖餐儀式的更新、定期的愛餐、禮拜後豐富點心的交誼和咖啡的品嘗,會讓人的肉體飽足而流連忘返。
觸覺:講道時筆記作業空格的填寫、禮拜中弟兄姊妹的請安握手、牧師長執散會後的道別握手、為需要者的按手禱告等,讓人感受到極大的溫暖。

當我以五種感官建構教會與敬拜時,我常聽到第一次踏入教會的弟兄姊妹驚訝地說出「教會真美、好溫馨」,自己教會的弟兄姊妹也以身為教會的一份子與有榮焉。雖然五種感官很重要,但我們的頭腦和肉體的感官,不能完全接受到神給我們的全部啟示。啟示必須通過內住的聖靈運作,直覺式地放到我們的心裡。

▓第六感與第七感提升靈性

一個正常的全人包含身、心、靈三部分,缺一不可。外在的五種感官僅是帶我們初體驗上帝的創造,人們仍需要提升進入第六感「心感」(心智的感動)與第七感「靈感」(聖靈的內住與感動)的連結,提升靈性的視野。

哥林多前書2:9~10就描述人在外在感官上的有限性,需要聖靈在心靈上的提醒:「如經上所記: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只有神藉著聖靈向我們顯明了,因為聖靈參透萬事,就是神深奧的事也參透了。」

我常教導教會的弟兄姊妹,運用「七種感官」閱讀經文與感受每天所接觸到的一切。如此會發現聖經每個字句與場景,雖然有歷史與文化的隔閡,但神的話語卻可以劃破空間與時間的限制,讓我們身歷其境。

以耶利米受神呼召的例子來做靈修範例,會運用到幾種感覺。(自行閱讀耶利米書1:1~19)

視覺:我看到兩個異象(第11~12節,看到一根杏樹枝,第13~14節看見一個燒開的鍋,從北而傾)。
視覺、聽覺:我聽到神對我說話、提醒我清楚祂的啟示(第10、11、13、18節,四次強調看與聽)。
觸覺:我感受到神以按手觸摸性的傳話(第9節,於是耶和華伸手按我的口,對我說:我已將當說的話傳給你)。
嗅覺:經文讓自己感受到即將滅亡的不安氣氛。
味覺:燒開的鍋,帶著高溫度會燙傷的熱水,可能會讓自己的味覺受傷。
心覺:對於兩個異象的挑戰,我如何採取行動?盼望還是沮喪?
靈覺:聖靈提醒自己,面對此情境後,我還能拒絕神的呼召嗎?

除了讀經外,可以通過平日的各項生活體驗,以七感察覺神創造的美妙。以大自然旅遊為例:

視覺:看到天空雲彩的變化、花朵的艷麗,看到神偉大的設計。
聽覺:聽到水聲、鳥與昆蟲的叫聲、樹葉飄動的風聲,聆聽神微小的聲音。
觸覺:觸摸石頭、樹葉等物,感受不同的溫度與質感。
嗅覺:聞到各式的花香、清新的空氣,享受太陽之下的溫暖氣息。
味覺:享受自助的野餐食物,從食物中體會農夫的辛勞與神的恩典。
心覺:對於如此美好的環境,願意成為一個愛護大自然的守護者。
靈覺:體驗聖靈的參與,帶領我們更認識上帝創造的奇妙。

好好地運用七種感官,深信每天必能從讀經、靈修與接觸各項事物中看見神的作為,也看到自己從神而來的美麗形像。

文章來源:<女宣雜誌>第416期

圖片來源:Bruce 攝


資料提供單位:婦女事工委員會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3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2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1
 
   姐妹開步走
 
教會不斷改革,性別走向平權
彼此相愛的家規
上帝的恩典代代無盡
 
   原知原味
 
帶著學生下田去
正名、文面與我
恢復族名的意義
 
   教會人物誌
 
論李登輝總統的兩條路線
致力婦女教育的林安姑娘
追念普世神學家孔漢思的些許往事
 
   青年青不輕
 
珍惜上帝的殿
番薯簽詩,抒發農民生活之重
台灣國民文學,在土地、在農村
 
   鮮知啟示
 
祂接納你,在於祂的憐憫
青年信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從上帝豐盛賜予,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
 
   信仰與生活
 
用生命影響生命
差異,碰撞出璀璨火花
珍惜樸實的健康與自由
 
 
 教會歷史
 
宗教改革的繪畫藝術
數百年教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個青年對自己和群體的思考路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