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鮮知啟示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280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樂揚真理】歌頌救贖
榮耀歸主名
作者 / 李粕

■古韻仍新若陳釀,悠悠響起溢滿懷

如若我們細細品味詩歌的內涵與韻味,便可發現有些詩歌不僅朗朗上口,也深度關注神學議題。此關注非僅是引用、摘錄聖經經文,而是深刻的神學思考,前者使人熟悉一段聖經,後者使人省思所信為何。美國長老教會牧師以利沙‧霍夫曼(Elisha A. Hoffman,1839~1929年)於1878年所作的詩歌〈榮耀歸主名〉(Glory to His Name)即屬此類。結合美國牧師約翰‧哈特‧斯托克頓(John Hart Stockton,1813~1877年)所譜的輕快旋律,傳遞深邃、扼要、滿有盼望的福音信息。

雖然我們和作詞、作曲者身處不同的時空,但同在基督裡,可以體會霍夫曼身為一個牧師,對福音傳揚的重視。這份心意,我們在他的另一首詩歌〈你豈有就近主使祂洗清潔〉(Are You Washed in the Blood?)也可察覺。霍夫曼未受過正規音樂訓練,只因自小接觸基督教詩歌而嫻熟詩歌內涵,一生卻作過2000首以上的詩歌,編輯過50本以上的詩歌集,他認為:「一首聖詩是以虔誠的心構思的抒情詩,旨在歌頌,並表達崇拜者對上帝的態度,或上帝對人的心意。」(According to Hoffman, a hymn is “a lyric poem, reverently and devotionally conceived, which is designed to be sung and which expresses the worshipper’s attitude toward God or God’s purposes in human life.)〈榮耀歸主名〉飽含他這樣的追求。

■耶穌在十架捨命

這首詩歌將榮耀歸於萬軍之主,主軸不是開天闢地的起初創造,也不是昭顯公義聖潔的終末審判,而是那使死在罪中的罪人得蒙赦罪、稱義、活過來的救恩。聚焦在各各他所成就的救贖,直接了當地呼喚我們的心,應當專注在「救主耶穌在十架捨命」。之所以聚焦各各他,正因為那是上帝羔羊被宰殺之地,是設立更美之約的寶血流出之處,上帝的兒子在那裡「流出寶血將我罪洗淨」,替我們成了「受咒詛的」(加拉太書3章13節,新譯本)。

使徒言明,流出的寶血是我們行在光明中的泉源:「我們若行在光中,像祂在光中一樣,就彼此相通,祂兒子耶穌的血也潔淨我們脫離一切罪。」(約翰一書1章7節)相較於舊約祭牲的血,基督藉著永遠的靈,把毫無瑕疵的自己獻給神,祂的血更能潔淨我們的良心脫離致死的行為,使我們可以事奉永活的神(希伯來書9章14節)。

■寶血償我罪債

〈榮耀歸主名〉毫不避諱地提及「罪」這個令人感到冒犯的觀念,這正是始自創世記、貫穿人類歷史、導致天地隔絕的根本問題,也是基督福音要解決的問題:罪債如何償還?「若不流血,罪債還不清」,意思即希伯來書9章22節所說:「如果沒有流血,就沒有赦免。」然而,直至今日,我們仍不時想自己解決問題,以為憑著好行為可以稱義,「企圖建立自己的義,就不服神的義了。」(羅馬書10章3節)

那麼,救恩究竟是上帝恩典獨力完成,還是人也貢獻些許力量?自奧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354~430年)和柏拉糾(Pelagius,360~420年)以降,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爭論。我們本著聖經啟示的真理、靠著聖靈的光照深思,可以知道我們能償付的,只是以死亡為工價(羅馬書6章23節)。若檢視我們沾滿汙穢罪愆的雙手,再仰望永生的恩典,實無法同意柏拉糾的看法,認為人在救恩一事上有任何和上帝合作的可能。我們本著聖經曉得,救恩對領受者而言是白白得來的。但對於設立者而言,卻是付上了極大、極重、極美的代價──完美無瑕的神羔羊,我們若想增添什麼,都是暗示祂所付的代價有所不足、有所瑕疵。

因為罪人無有可為、無有可誇,對於主成就的救贖大工,我們唯獨能夠誇口、稱頌的是按祂旨意成就萬事、成全這一切的救主,將榮耀、感謝歸給祂,「榮耀歸主名」!

