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鮮知啟示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592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難民?抑或移民?
作者 / 陳馥蘭

近日我有機會與剛退休搬回英國定居的石明理與石安莉宣教師夫婦見面,在台灣服事40年後回到英國,他們顯然覺得家鄉變得「很冷」,9月初的倫敦,不少英國人僅著薄衫在街上亂竄,他們兩人竟都穿上「大衣」保暖,真不知他們是「老英」還是「番薯」!當我們坐定開始寒暄,安姊給我的第一個問題竟是:「妳怎麼看最近大批難民潮湧入德國一事?」幾日之後,收到旅居國外的台灣朋友轉寄給我的一篇報導:「難民問題『留德華』替德國抱不平?」當前正值國際面對處理大批難民潮的挑戰之際,我衷心希望和平的曙光再現──在接收難民的國家,也在戰亂貧困的他鄉。

多年前,當我在西非塞內加爾服事時,認識一對持澳洲籍的中國夫婦,他們說起自己「移民」的過程,只因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當晚,這位高中都沒讀完的先生反應快,趕緊買了機票飛到雪梨,遞上一張請朋友簽寫的中文證明書,表示自己是天安門的受難大學生,他不但立即得到政治庇護,並很快取得澳洲國籍,之後再把家人接到澳洲。

駐衣索匹亞服事期間,聽聞各式各樣衣索匹亞人以「非法跳機」、「假造文件」,試圖在歐美國家爭取政治庇護,這類事件更是層出不窮。

我較在意的是:因戰亂無法生存而逃離家園的「難民」,以及傾家蕩產向人蛇購買一張歐洲簽證或船票的「非法移民」,如何讓他們受到人道的對待、公平的處置和生命的保障,這不只是政客們難解的問題,也是我們所有人該有的關懷與責任。

在德國,我是一個外國人,不是難民,也不是移民。這段時間透過朋友的提問,我試著去關心這難民潮的問題,也試著設身處地感受他們的心情與需要。我突然發現,難民抑或移民其實都是離鄉背井、遠渡他鄉尋找人生光明前途的勇者與賭客。移民是滿足「法律條件」的「新國民」,不符條件靠恩典居留的則是難民。

這段時間,在德國境內,充耳可聞、放眼所見盡是「如何安置難民的問題」,報章雜誌、電視、收音機、教會活動……等,不間斷的報導,德國政府四處「請求」,希望各地官方或民間釋出空屋,作為難民收容所。德國政府難以取得收容難民的住所,不是經費的問題;事實上,德國各地政府機關甚至提供高於一般市價的租金,卻仍少有回應,這足足顯示一般人民對接納難民的負面情緒,而「留德華」(德國的華人移民)在網路上口徑一致的極力砲轟難民潮,更是清楚突顯了他們心中的酸溜。

身為基督徒,我們豈不都是向天國求援的難民?靠條件我們都無權無份,上帝卻以恩典將我們當成合法移民,開大門將我們迎入永恆國度。在我們歡慶這天大的福氣之際,或許我們能真誠地體諒以欺騙取得移民的朋友,並甘心喜悅地向「國際難民」伸出援手。

(作者為前PCT派駐衣索匹亞宣教師,現與先生於德國服事)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318期

圖片來源:Serene 攝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