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鄉土關懷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2951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人權宣言40週年
<人權宣言>回顧:專訪王南傑牧師
作者 / 採訪/Yvette Chen

1977年,也就是台灣解嚴的10年前、高雄美麗島事件的2年前,有一群人秉著基督信仰,向政府、全台灣人民和國際社會,大聲疾呼對台灣未來的深切期許:「使台灣成為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在戒嚴時代壓抑、肅殺的氣氛下,那是台灣第一次有團體公開發出獨立的呼聲,勇敢衝撞了當時最敏感的政治議題,而這個呼聲,不是來自政治界或學界,而是來自於我們的教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那一年,長老教會發表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人權宣言〉,內容主張「台灣的將來應由台灣一千七百萬住民決定;並且為了達成台灣人民獨立及自由的願望,長老教會並促請政府面對現實,使台灣成為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

背景──3次聲明與宣言

現年83歲的王南傑牧師,是當年〈人權宣言〉的重要起草人之一。談起40年前寫下〈人權宣言〉的原因與背景,他表示,1970年代台灣面臨很大危機,當時經濟逐漸繁榮、生活水準提高,但人民心中都深深掛慮:台灣到底會走到哪裡去?將來的希望在哪裡?教會自覺到必須根本解決這樣的問題,如果不能脫出二等國民的身分,就會永遠成為被統治的對象,因此,為了表達台灣人最深切的願望,長老教會發表了3次重要的聲明與宣言。

1971年10月,聯合國大會通過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在聯合國裡「中國」的席位,台灣退出聯合國。同年12月29日,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北京前,教會首度發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國是的聲明與建議〉,向國際聲明:「反對任何國家罔顧台灣地區一千五百萬人民的人權與意志、只顧私利而作出任何違反人權的決定。人權既是上帝所給予,人民自有權利決定他們的命運。」也向政府呼籲應革新內政、進行中央民代全面改選。

自1970年國民黨政權逼迫長老教會退出普世教協(WCC)後,當局與教會間的關係日趨緊張,而〈國是聲明〉發表後,對教會的壓迫又更惡化。1975年1月,警備總部甚至率警察衝進聖經公會,沒收了2200本台語羅馬字聖經,後來在教會持續抗議和國際壓力下,當局才歸還600本聖經,但其餘1600本從此失蹤。

但是,王南傑指出,當時長老教會並不畏懼政府的壓力,同年(1975年)年底,美國總統福特訪問中國之前,長老教會再度發表〈我們的呼籲〉,強調人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政府應該准許教會自由參加WCC等國際性教會組織,政府和教會應互信互賴,促進人民的和諧團結,並提出對教會自身的反省和期許,期盼教會能本著誠實公義的精神,作社會的良心。

▓〈人權宣言〉的發表

2007年8月12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高雄愛河畔發起〈人權宣言〉30週年紀念大遊行,由牧者帶頭率領5萬名信徒走上街頭,向人民宣揚人權價值。(本報資料照片,攝影/羅興階、陳韋鑑)

到了1977年,美國正醞釀與中國建交,台灣處境更加艱難之時,教會在8月16日,美國國務卿范錫訪問中國前,發表了第3份宣言〈人權宣言〉。重點包括:

一、確認耶穌基督是人類的主,人權與鄉土是上帝所賜;

二、美國卡特總統以人權為外交原則,在中美關係正常化時,應堅持「保全台灣人民的安全與自由」,台灣的未來應由1700萬住民決定;

三、促請政府面對現實,採取有效措施,使台灣成為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

主張台灣獨立在今日十分平常,但在40年前白色恐怖的時代,卻是最碰不得的政治禁忌。王南傑舉一個例子說明

當時那種人人戒慎恐懼的氛圍:「有個會友說,每次他唱到什一增長詩歌中的一句,就會害怕得手腳發抖。我問他是哪一句?他說,就是『基督福音救台灣』那一句。可見,那是一個連說出『愛台灣』都會覺得害怕的年代!」

