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教會人物誌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618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最軟弱者的僕人--丁德貞修女
作者 / 林昌華

前一段時間有人投書媒體,披露曾經獲得醫療奉獻獎的丁德貞修女年老失能,卻面臨無法得到政府健保照護的窘境,當時的政府官員告訴投書者,儘管丁修女符合政府照顧年老外籍宣教師的「馬偕計畫」資格,但由於丁修女並沒有放棄西班牙國籍,所以不能得到健保安養照顧。媒體關注文章刊載之後,政府害怕此事成為總統和國會大選政治攻防的議題,於是立即以少見的效率出面解決此問題;不管動機為何,至少對這位「漢生病」患者的恩人來講,她的問題得到解決,可算是台灣人對她一輩子的無私付出恩惠的些微回報。

■她把阿茶當作基督來服事

這個事件讓筆者回想起1990年代中期,服事於聖望教會期間和丁修女的接觸記憶。記得當時的聖望教會儘管位於樂生院內,卻距離主要的辦公和醫療區域有一點距離,除了急重症以外,一般的探訪都安排在下午時段,所以和早上到院內服事的丁修女碰面機會並不多。但是每次見面時,她那謙卑和溫暖的舉止卻讓筆者感到服事上帝的榮耀。雖然碰面的機會不多,但是每次探訪病房時總可以看到丁修女服事照護患者後的成果。

樂生院尚未遷移以前,在主要的辦公室後方有一棟建築稱為「急病房」,裡面收容無法自理生活的重症以及急症住院的漢生病患者。大部分的患者不是有親人照顧就是短期住院,所以來來去去流動率很高。但是當中有一位名叫「阿茶」的女病患卻從不離開。她兩眼全盲,兩腳早因感染鋸掉,雙手只剩掌面,而雙耳更是重聽。因為漢生病的關係,皮膚對冷熱和肢體接觸的感覺遲鈍,和外在世界的接觸僅靠有限的聽覺。由於全盲以致眼窩塌陷,加上萎縮的鼻樑,和僅存的1、2顆牙齒,讓一般人望之生畏。阿茶整天只能枯坐在病床上,像石膏像一般,等待漫漫時光的流逝以及今生苦難的終結。

年輕時的阿茶曾是台北延平北路的紅牌舞女,也曾結婚育女,但是染上漢生病讓她美滿家庭破碎,而成年後固定來探訪的女兒也在幾年前因車禍過世。「一直到現在都不敢讓她知道這個噩耗;如果讓阿茶知道女兒過世的消息,她一定會發瘋。」自願無償照顧阿茶三餐的患者許金灶先生曾經這樣告訴筆者。

儘管阿茶無法照料自己的生活、洗澡和更衣,但是她的身體卻總是有著剛沐浴完的清爽感覺,讓筆者心裡感到納悶。經過一段時間之後答案終獲得揭曉,原來是天主教會的丁修女,非常認真仔細的照顧這位苦命的人。

許先生曾經詢問丁修女,為何這麼認真的為阿茶洗澡、按摩身體。這位西班牙修女很自然而順口的回答:「我只是把阿茶當成耶穌基督一般來服事而已啊!」「阿茶」的故事只是這位修女奉獻給台灣漢生病患者的故事之一。在樂生院內一個稱為「火車棟」的長型病舍裡,住著一位智能不足的婦女,數位年老無依整日只能枯坐病床的婦女,她們也都是丁修女服事安慰的對象。

■有榮光冕旒在她身上

儘管丁德貞修女無私的照顧樂生院內最軟弱的患者;但是很多時候,人生的實況卻充滿了反諷。這位曾經將原本全身充滿惡臭,連看護都不願意觸碰的阿茶照顧得清爽乾淨的修女,年老時卻罹患年老失智以及肢體癱瘓的痛苦,若不是媒體出面主持公道,丁修女可能會面臨和當時阿茶或「火車棟」患者一樣的命運。筆者仍清楚的記得,離開聖望教會前一年,在「火車棟」內舉行丁修女生日慶祝會的情景,所謂的慶祝會無非只是購買一小塊蛋糕,由幾位患者和她一起唱生日快樂歌的活動而已;但是那次的慶祝意義卻極為不同。當時修女自覺年老無法再服務患者,因此打算退休,由本國年輕修女接手患者的照料工作。受丁修女照顧的患者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立刻從有限的生活費中籌款,打造一面感謝牌送給丁修女。

還記得當時在「火車棟」病舍裡面,不到10位的參與者,但是整個場面卻讓筆者印象極為深刻。在唱完生日歌之後,那位智能不足的婦女以充滿陽光的笑容將簡單的感謝牌送給丁修女。當獎牌交到丁修女手中時,她含淚充滿感激的面龐,就像天使一樣發出亮光。

儘管這只是一塊簡陋的獎牌,卻是世界上最寶貴的獎賞,因為這是發自樂生院內最軟弱者感激之心的標記。相信上帝也在上面註明了:這是「最軟弱者的僕人──丁德貞修女的冕旒」。

丁德貞修女小檔案:
1922年出生於西班牙
1942年奉派中國安徽孤兒院服務
1953年來台
1962年起義務服務於樂生療養院
2005年獲台灣第15屆醫療奉獻獎
2011年申請長照獲准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122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