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原知原味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2167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在聖靈裡行動,蒙召作轉化的門徒
作者 / Vavauni
來自各地的青年於坦尚尼亞在地教會旁的土地合影記念,並期盼種樹計畫能改善在地生存環境及避免天災的影響。

2018年世界宣教與福音大會(CWME)在東非坦尚尼亞的阿魯沙市(Arusha)舉辦,由普世教會協會(WCC)主辦,並由坦尚尼亞新教路德教會(ELCT)協辦,主題是「在聖靈裡行動,蒙召作轉化的門徒」(Moving in the Spirit: Called to Transforming Discipleship)。

我代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出席這次會議。超過1000名來自新教、東正教、羅馬天主教、福音派、五旬節教派和非洲教會的參與者聚集在阿魯沙。會議從禮拜、工作坊、演說、文化之夜等活動,都展現了融入在地非洲的節奏、音樂和藝術精神。由於正逢WCC成立70週年之際,與會者也共同見證普世教會的合作,並致力於宣教的使命。

第一天適逢國際婦女節(3月8日),許多普世女性領袖受邀在會議中致詞和分享。其中來自肯亞的教會婦女領袖──阿布蓊(Agnes Abuom)博士,她是WCC史上第一位非洲議長。她致詞說:「當世界因許多無法和睦的關係而分裂,普世教會正努力追求教會的合一,以及人類歷史上的合一。因此,在今天歡慶的日子中,我們仍然要帶著省思的精神參與這次大會。」

另一位受邀致詞的女性領袖,是去年當選為普世改革宗教會聯盟(WCRC)主席該撒布(Najla Kassab),她說:「雖然今天是國際婦女節,仍有許多婦女同胞在壓迫中受苦。若是我們要成為門徒,意味著我們必須要跨出舒適圈,進到非舒適圈。」

這次參加CWME的1042位與會者中,婦女來了419位,男女比例接近。WCC身為重要的普世教會機構,在女性參與教會會議上,給予許多夥伴教會一個遠景和方向,這對持續推動性別公義的PCT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

■有時候去教堂,牧師無法傳達希望的信息──Isis KangudieMana

CWME第二天的亮點莫過於小組討論會(panel discussion),會後邀請圓桌的與會者彼此討論,由來自中國、美國、阿根廷、剛果、庫克群島和希臘等國的6位講者分享個人見證。

在對談中,來自希臘的Dimitra Koukoura教授提到:「我們是和生活周遭從事各行各業的人共同分享這份真理,這真理並不是冷冰冰的教義。我們的工作就是打開對話的空間,再次將福音以真實的方式,帶進人們的生活中。這才足以說明,我們的信仰是真實臨在我們的生活中,福音是真的活在彼此中間。」

不過,面對生活的真實面,往往令人苦不堪言。來自剛果的Isis KangudieMana分享她的國家所面臨的處境時,說:「在一個各處充滿暴力,跟極度貧窮的地方,很難有信心跟希望。有的時候,我們上教會,牧師並無法帶給我們任何有關盼望的信息;我們這一個世代已經受到很大的傷,並且失去了盼望,但是我相信,信心能克服一切。」

儘管在上述話語中難免透露出悲痛,但是Isis KangudieMana始終對於未來抱著堅定的盼望。聽完她的分享,讓同樣身為普世教會肢體的我們,也深刻感受到,我們必須在主裡共同擔當他者的生命。

■我們要怎麼知道聖靈在工作呢?普世的經驗告訴我們:一起聆聽上帝的道,彼此學習。

此外,WCC總幹事戴維德(Olav FykseTveit)提及,當我們聚集在阿魯沙時,必須要提高對在地處境的認識,清楚看見非洲宣教運動的豐碩成果。

來到阿魯沙,促使與會者關注到一件相當重要的事,就是非洲在地處境,是多元宗教和文化的情境。這真實地關乎我們的宣教要面臨的挑戰。再者,戴維德也意識到,教會的宣教必須為公義與合理的資源分配來努力,並且要投身於「作僕人」的事工,為今日許多的不公義和人們的需求發聲。不管有什麼樣的信仰,和什麼樣的處境,我們最終要記住一件事──教會的宣教必須致力於「正義和平」,因為這是世上許多人需要的,特別是那些生活在衝突地區的難民。

而我們究竟要如何察覺到聖靈的工作?普世經驗告訴我們:藉著共同聚集聆聽上帝的話,並且彼此互相學習。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尊重信仰和聖靈運動中,那個奧祕的部分。從過去的教會歷史來看,教會、宣教和普世運動,沒有一樣不深受聖靈工作的影響,這是因聖靈運行在整個受造物及教會中。而今日通過普世運動的對話,更能幫助我們察覺聖靈在各方面的工作。

