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青年青不輕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424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做耶穌的好學生
作者 / 陳小小

經文:馬太福音26章6-13節;馬可福音14章1-11節;約翰福音12章1-8節

每個基督徒或多或少都傳過福音。耶穌教導:「我實在告訴你們,普天之下,無論在甚麼地方傳這福音,都要述說這女人所做的,來記念她。」(馬可福音14:9)可是你我在傳福音的時候,心中可曾想起她的故事?

這女人所做的事,重要到三卷福音書—馬太、馬可、約翰福音都記載。馬太福音26:13亦記下耶穌的吩咐:「我實在告訴你們,普天之下,無論在甚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行的,作個紀念。」然而,多數基督徒傳福音的時候,不僅沒想起這個女人,甚至這個女人的故事內容究竟是甚麼,也不太清楚。領受福音使命的你我,實在有必要知道這女人是誰?她做了甚麼重要的事,值得歷世歷代的基督徒紀念她。

故事發生在逾越節前六日。耶穌來到耶路撒冷附近三公里不遠處,橄欖山上的伯大尼村莊。他不久前,才在此地行了一次空前創舉—死人復活的神蹟,使死了四天的拉撒路復活。耶穌到達伯大尼太遲了,亡者拉撒路已經照著喪葬程序處理:清潔屍身、用布包裹、放入墓穴。拉撒路的遺族—姊姊馬大和馬利亞被親友安慰。猶太人認為人死四天後身體開始腐壞,靈魂就離開,絕對不可能再活過來。然而耶穌能使死透了、腐爛的人復活。證明了祂是生命與復活的掌管者!卻也因這個神蹟,造成宗教高層—祭司長和法利賽人聚集公會,定意要殺耶穌。

耶穌即將受難,祂重回伯大尼。長大痲瘋的西門邀請耶穌來他家吃飯,筵席也邀請馬大、馬利亞、拉撒路姊弟三人。拉撒路在席間,馬大伺候著耶穌,馬利亞拿出一斤極貴的真哪噠香膏,澆在耶穌的頭上,又抹耶穌的腳,並用自己頭髮去擦,屋裡滿了膏的香氣。

這瓶香膏相當於工人一年的薪水,換算成現代約40萬台幣。當下幾個男人看在眼裡,心中不爽,脫口而出責備的話,「馬利亞,妳幹嘛怎麼這麼浪費!何必這樣枉費香膏呢?」耶穌這個時候卻力排眾議,大大稱讚馬利亞!耶穌說:「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要向他們行善隨時都可以;只是你們不常有我。她所做的,是盡她所能的;她是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預先澆在我身上。我實在告訴你們,普天之下,無論在甚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做的,以為記念。」

每個文字工作者都有自己慣用的風格,馬可喜歡用三明治法。可稱為簡化的交叉式結構(chiastic structure)法,這是常見的以色列文學技巧。三明治就是兩片吐司夾著肉片。吐司是配角,肉片才是精華。吐司襯托出肉片的美味,使主體更加顯明。

第一片吐司是14:1-2,祭司長和經學教師,要殺害耶穌。第二片吐司是14:10-11,跟隨耶穌三年的門徒猶大,要出賣耶穌。而14:3-9是肉片,伯大尼的馬利亞知道耶穌將要死,香油膏倒在耶穌身上,為耶穌的埋葬先做準備。

男人要殺害耶穌,男人要出賣耶穌,兩者烘托出一個女人對耶穌好。當權的宗教領袖要殺害耶穌,新興的宗教領袖耶穌的學生要出賣耶穌,兩批應該最敬虔、最接近上帝的男人,被權勢利慾沖昏頭,滾滾於政治鬥爭角力,襯出一個單純的女人聽懂了耶穌的話。她知道耶穌將要死,她把最珍貴的香膏獻上,為埋葬先做準備。

在本段之前,馬可已鋪陳相關的脈絡。以下為馬可記述耶穌四次明言自己將死的鋪梗橋段,使其順利連貫到事件本身。這些學生都沒把耶穌老師的話聽下去,彰顯學生的愚蠢!

耶穌第一次提及自己會死(馬可福音8:27-34)

耶穌問學生「別人說我是誰?」學生紛紛表示:「施洗約翰」、「以利亞」、「先知裡的一位」接著他考學生,「那你們說我是誰?」班長彼得說出了漂亮正確的答案:「你是基督(希伯來文為彌賽亞)」耶穌此時闡釋彌賽亞的內涵為何,「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並且被殺,過三天復活。」

耶穌刷新了彌賽亞的畫面,跟傳統的認知差距過大!傳說中的彌賽亞是君王,要來讓以色列復國,推翻一切的外來政權。甚至,以色列將會翻轉,成為萬國之國,統治全世界。彌賽亞則是萬主之主、萬王之王。而正是這個理由,令彼得這些人願意拋下一切跟隨耶穌。他們期盼著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當耶穌坐上君王寶座,就好比當上總統,支持跟隨者可以當上五院院長,享有高官厚祿。可是耶穌卻說彌賽亞受苦並且被殺,這樣一來,說好的富貴榮華在哪裡呢?