■罪中喜得自由

為了這過於人心所能想像的奇異恩典、榮耀福音,〈榮耀歸主名〉以輕快有力的韻律,表達了罪人對恩典的詫異驚喜:「我真稀奇從罪中得救,主在十架竟將我收留,我真快樂主使我自由。」

當真理的光照在黑暗中,律法使我們知道何為罪之後(羅馬書3章20節),我們便不敢誇稱自己能憑那些善行,在公義、聖潔的主面前站立得住。基督的福音卻使我們從罪惡中得救,正如祂的名字要成全的工作:「要把自己的子民從罪惡中拯救出來。」(馬太福音1章21節)藉著十架成就的工作,神接納我們,使我們這些本與應許、恩約無分的人,得以進入聖徒的國度、神的家(以弗所書2章11~19節),這讓我們歡呼唯獨恩典,高歌「榮耀歸主名」!

■脫離罪惡權勢

聖經啟示的全備福音,不只停留在從罪中得救,更進一步指出「我今靠主脫離罪權勢」。

我們因著重生而厭棄罪惡,雖在此生仍常與罪惡角力,卻可以歡然享受在基督裡所得的自由。這自由不是叫我們放縱,而是「不再作罪的奴僕」(羅馬書6章6節),因信深知主已滿足一切律法的要求,因信深知主將必按著祂應許的成就一切(羅馬書8章21~25節),因而歡喜等候、盼望。

「有主時常住在我心內」更讓我們驚嘆,我們是誰?不過是微小如塵、至暫如草,至高的萬王之王為何紆尊降貴住在我們裡面?然而聖經見證,以馬內利不只是兩千年前的道成肉身、住在人中間,更是與主的門徒同在,直到世界末了(馬太福音28章20節),這是何等奇事!於是可知,我們雖有軟弱、疑惑,甚至也遭遇主所允許的患難,卻始終不致與上帝的愛隔絕,更有一位代禱者時刻替我們禱告、祈求,「那些靠著祂進到神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因為祂長遠活著,為他們代求。」(希伯來書7章25節)我們雖尚未完全、成熟,卻不時經歷從主來的穩妥保守,絕不致被遺棄。

如此奇妙的工作、至大的恩典,使我們這不配的人從罪惡中得救、蒙上帝接納為兒女,非因我們所作所為,乃因主顯明慈愛,按著祂不更改的旨意所為。這叫我們與詩人一同呼喊:「不要把榮耀歸給我們,不要歸給我們;要因祢的慈愛和信實把榮耀歸在祢的名下。」(詩篇115篇1節)這正是〈榮耀歸主名〉的主旋律。

附錄歌詞:

救主耶穌在十架捨命,流出寶血將我罪洗淨,若不流血罪債還不清,榮耀歸主名。(副歌)
我真稀奇從罪中得救,主在十架竟將我收留,我真快樂主使我自由,榮耀歸主名。(副歌)
我今靠主脫離罪權勢,有主時常住在我心內,如此蒙恩我實在不配,榮耀歸主名。(副歌)

副歌:榮耀歸主名,榮耀歸主名,救主寶血將我罪洗淨,榮耀歸主名。

●資料來源: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lisha_Hoffman
https://hymnary.org/person/Stockton_Joh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lory_To_His_Name
http://www.hymncompanions.org/abouthymn/index.php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546期

圖片提供:Jeremy 攝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3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2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1
 
   姐妹開步走
 
教會不斷改革,性別走向平權
彼此相愛的家規
上帝的恩典代代無盡
 
   原知原味
 
帶著學生下田去
正名、文面與我
恢復族名的意義
 
   教會人物誌
 
論李登輝總統的兩條路線
致力婦女教育的林安姑娘
追念普世神學家孔漢思的些許往事
 
   青年青不輕
 
珍惜上帝的殿
番薯簽詩,抒發農民生活之重
台灣國民文學,在土地、在農村
 
   鮮知啟示
 
祂接納你,在於祂的憐憫
青年信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從上帝豐盛賜予,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
 
   信仰與生活
 
用生命影響生命
差異,碰撞出璀璨火花
珍惜樸實的健康與自由
 
 
 教會歷史
 
宗教改革的繪畫藝術
數百年教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個青年對自己和群體的思考路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