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原知原味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914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一座小島旅遊的新主張
作者 / 陳郁屏

那是數週前一個烈陽終於稍顯溫柔的夏日午後,我們順著台11線南下,經過擠滿了車輛與人潮的石梯坪,轉入隱藏在群礁環抱中的項鍊工作室。

眼神強烈的美麗女孩端來冷飲,告訴我們「項鍊」指的是阿美族祖先在岸邊灑落的守護之石,工作室由擅長水泥雕塑的藝術家手砌而成,他們不曾聽聞過建築大師高地,但圓弧形的牆面、花瓣般開展的陽台、彎曲的梯級扶手,卻是渾然天成的大師風格。建築與周遭的天然礁岩及大樹完美共存,是對傳統家園的尊重與保護,也是港口部落追求土地自主的信念。

稍早,在同一條路的邊緣,我們曾循著阿美族歌手Abu嘹亮的嗓音走入稱為「瀰漫」的咖啡館。不規則圓弧形的水泥屋有著同一位工匠的美麗印記,窗外的海稻米在微風中閃爍著將熟的金光,手沖咖啡與手製麵包並排在手燒陶碟裡,承載的其實是在地價值的深耕與實踐。我相信所有的旅人都會認同: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而我想不出有什麼比上帝親手創造的大自然更值得我們駐足流連,又有什麼比親身體驗各地住民文化的豐富遼闊更令人驚喜悸動?

旅遊是一種古老的渴望,源自於對世界的好奇與熱情。多數人都嚮往暫別熟悉的生活,去探索未知的環境,然而在汽車、飛機、道路、衛星與網路資訊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旅遊從原本單純的出走,逐漸轉變成可以被包裝與操控的商品,各種新式辭彙如休閒、遊憩、一日遊等,在在隱喻著對輕鬆、舒適與便捷的集體追求。

當遍覽名勝美食逐漸變成多數人對旅遊的普遍共識,走馬看花的群聚型遊客便成為主流。遊客(tourist)與旅人(traveller)最主要的不同在於心態,遊客通常無意真正跨出自己所習慣的安全地帶,亦不習慣走入新環境與人群即興互動。於是,更寬闊的快速道路、更綿密的交通系統、更華麗的遊憩區、更高級的民宿旅館渡假村、更多招牌林立的美食小吃,成為台灣上下共同追求的旅遊符碼。

我們經常忘記,在個人選擇的背後,成就的其實是集體的未來。這座小島需要尋求一個與土地和好的旅遊觀,當越來越多遊客選擇不再被動的隨著遊覽車載送來去,眼光不再只集中在哪裡的食物必吃、哪些景點必遊,而是對在地自然風貌與人文背景的好奇,每次旅行拉出更寬裕的時間,帶著輕裝簡囊,用旅人的心去探訪羊腸小徑,放慢步伐,讓環境與人親自訴說他們的故事,如此才有機會修復失衡的旅遊型態。

項鍊工作室的女孩說,他們只是想要守護祖先的土地,並分享給願意停留與尊重的訪客,這樣一個單純的願望,正隨著東海岸的快速開發而備受威脅。我沉吟之際,也相信並期待,每一位選擇改變的遊客,都將形成驅動改變的力量。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255期

圖片來源:Serene 攝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