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原知原味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3007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巫師的媳婦
作者 / 加百列

那年夏天,中國雲南原住民族的村落裡,上帝讓我在一對年輕的基督徒身上,瞥見無畏的勇氣與單純的信心。

幾年前的暑假,我獨自一人前往原住民族的部落教學,認識了主內姊妹小玉(化名)。小玉知道我越洋而來,假日時,總會邀請我到她的家裡吃飯。鎮上一年一度的鬥牛大賽,我也受邀去湊個熱鬧。體驗原住民族的文化,品嚐他們的美食,為我的暑期短宣留下了獨一無二的回憶。如今,只要回想起那年夏天,我的腦海中就滿滿是美食、文化體驗,以及和主內的原住民族同工一起讀經、討論的回憶。而小玉的見證,更是令我一輩子難以忘懷。

■人生遭磨難

小玉的學歷並不高,只有小學畢業。但是,在我的課堂上,她總是仔細地聆聽我解釋課程,認真埋首寫著筆記,而且總是準時交作業。她作答的精準度,絲毫不輸高中畢業的同班同學。毫無疑問,她是我最欣賞的學生之一。

因為父母早逝,為了不讓年邁的祖父母下田耕種,也為了負擔弟弟的學費,身為大姊的小玉國小畢業後,即使學校老師鼓勵她升學,愛念書的她仍毅然決然放棄機會,下田一肩挑起家中粗重的農事。當農作物收成時,沒有交通工具的她,只能在一大早天色未亮時,弱小的身軀背上收成的農作物,徒步啟程前往鎮上的市場──即使沒有下雨,也要三個小時才能抵達。她就這樣犧牲自己,辛苦攢下的每一塊錢,沒花在自己的需用,而是全部用在家計及弟弟身上。

當弟弟完成學業,小玉總算卸下了家計重擔,也進入人生下一個階段,結婚成家。畢竟,原住民族少女到了16歲,若是還未婚,村裡的街坊鄰居肯定會主動關切。最後,小玉嫁給同村一起長大的兒時玩伴阿武(化名)。

小時候,阿武是正義感十足的男孩,長大後的阿武卻成了地方上人見人怕的頭號流氓,賭博、打架、向商家索取保護費等惡劣行徑,他樣樣都來。除此之外,阿武的父親是村裡的巫師,在原住民族的村裡,或是基於害怕,或是基於敬畏,巫師是德高望重、誰都不能得罪的人。他們相信,若是讓巫師看不順眼,他只要一施法,全家大小連牲畜都會得病、家中衰運連連。

小玉告訴我,她就是讓巫師看不順眼的人,因為巫師的長子要娶她。公公看不起她沒爹沒娘、出身貧寒,認為她配不上他的長子。雖然婚姻不被夫家祝福,小玉終究在阿武苦苦追求下,嫁入了巫師之家,她相信只要她和阿武彼此守護,一定可以建立一個屬於自己幸福美滿的家。

然而,這位瘦小的女子卻不知道,艱困的命運正在等候她。婚後,女兒相繼出生,小玉的幸福人生看似就要展開。然而,農閒時,阿武這個頭號流氓仍舊改不了惡習,和狐朋狗黨賭博、喝酒、幹架。賭博輸了錢,回到家裡,喝了酒控制不住脾氣,即使女兒仍在襁褓中,阿武還是對小玉拳打腳踢。

每次當阿武近乎喪失理智的重拳落下,小玉疑惑著,婚前對她頻獻殷勤、苦苦追求的阿武,和眼前這個對她拳打腳踢的男人,真是同一個人嗎?她對人生心灰意冷,甚至曾經想過,這一切遭遇,果真是巫師公公在婚前疾言厲色對她下的咒詛嗎?

曾經,小玉試過拋下一切,數次離家出走,然而才走到山下,想起嗷嗷待哺的女兒,她又轉頭走回山上的家。婚前,對弟弟的愛,讓這位瘦小而勇敢的姊姊甘心樂意放棄學業;如今,她又怎能狠得下心放下年幼的孩子,成為失職的母親呢?

■絕境遇契機

即使小玉一次次回心轉意,阿武依舊我行我素。直到結婚第五年,她一次體內大出血,緊急送到鎮上的醫院。醫院檢查後發現她的子宮長了一顆腫瘤,手術勢在必行。然而,鎮上的醫生沒有一個有把握手術可以成功,手術失敗的話,她可能再也回不了家。

這個意外,彷彿一棒打醒了阿武。在小玉生病住院期間,他往返奔走家中、田裡及醫院,第一次感到慌了。他一直以為,小玉會每天等待他回家,他無法想像自己的世界即將因小玉的離開而瓦解。他甚至發誓,只要小玉好起來,他願意戒賭、戒酒。

上帝在此時有奇妙的安排,就在小玉決定開刀的前夕,一對美國宣教師夫婦來到這家醫院探視和小玉同一間病房的姊妹。當他們知道這個無助的年輕女子即將面對風險極高的手術,便將福音傳給小玉。他們對小玉夫婦說,即使命運充滿苦難與未知,卻有一位掌管人類命運的救主,祂有權能審判人的罪,卻體貼我們的軟弱,為世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

那一天恰巧是復活節,宣教師夫婦告訴阿武與小玉,復活主已經勝過死亡的權勢,投靠復活的主耶穌的人,必定經歷今生與來世的平安。

這是阿武、小玉第一次聽到耶穌基督,基督的福音彷彿一股暖流流入他們的心中。在他們從小接觸的泛靈宗教觀裡,卑微的村民總是活在咒詛中,為討好那不知名的力量,村民得用搖尾乞憐的姿態活在世上。他們的邏輯裡,不會有一位上帝,愛世人愛到一個地步,竟捨棄了自己的獨生子。

