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原知原味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1075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教會部落化,部落教會化
作者 / 歐蜜‧偉浪

■原住民族運動史
1991年,「台灣原住民族權益促進會」成立,這一批由少數都會學生菁英份子結合在地部落領袖,形成一波波的原住民族爭取權益運動。其間「東埔挖墳事件」、「到林務局抬棺事件」、「拉倒吳鳳神像」、「廢除蒙藏委員會運動」、「原住民族正名運動」、「三次還我土地運動」等,除了都會學生菁英群外,針對在地部落組織與動員最力的便是長老教會屬下,各原住民教會傳教師、牧師及神學院學生。

部分原住民教會牧者參與社會(政治)關懷,除了信仰反省及長老教會焚而不燬的精神外,來自於深山沿海弱勢部落住民的呼聲是最大的推力。在這約二十年的運動過程中,原住民教會信徒普遍存著三種心態:一、積極鼓吹將信仰實踐在每日的生活中,因此,社會關懷是基督徒應盡的責任;二、認為基督徒不得參與社會(政治),要專心禱告,靈命才得以成長;三、不知不覺,毫無任何主見者。

■信仰的實踐
長年來,原住民教會參與社會關懷(關懷內容不外乎選舉、修改不利同胞的政策及聲援社會事件)的同工信徒,有意無意中會展現一種莫名的成就感,即終於履行了對族群及信徒「實際」關懷的重責大任。有時言談中,指著那些不配合參與,有的還會在背後說閒話的教會肢體為「保守」、「沒有實踐力」、「僅僅滿足於個人靈裡充滿、個人得救」、「如同空中樓閣、不著邊際的信仰觀」等。

相反地,被指著保守的這一群原住民教會肢體認為,長年來看到有些積極參與所謂的「社會關懷者」失敗的一面(賄選、追求功名利祿、私德敗壞等),認為「喜歡功利」、「不善靈修、禱告,擅於玩弄手段」、「只靠自己的小聰明,不依靠上帝」、「選舉搞教會、部落分裂」等。

前面所述說的兩種原住民教會肢體心態,皆為負面。當然也有正面、健康、積極的信仰面向,在相異中,會以體諒、包容彼此的侷限與困難,以尊重及祝福相互鼓勵和禱告。

■原住民教會的困境
以下幾點問題供原住民教會共同反省:

一、牧會者的身心靈問題:原住民教會信徒普遍是純樸善良、熱心好客的性格,對於部落教會牧者往往是百分百尊敬、順服與信任。部落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單純日子,對教會牧者而言,容易產生半退修、不積極學習(進修、增長見識與靈命)的狀態,以至於很難因應、跟進部落族人在快速改變的大環境衝擊下面對的各種問題。

二、教條式的信仰教導:原住民教會同工或信徒,在傳福音上,仍以「信仰導師」之姿,向周邊朋友宣傳悔改、認罪、歸主,而忘了耶穌基督為世人背負沈重十字架的活生生見證。部落教會嚴重缺乏以身作責的信仰內涵。

三、教派問題:被稱為二十世紀大神蹟的原住民教會,是由各教派組成,聳立在沿海、離島及山崗部落各地。當今的問題是,部落不再像過去是整體、合一、生死與共的傳統社會組織,反而由教派切割成好幾塊籓籬,嚴重阻礙部落的合一。

四、世俗化的誘因:許多原住民部落發展觀光,大量人潮湧進後,雖然當地經濟獲得些許改善,但信徒性格卻漸漸以現實利益為導向,部落青年則追求五光十色的都會生活。

五、政治利(黨派)問題:百年來,長期被殖民的台灣原住民族,形成某些被扭曲的奴役性格。近年來,台灣民主化及多元社會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從原住民鄉鎮選舉得票率來看,五十年來一黨獨霸、由上而下的無形桎梏如同西遊記裡的筋箍咒,揮也揮不去,顯見原住民社會離民主化的道路還很遠。其次,選舉投票本是人民應盡的責任與義務,可是教會如果參與運作,就會產生教會與部落不斷的對立與撕裂現象。

六、原住民教會活化或僵化:原住民部落在大環境的衝擊下,許多的挑戰接踵而至,我們要以沈默、逃避、或以簡易、輕省的「代告」來搪塞,還是積極的禱告、交託,並實際參與社會關懷以活化教會(部落)呢?  

七、原住民教會與《聖經》:原住民信徒的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又多從事大量消耗體力的粗重工作,相對的,對文字的敏感度與閱讀興趣就不高,所以《聖經》也常被束之高閣。如果牧者又不勤於讀經,僅以一兩節經文作為講章材料來教育信徒,信徒無法完整地了解《聖經》內容,就會斷章取義,橫生許多怪異的信仰解釋與行為。總會推行「新眼光讀經運動」,細心的母語解釋及逐章閱讀,原住民教會牧師應積極配合、推行。

■複合式的部落信仰生活
原住民教會有許多期待努力的地方,信仰不可能獨立於整體社會之外,要讓原住民教會在這新的世代有所見證,必需要將教會部落化,部落教會化,發展出複合式部落信仰生活,讓主成為教會與部落的頭,不分教派、政黨、身分地位,一起為部落展現愛、憐憫、公義、和平與合一而努力。

(本文作者為桃園里安基督長老教會傳道)

文章及圖片來源:<新使者>第87期


資料提供單位:新使者雜誌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