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教會人物誌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4524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北部女宣道會的推手——安義理姑娘
作者 / 陳美玲

當馬偕牧師將基督福音帶到台灣北部屆滿五十年之際,北部教會的婦女領袖們在安義理姑娘的推動之下,於1922年11月在台北中山北路上的姑娘樓聚會,正式成立女宣道會。

■成為主的器皿

安義理姑娘(Ms. Lily Adair)在1873年春天出生於加拿大的魁北克省。差不多15歲的時候,她的能力已經達到了最頂尖的學府麥基爾大學的入學標準,卻因為年紀太輕而無法得到入學許可。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安姑娘非常的優秀聰慧。

在獻身海外宣教事工之前,安姑娘擔任過教師,她把自己的教育才能投注在幾所位於魁北克偏遠地區的公立學校,培育這些地區的年輕學子。在教會中,她曾經擔任多倫多庫克長老教會的執事,是一位熱心的基督徒。因為懷著海外宣教的心志,她進入宣教學校接受訓練之後,由加拿大長老教會差派,在母會弟兄姊妹的祝福中,於1911年加入台灣北部的宣教團隊。

到達台灣之後,安姑娘先在淡水接受語言訓練,學習台語。當時,在北部的女宣教師團隊除了她之外,還有金仁理、高哈拿和黎媽美,以及幾位宣教師娘,同心合意興旺福音。她主要負責婦女的宣教事工,指導北部地區宣道婦的工作。經過差不多十年之後,安姑娘發起本地的婦女,籌組女宣道會。

■成立女宣道會

北部女宣道會的成立,為了「鼓勵基督徒婦女協助教會傳佈福音,服務教會、社會」。這是台灣的教會婦女的重要里程碑,婦女挺身而起,有組織有計畫地承擔本地的宣教工作。北部女宣道會設置有委員會,統籌各項會務,每年召開年會,進行會員的交誼,並提出事工和財務報告。在成立之初,便匯集各教會婦女所奉獻的金錢,聘請宣道婦在北部各地宣揚基督的福音。這些宣道婦大多是婦學堂的畢業生,即便所領的薪水微薄,她們仍然在山區或平地工作,教導婦女羅馬字,幫助她們能夠閱讀聖經,明白耶穌的救贖;有時,她們協助教會做探訪的工作;另外,也有人員專責在馬偕醫院負責探訪和慰問病人。這一切工作,都是要將福音介紹給還不認識耶穌基督的人,帶領人認識信仰,脫離罪的轄制,信服真道。

有時候,安姑娘和宣道婦結伴,一起到地方教會巡迴訪視。有些地方路程遙遠,交通遠不如今天這麼方便,她們仍然不辭辛勞地前往。有一次,她和一位宣道婦搭了4小時的火車之後,再換乘看起來不太安全的簡易手推台車,一路輾轉,前往海邊的村落工作。整整兩週的時間,小教堂的講台就是安姑娘晚上架起折疊床過夜的處所,但是她絲毫不以為苦,因為這個空間還是教會好意為她的到訪,特別保留的專屬床位。白天,她們在村子裡探訪婦女,介紹福音,也順便為淡水的女學校和婦學堂做宣傳,招募學生。

到了1927年,安姑娘和幾位北部的宣教師轉換到南部服事,彰化地區成為她的新禾場。在這裡,她一如在北部那樣,指導宣道婦的工作,在蘭醫館探視病患,與人談論基督信仰的美好和得救的真道。雖然常常遇到委婉的拒絕,她還是忠心做主所託付的工作。

■退休心繫台灣

由於戰爭時期的張力導致日本政府對於歐美宣教師的猜忌和限制,到了1940年時,外國宣教師在日本政府的要求之下,陸續離開台灣,安姑娘也揮別了這片她服事了三十年的土地。回到加拿大之後,年邁的安姑娘於1941年8月在溫哥華正式退休。

在加拿大時,安姑娘猶如信仰的母親般捎來一封信函,殷殷地叮嚀台灣信徒要日日追求屬靈生命的進步。在信裡,她說明當年自己來到台灣,為的是要傳揚自己親身體驗過的得救之道。在這裡,她親眼看見上帝的愛和救贖臨到台灣人的身上。對於台灣的基督徒,安姑娘為著將近三十年裡所享受的主內情誼獻上感謝。同時,這位屬靈的母親引用了約翰福音十七章17-18節,勉勵眾信徒要繼續忠心為主做工。最後,她再次提醒大家要記得每日閱讀聖經,唯有如此才能蒙主指引;在生活中要順服主的旨意,學習耶穌順服的榜樣;要在祈禱中獻上感謝;並且要與主連結,藉著信心,讓基督住在我們心裡(以弗所書三章14-21節)。信中一字一句都是懇切的叮嚀,是她對我們的信仰先人的期盼。經過多年之後,這封信上的話語依然向今日的台灣基督徒發出邀請,要將信仰的根基建立在耶穌基督身上。

安姑娘在服事主的過程中,親自體驗到順服主才能走上充滿喜樂的信仰道路。她用一生來學習順服上帝的安排,甘心為主做工的實際寫照。她說自己心中最深切的盼望,就是成為上帝的器皿,將榮耀歸給上帝,而她也用自己的人生,實踐了自己心中的期盼。

●賴高安肆主編。《女宣道會簡史》。台南市: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女宣道處,1965。

●安義理。《安姑娘的批》,《台灣教會報》No. 668(1940.11):15-16。

●Adair, Lily. “An Interesting Country Trip.” The Presbyterian Record. Vol. XLV (1920.8):245.

文章來源:女宣雜誌第425期
圖片來源:台灣數位文化中心,https://digitalculture.tw/aggregation/11436,2020.10.20摘錄。
照片提供:《台中市珍貴古老照片專輯第三集》


資料提供單位:婦女事工委員會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3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2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1
 
   姐妹開步走
 
教會不斷改革,性別走向平權
彼此相愛的家規
上帝的恩典代代無盡
 
   原知原味
 
帶著學生下田去
正名、文面與我
恢復族名的意義
 
   教會人物誌
 
論李登輝總統的兩條路線
致力婦女教育的林安姑娘
追念普世神學家孔漢思的些許往事
 
   青年青不輕
 
珍惜上帝的殿
番薯簽詩,抒發農民生活之重
台灣國民文學,在土地、在農村
 
   鮮知啟示
 
祂接納你,在於祂的憐憫
青年信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從上帝豐盛賜予,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
 
   信仰與生活
 
用生命影響生命
差異,碰撞出璀璨火花
珍惜樸實的健康與自由
 
 
 教會歷史
 
宗教改革的繪畫藝術
數百年教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個青年對自己和群體的思考路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