憑著單純的信心,在手術的前一天下午,小玉在病床前決志信主了。在她的內心深處,她相信也知道真正的父愛是如何,因為即使親生父親在年幼時就意外早逝,她仍然清晰記得父親對她的愛是毫無條件的。真正的父愛,她體會過。

阿武並沒有在那天下午決志,他因為巫師之子的身分而裹足不前,然而這不表示他不被福音震撼。那天下午,阿武離開病房,徘徊在醫院大廳時,心中閃過一個念頭:「或許,我應該像我的妻子一樣,信靠這位神。」就在這個念頭出現時,阿武突然經歷腹腔一陣劇痛,痛到他無法站立,在大廳的地上打滾,痛苦地呻吟。當時竟沒有人可以幫助阿武,所有醫護人員都不知所措,直到宣教師夫婦趕到大廳為他禱告。禱告後,阿武平靜了下來,再也不痛了,這下子不只是阿武,連前來急救的醫生及圍觀的民眾都感到稀奇。

■信主得重生

手術進行十分順利,小玉回家靜養那段期間,宣教師夫婦為她上初信造就課程,並鼓勵她加入鎮裡的原住民族教會。

信主之後,小玉的想法改變了,過去她總認為自己是受害者,信主後,聖靈提醒她,在夫妻互動、孩子教養上,她也有需要悔改的地方,這樣的提醒,讓她開始改變與丈夫、孩子相處的模式。

目睹妻子病得醫治、性情改變、家庭氣氛改變,阿武知道這些都是上帝的工作。在宣教師夫婦的帶領下,阿武也決志跟隨主耶穌。雖然他的壞習慣沒有一夕之間就改了,但是,每次喝酒、賭博時,他都感到非常不安,過去看來無傷大雅的習慣,如今開始讓他厭惡至極。於是,即使招來狐朋狗黨的訕笑,他仍拒絕了他們的邀約。阿武毫不費力戒掉了酒癮,想到如今聖靈住在他心中,對神聖上帝的渴慕,讓他可以清楚辨識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不該做。

■咒詛變祝福

巫師的兒子與媳婦信了洋教,村裡頭號流氓成了頭號基督徒,這個新聞令村子裡的人議論紛紛,也令巫師臉上面子掛不住。起先,巫師以利益威脅,若是阿武不放棄相信上帝,那麼他等同放棄了家中本來要給長子的雙份土地及財產,如果阿武再不回頭,他名下的財產會全數轉讓給次子。

後來,某一個夜晚莫名狂風大作,小玉夫妻雖然不無恐懼,但以迫切的禱告安然度過,說也奇怪,巫師此後未再向他們提出改教的要求。

過不久,經由牧師介紹,小玉加入了原住民族聖經翻譯的服事,我因此有機會認識她。她也介紹阿武讓我認識,因為阿武不識字,而我只會說華話,交談需要透過小玉當翻譯。第一次見到阿武時,若不是小玉已告訴我他們得救的見證,我實在無法相信眼前這位靦腆、皮膚黝黑、臉上線條柔和的農村青年,曾經是人見人躲的頭號流氓,我更不會相信,這位昔日的頭號流氓,每當聽到妻子因為聖經翻譯任務艱巨而抱怨,他會哭著請妻子一定要堅持這極有意義的服事。天候不佳時,阿武會親自騎車,將小玉從山上的家載到鎮上的辦公室。阿武知道,原住民族有聲聖經的翻譯,是他的族人聽聞福音的機會,也是不識字的他一輩子都無法為族人做的。

* * * * *

「這道理就是歷世歷代所隱藏的奧祕;但如今向祂的聖徒顯明了。神願意叫他們知道,這奧祕在外邦人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就是基督在你們心裡成了有榮耀的盼望。」(歌羅西書1章26~27節)在這個村子裡,首先明白歌羅西書所說奧祕的兩人,從原本被巫師咒詛的家庭,活出村民無法明白的盼望與榮耀。相較於被收回的土地,阿武一家更歡喜的是他們在光明中得到的基業。

我不知道第二個基督徒家庭何時會出現在這個村子,但是阿武的見證已經告訴村民,在這村裡,掌權的不是呼風喚雨的巫師,而是救人脫離黑暗權勢、將人遷到祂愛子國度的獨一真神。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455期

圖片來源:Yahoo!電影 https://movies.yahoo.com.tw/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3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2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1
 
   姐妹開步走
 
教會不斷改革,性別走向平權
彼此相愛的家規
上帝的恩典代代無盡
 
   原知原味
 
帶著學生下田去
正名、文面與我
恢復族名的意義
 
   教會人物誌
 
論李登輝總統的兩條路線
致力婦女教育的林安姑娘
追念普世神學家孔漢思的些許往事
 
   青年青不輕
 
珍惜上帝的殿
番薯簽詩,抒發農民生活之重
台灣國民文學,在土地、在農村
 
   鮮知啟示
 
祂接納你,在於祂的憐憫
青年信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從上帝豐盛賜予,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
 
   信仰與生活
 
用生命影響生命
差異,碰撞出璀璨火花
珍惜樸實的健康與自由
 
 
 教會歷史
 
宗教改革的繪畫藝術
數百年教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個青年對自己和群體的思考路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