〈人權宣言〉發表之後,長老教會立刻引來當局的各種干預、報章雜誌的全面撻伐。政府先是意圖鼓動教會在北部大會年會中提案否決〈人權宣言〉,但該否決案以13票對65票未能通過。隔年1978年3月28日,第25屆總會年會在台南神學院召開時,政府更用盡各種方式想阻撓總會通過〈人權宣言〉,並阻撓高俊明牧師連任總幹事。

王南傑說,召開總會幾天前,國民黨就召集所有原住民牧師,帶他們去旅遊、參觀十大建設,再整車載來總會年會現場。當天,特務包圍了會場,但是在會議中,所有人都非常團結。

當時議場裡有位原住民省議員說:「〈人權宣言〉妨害山地教會甚大,應該否決。」但一位中布原住民牧師立刻發言反駁:「剛才的發言者並不是總會議員,也不代表原住民教會的看法。原住民教會向來在困境中傳道,在迫害中建設教會,我們已很習慣。」然後他用日語說:「我們願意捨命來保守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王南傑也談到,開會時國民黨官員進來就要求撤回〈人權宣言〉、刪掉裡面的台獨內容,但牧長們悍然拒絕,僵持到深夜。

有個官員突然站起來,揮著拳頭說:「那我們要抓人了!」在場牧長大聲用台語反嗆:「抓鬼啦!抓人?」看見牧者們堅決的氣勢,官員只好悻悻離開。

最後投票結果,高俊明以255票對49票連任總幹事,〈人權宣言〉則以235票對49票通過。

▓〈人權宣言〉的影響

回憶寫下〈人權宣言〉的過程,王南傑說,當時大家憑著信仰和理念,即使知道會付上非常大的代價,甚至總幹事高俊明還帶著覺悟寫下遺書,卻沒有一個人驚惶,

大家同心協力地發表了宣言。如今回想起來,應該做的都做了,當跑的路已經跑盡了,沒有任何的後悔。

王南傑也表示,雖然政府不斷打壓和攻擊抹黑,但〈人權宣言〉說出了人民的心聲,發表後得到很多支持和喝采,在全世界的台灣人中引發很大的震憾,尤其是海外的台灣人,這篇宣言使他們重新評價基督信仰,對長老教會另眼相看。此外,世界各地的友好教會、海外的牧長也都表達支持,甚至梵蒂岡天主教教廷也來信表示關心。

「〈人權宣言〉對現在的長老教會影響還是很強烈!」王南傑說,他同樣參與撰寫1985年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便是將前述3個宣言理念放在裡面,〈人權宣言〉就像長老教會為自身及外界對長老教會的看法定了調。

今年是〈人權宣言〉發表的40週年,談起過了40年,想對現在的年輕人和教會說什麼?王南傑說:「始終不改變、要繼續堅持奮鬥的,就是台灣必須要做一個獨立的國家。」

他強調,年輕人一定要有台灣的國家觀念,這非常重要,然後就是要能夠為了理想,完全奉獻出去、完全投入自己,像耶穌的奉獻精神,而這也是他們當年在強大政治壓力下,仍能勇敢衝撞政治禁忌的原因,是因為耶穌的愛,是因為信仰和理念,是因為長老教會一貫對這塊土地的使命。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415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3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2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1
 
   姐妹開步走
 
教會不斷改革,性別走向平權
彼此相愛的家規
上帝的恩典代代無盡
 
   原知原味
 
帶著學生下田去
正名、文面與我
恢復族名的意義
 
   教會人物誌
 
論李登輝總統的兩條路線
致力婦女教育的林安姑娘
追念普世神學家孔漢思的些許往事
 
   青年青不輕
 
珍惜上帝的殿
番薯簽詩,抒發農民生活之重
台灣國民文學,在土地、在農村
 
   鮮知啟示
 
祂接納你,在於祂的憐憫
青年信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從上帝豐盛賜予,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
 
   信仰與生活
 
用生命影響生命
差異,碰撞出璀璨火花
珍惜樸實的健康與自由
 
 
 教會歷史
 
宗教改革的繪畫藝術
數百年教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個青年對自己和群體的思考路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