彼得認知失調,忍不住將耶穌拉到一邊,叱責罵他!(ἐπιτιμάω並非是「勸」的意思)學生罵老師。耶穌轉過來,看著學生們,當眾責備ἐπιτιμάω回去,對彼得厲聲:「撒但,退我後邊去吧!因為你不體貼 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

耶穌再次對學生們說明:「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學生個個都清楚甚麼是十字架,最可怕殘忍的死亡刑具!行刑前,犯人背著十字架的橫木遊街。到了刑場,犯人雙腕、雙腳釘於木頭上,把十字架豎起來,任他慢慢死去。「彌賽亞要死,我們也要死?這是甚麼道理?」學生們完全不懂。

耶穌第二次提及自己會死(馬可福音9:1-10)

耶穌帶著彼得、雅各、約翰暗暗地上了高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衣服放光,極其潔白。忽然,有以利亞同摩西顯現,和耶穌說話。也有聲音從雲彩裡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你們要聽他。」下山的時候,耶穌囑咐:「人子還沒有從死裡復活,你們不要將所看見的告訴人。」耶穌再次透露彌賽亞會死,但學生們不懂,彼此議論「從死裡復活」究竟是甚麼意思。

耶穌第三次提及自己會死(馬可福音9:31-32)

耶穌經過加利利,教導:「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裡,他們要殺害他;被殺以後,過三天他要復活。」學生們不明白,又不敢問老師。怕像班長彼得那樣被罵到臭頭。

耶穌第四次提及自己會死(馬可福音10:32-41)

耶穌與學生們上耶路撒冷去。老師耶穌最後又叫過十二個門徒來,把自己將要遭遇的事告訴他們:「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人子將要被交給祭司長和文士,他們要定他死罪,交給外邦人。他們要戲弄他,吐唾沫在他臉上,鞭打他,殺害他。過了三天,他要復活。」這一回,耶穌把彌賽亞怎麼受苦、受死的細節,交代得更清楚了。

學生腦子想到的是老師得榮耀的時候到了,咱們就要跟著發達了。雅各、約翰進前對耶穌說:「老師,當你獲得榮耀,讓我們一個坐在你右邊,一個坐在你左邊。」實在悲哀,這兩個學生彌賽亞的考試不及格!其他十個學生情況又如何呢?他們聽見了,並沒有做出糾正:「彌賽亞的榮耀不是這樣啦,是十字架。你們兩位怎麼到現在還不懂?」其他十個學生反而惱怒雅各、約翰怎麼可以先搶行政院長與立法院長的職位。十二門徒,彌賽亞考試通通死當。然而,一個旁聽的女學生,竟然通過彌賽亞考試!伯大尼馬利亞聽懂彌賽亞會死,盡她所能的,把香膏預先澆在耶穌身上。

我們從伯大尼馬利亞身上可以學到兩件事。第一,要仔細聆聽耶穌的話。第二,聽懂之後要有積極的行動。至於,那些男人為何聽不到主的聲音?祭司長、經學教師既有的權勢者,不願放下,耶穌的門徒權利薰心,猶大被金錢迷惑。領受福音使命的基督徒,實在有必要知道權力金錢慾望的可怕。它們會讓我們聽不到耶穌的話,或是聽到了也不懂。但願奔行天路的你我,都能從這女人的故事,放下世俗的纏累,學到如何當耶穌的好學生。

文章出處:信望愛網站

圖片提供:Serene 攝


資料提供單位:信望愛網站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3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2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1
 
   姐妹開步走
 
教會不斷改革,性別走向平權
彼此相愛的家規
上帝的恩典代代無盡
 
   原知原味
 
帶著學生下田去
正名、文面與我
恢復族名的意義
 
   教會人物誌
 
論李登輝總統的兩條路線
致力婦女教育的林安姑娘
追念普世神學家孔漢思的些許往事
 
   青年青不輕
 
珍惜上帝的殿
番薯簽詩,抒發農民生活之重
台灣國民文學,在土地、在農村
 
   鮮知啟示
 
祂接納你,在於祂的憐憫
青年信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從上帝豐盛賜予,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
 
   信仰與生活
 
用生命影響生命
差異,碰撞出璀璨火花
珍惜樸實的健康與自由
 
 
 教會歷史
 
宗教改革的繪畫藝術
數百年教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個青年對自己和群體的思考路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