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鮮知啟示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5531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畫中有道:基督受難
作者 / 克拉費羅
《基督受難》,格林勒華特,1511~1520年,收藏於華盛頓國家藝術中心。

自從使徒保羅將福音從耶路撒冷往西傳入馬其頓後,基督教信仰開始影響整個歐洲世界。此後,歐洲開始出現和基督教信仰相關的藝術創作,從早期羅馬墓穴壁畫開始,到中古世紀拜占庭鑲嵌畫,而後文藝復興時期的大理石雕刻,以及宗教改革後的音樂作品,我們可以在其中找到基督教信仰的蹤跡。

■釘祂十字架!

16世紀宗教改革時期,德國畫家格林勒華特(Matthias Grünewald,1470~1528年)曾創作出幾幅描繪耶穌受難的畫作,其中有《嘲弄基督》(The Mocking of Christ)、《基督背負十架》(Christ Bearing the Cross)和《基督受難》(Crucifixion)。

「當下彼拉多將耶穌鞭打了。」(約翰福音19章1節)當耶穌在客西馬尼被捕,之後交給巡撫彼拉多審判時,彼拉多原本想藉著逾越節釋放一位犯人的慣例來釋放耶穌,但是猶太人被祭司長挑唆,選擇釋放曾殺過人的強盜巴拉巴,於是耶穌被交予羅馬士兵,遭受鞭打的刑罰。在羅馬帝國時代,對犯人的鞭打方式十分殘忍血腥,電影《受難記》(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把耶穌被羅馬兵丁鞭打的過程詳細呈現出來,令人不忍卒睹。同樣,在格林勒華特的畫作《基督受難》中可以見到耶穌身上的鞭傷,甚至可以看到在幾處傷口上還殘留著木頭碎片。

「釘祂十字架!釘祂十字架!」(約翰福音19章6 節)耶穌被鞭打後,彼拉多想釋放耶穌,但勝不過猶太人群眾催逼,最後仍照猶太人的意思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釘十字架和鞭打都是很殘忍的刑罰,釘十字架對犯人而言是一種過程緩慢的死亡方式,不像今日槍決死刑犯那樣能讓犯人立刻死亡,而是要經歷一段時間的痛苦折磨後才會氣絕而死。雖然今日我們無法親眼見到當時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景況,但透過格林勒華特手中的畫筆,我們見到頭戴荊棘冠冕的耶穌,全身幾乎赤裸,雙手朝上張開,雙腳併攏,一對腳掌扭曲地疊在一起,手掌、腳掌被釘子釘在十字架上。

「那時約有午正,遍地都黑暗了,直到申初,日頭變黑了。」(路加福音23章44~45節)在畫裡面,我們看到十字架背後的天空一片黑暗,右上角的太陽變黑。黑色的背景,一方面忠實地按照聖經的文字記載描繪出來,另一方面也強烈突顯出畫中的主角:十架上的耶穌。

除了十架上的耶穌之外,畫中還有其他人正目睹著耶穌的受難。站在左側是耶穌的母親馬利亞,身為母親,馬利亞強忍著悲傷,堅強地站立在十字架旁寸步不移,但是她雙手合握,低下頭來,仍然不忍抬頭看著她那釘在十架上的孩子。畫中另一位女性是抹大拉的馬利亞, 她跪在地上,雙手張開,抬頭望著耶穌,流著眼淚,難過地喊叫著。除了位於十字架左側的兩位馬利亞, 右側還有耶穌的門徒約翰。耶穌的十二位門徒中,約翰是唯一一位親眼見證耶穌被釘十字架受難而死。約翰把他親眼見到的一切寫入約翰福音裡,「便低下頭,將靈魂交付上帝了。」(約翰福音19章30節)他這樣描述耶穌的死,在畫裡也看到同樣的呈現。

■神的羔羊

在羅馬帝國時期,犯人被釘十字架時,會安一塊牌子在十字架上,牌子上面寫著犯人的罪狀。在格林勒華特這幅《基督受難》畫作裡,我們見到十字架上方畫了一塊牌子,上面寫了四個拉丁文字母「INRI」,這是縮寫,其意思是「猶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穌」。當耶穌被捕,帶到大祭司該亞法面前受審時,耶穌親口承認自己是神的兒子基督。大祭司該亞法因為不信耶穌是神的兒子基督,認定耶穌說了僭妄的話,於是決定把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