奇妙的是,會議期間真的遇到難以解釋的奧祕事情。有天晚上,點好了菜就到餐廳隨便一桌,跟同桌朋友確認沒有人後,我就坐了下來,接著另一位朋友拿完菜也來了,我就禮貌的先和他自我介紹,但他卻震驚的看著我,我也被他的表情嚇到。

「怎麼了嗎?」我問。「5分鐘前,我還跟我的朋友說,這裡有台灣人嗎?真希望我可以遇到,沒想到你就出現了。」他回答。我以為他在開玩笑,並告訴他:「我不相信1000多個人,來自100個以上的國家,偏偏就只有我一個是來自台灣,又這麼剛好選了你們這一桌。」他很認真的回答我:「我也不敢相信,但會說到台灣,是因為我女兒在台灣學中文,兩週前還在台灣,我甚至在那裡過台灣的新年。且花蓮的地震期間,我也在台灣。」看他說的跟真的一樣,又拿手機給我看台灣街景的照片,連坐在我們旁邊的德國朋友也驚訝不已。最後大家各自拍了照片,他說要寄給他女兒,期待下次台灣再見,並留下聯絡方式,期望他女兒可以參加我們的聚會。

聖靈的工作,我不敢斷定就是如此。但在整個會議的期間,我卻不斷享受著臨時來的驚喜及平安。特別在會議的最後一天早上,有位來自辛巴威的東正教主教禮貌性問候我,來自哪裡?我很自然回答「台灣」,但沒想到卻聽到主教回我:「I will pray for you !」

進一步談話下,才知道,他是暗指台灣在國際的緊張局勢。孤身來自台灣的我,深知我們的國家常處於一個被武力威脅的環境,加上兩岸之間的關係早已被國際媒體吵得沸沸揚揚,但主教卻用堅定溫柔的口吻告訴我:「在主裡沒有懼怕,而我也會持續為你們禱告。」當下我眼眶瞬間紅了。因為在這裡的期間,深刻感受到來自基督的愛成為我們的使命,和普世運動唯一驅動的力量。因著這樣的愛,通過祂來表達自己在任何的形式上,使人們得以在生活感受聖靈的運行。

■沒有錢的奉獻 在當代教會,有時數字的多寡常常不經意取代了愛主的量尺。

會議期間因著主日聚會,而有機會來到當地的Lutheran-Moita Church。我嘗試脫去對古老非洲大陸的眼光,期望可以領受在地的洗禮。這間教會僅有如同便利商店一般大的空間,卻塞滿了200多人,甚至還有人就站在窗外一起聚會。木製天花板已經有不少蜜蜂築巢的窩,還有那未補滿牆面的水泥,已慢慢開始剝落。但是裡面聚會的人們,卻充滿天真又渴慕的笑容。最難得是可以看到當地馬賽族(Masai)的獻詩。

在聚會結束後,發現有一群人圍在教會外,紛紛舉起雞、在地穀物、自製果汁、蛋等物品,開始叫賣起來。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有些會友沒錢,但是他們想把身上僅有的財產奉獻給教會。而教會再透過這樣的方式,把會友的奉獻轉換成現金,期望教會可以趕快蓋好。
一位來自WCC的牧師掏錢買了一隻雞,錢給了教會,再把雞送給在地的老奶奶。這樣真實的感受不斷在心裡翻騰,沒有金錢的奉獻,更可以看出人心的可貴。然而,在當代教會,有時數字的多寡,常常不經意取代了愛主的量尺。

■「門訓既是禮物也是呼召,讓人主動參與在上帝轉化世界的當中。」──CWME聲明稿

CWME最後一天,大會發出一則由普世會員教會商議後的聲明稿,當中提到,儘管只有渺茫的希望,我們必須跟死亡的力量抗衡。世界上有許多人因著世界金融體系開始擁有大量財富,結果造成貧富差距。讓整個金融體系變成了當代的大偶像,使霸權和歧視更加擴大,使越來越多人更加邊緣化。

然而,門訓既是禮物也是呼召,讓人主動參與在上帝轉化世界的當中。我們若是持續而行,人們便可以跟隨呼召,做一位轉化的門徒。我們是受呼召來辨明上帝的話,使矛盾、謊言,並使人混亂的信息無所遁形。呼召作門徒,是進入一個正直且有包容性的群體,正當我們尋求合一,並且走上普世的旅程時,就要誓言關心上帝的創造,並且與受氣候變遷威脅的國家站在一起,且在這條道路上會挑戰著菁英主義、個人特權、個人和結構性的力量。我們要打破藩籬,尋求公義,特別為那些失去自己家園和領土的人,像是被迫移民,而成為難民者。我們也應拒絕圍牆的設立,那只會使人隔離,危及人的生命。

在充滿暴力的世界中,有許多人犧牲於死亡的偶像中,也有人尚未聽到福音。我們受呼召去宣揚耶穌基督的好消息──是整全的,並帶進悔改和赦罪的,且有著永生的盼望,這是真實可信的。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457期

照片提供:作者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