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原知原味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208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我有一個夢
一位神學生對原民兒童教育的期待
作者 / 潘愛樺

這個學期初,某基金會針對台灣原住民在各大學院、神學院之碩士班及學士學生,提供長期育才獎助學金。在申請文件中,請申請者針對「How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of aboriginal children?」(如何改善原住民兒童的教育?)此議題提出短評。這使我憶起了3年前的自己。

在預備報考台南神學院前一年(2010年),我離開原來在嘉義市的得勝者教育協會工作,回到父親的故鄉台東縣大武鄉大竹村,與奶奶同住。回到家鄉面臨的第一個挑戰,便是在偏遠又極少工作機會的環境中,如何賺取自己每月所需的生活費?

上帝就是如此奇妙!祂深知我的欠缺、我的困乏。那時,愛國蒲長老教會的牧師夫婦(伊雅斯、荏荏曼)知道我有報考神學院的心志及經濟困難,便邀請我每週一至週五晚上到教會擔任課輔班老師,也推薦我白天可至大武部落的大武長老教會及達仁鄉的安朔教會,協助教導社區孩子課後輔導及鋼琴、直笛等才藝。

在那短短一年裡,我在3個不同區域的教會,一邊協助社區孩子的課後輔導工作,一邊利用空餘時間準備報考神學院。由於面對的原住民孩子,年齡層自幼童到國、高中生都有,各年齡層的孩子心理需求不同、學校課程進度也不一,在陪伴及教學上確實有某種程度上的困難。

與原住民孩子接觸越長久時間,越發現那些從小生長在部落的孩子們,之所以會有知識及常識的不足、缺乏競爭力等教育問題,最大原因應是來自於家庭的不健全。即便孩子們在學校遇到的老師是多麼有教學熱忱,但大部分孩子回到家裡,卻無法感受到家庭應給予的溫暖。許多孩子的父母親離異,生活起居由年紀已大的爺爺、奶奶照顧,但老人家能夠給予的僅止於基本的三餐飲食需求,甚至有些孩子得依賴學校或教會剩下的便當、點心充飢。在如此不利的環境條件下,孩子們很難有主動學習的心。

然而,我未來預備回鄉牧會所需面臨的挑戰正是:如何改善原住民兒童的教育?我想,我會暫時將這個挑戰設定近、遠程之目標來努力:

■近程目標:建構孩子課後輔導學習環境

雖然鄉下教會的會友及經濟條件十分有限,但若能敏銳留意適切的社會資源,應主動爭取,並做適當的規劃及運用,為孩子們離校後的時間建構完善的課輔環境,包括硬體設備如桌、椅、圖書、電腦,以及每日所需之餐點、師資等,這或許是在近程內可預期的目標。

但,要如何在偏鄉找到足夠的師資又是另一個難題。不過,若能邀請、鼓勵孩子們家中的父母親、長輩,一起成為社區孩子的守護者,也不失為一個可行的方法。

站在教會的立場,亦可在每日課輔時間中,適切地安排信仰教育的學習及課程,例如:用餐前及散會後的感謝或結束禱告、品格教育、聖經故事分享或是影片欣賞等。甚至教會亦能嘗試在每學期末,與贊助單位規劃對外發表孩子才藝課程訓練成果,如演戲、跳舞或樂器演奏等,刺激、培養孩子在課業學習之外的能力。

■遠程目標:長期進入每個孩子的家庭做家庭探訪及關懷

當孩子們離開學校及教會後,他們終究要回到自己的家,但家中父母親或長輩們自身的教育程度可能有限,無法給予孩子學習的榜樣,甚至孩子得面對家人長期酗酒、工作不順遂等種種複雜的狀況,這些都是孩子承擔不起的問題。

所以,教會能夠做什麼?可嘗試循序漸進進入每個孩子的家庭,做探訪及關懷的工作,亦可主動向社福機構申請可運用的資源,例如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有針對經濟弱勢家庭提供「1919食物銀行」計畫。我相信,當家長先在基本的生理需求上得到飽足,他們的「心」便能逐漸向教會敞開,以致當上帝的話進到他們的心中,便能靠著真理、運用智慧活出健康的生活模式及健全的家庭教育。

藉由申請獎助學金,自己亦回顧、思考起初受呼召的心志:「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時隨在我都得了祕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立比書4章12~13節)願我一生學習凡事倚靠神、連於基督,結好果子。

(作者為台南神學院神學研究所三年級學生,排灣族)

文章、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220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