雖然大祭司不相信耶穌是神的兒子基督,但是聖經的啟示清楚見證了耶穌是神的兒子基督。當耶穌問門徒說:「你們說我是誰?」彼得回答說:「祢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另外,當耶穌來到格拉森人的地方時,有位被鬼附的人看見耶穌,就跑到祂面前俯伏拜祂,並大聲呼叫說:「至高神的兒子耶穌。」

聖經中關於見證耶穌是神的兒子基督最重要的經文,應是記載耶穌受洗的時候。當耶穌到約旦河接受施洗約翰施洗時,施洗約翰見到聖靈從天降下來,落在耶穌身上,就見證耶穌是神的兒子。更重要的是,神在耶穌受洗時從天上發出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所以,原本用來述說罪狀的牌子,反倒用來見證這位被釘在十字架受死的耶穌,是基督,是猶太人的王,是永生至高神的愛子。

既然耶穌的身分如此尊貴、崇高,為什麼歷世歷代的畫家描繪耶穌基督時,幾乎都會以耶穌被釘十字架受死的形象呈現出來?十字架上的拿撒勒人耶穌,為何被當成罪犯釘死在十字架上?祂犯了哪條重罪,以至於必須接受如此殘忍痛苦的刑罰?不!耶穌並沒有犯罪,一條罪都沒有。彼拉多多次說:「我查不出祂有什麼罪來。」出賣耶穌的門徒猶大事後後悔地說: 「我賣了無辜之人的血。」就連和耶穌同釘十字架的強盜也見證說:「這個人沒有做過一件不好的事。」

■作多人的贖價

耶穌不是因為自己犯罪的緣故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而是為了拯救祂的子民才接受十字架的刑罰。「她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祂起名叫耶穌,因祂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馬太福音1章21 節)主的使者告訴約瑟耶穌降生的目的。「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馬太福音20章28節)耶穌也宣告祂將藉由自己的死,拯救屬祂的百姓脫離罪惡。

十字架的刑罰原是我們每個人當受的,因為我們都因亞當悖逆神而陷入罪惡中,又因著罪惡落在神的忿怒和咒詛之下。我們都像巴拉巴一樣罪惡滔天, 理當接受公義的審判,接受十字架的刑罰。我們應該像那位與耶穌同釘十架的強盜一樣說:「我們是應該的,因我們所受的與我們所做的相稱。」但是耶穌卻代替我們受刑罰,代替我們承擔神的忿怒和咒詛,死在十字架上;耶穌為了我們的罪做了挽回祭,讓我們得以與神和好。「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以賽亞書53章5節)

當我們欣賞格林勒華特這幅《基督受難》時,我們看到這位「太初與神同在,萬物藉著祂造的」聖子耶穌,「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 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 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書2章7~8節)我們從畫中看到基督的降卑,我們從基督的降卑中看到基督的愛,這愛是白白賜給我們的,我們本是不配得的。願我們因著這長闊高深的慈愛,因著這珍貴無比的救恩,一生一世都不斷向神獻上感恩和頌讚。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241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3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2
前進澎湖,離島福音隊集合!3-1
 
   姐妹開步走
 
教會不斷改革,性別走向平權
彼此相愛的家規
上帝的恩典代代無盡
 
   原知原味
 
帶著學生下田去
正名、文面與我
恢復族名的意義
 
   教會人物誌
 
論李登輝總統的兩條路線
致力婦女教育的林安姑娘
追念普世神學家孔漢思的些許往事
 
   青年青不輕
 
珍惜上帝的殿
番薯簽詩,抒發農民生活之重
台灣國民文學,在土地、在農村
 
   鮮知啟示
 
祂接納你,在於祂的憐憫
青年信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從上帝豐盛賜予,反思食物、公義與愛的關聯
 
   信仰與生活
 
用生命影響生命
差異,碰撞出璀璨火花
珍惜樸實的健康與自由
 
 
 教會歷史
 
宗教改革的繪畫藝術
數百年教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個青年對自己和群體的思考路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