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鮮知啟示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699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滾滾濁世中清醒之心
站在今日台灣讀潘霍華
作者 / 王貞文

潘霍華認為,信仰,就是參與在基督的道成肉身,十字架與復活。信者將成為「為他者存有」的一部份,成為完全為別人而活的人。而由這些信者所組成的教會的本質也應該是「為他者存有」。~潘霍華

去年是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 1906~1945)百歲紀念年,全球不同宗派、不同立場、不同文化處境當中的人,由無神論者到保守敬虔的基督徒,都在紀念這位只在世上活了39年,死在絞架上的德國神學家。不管是強調他投入政治反抗運動,捨身力阻時代狂輪的道德勇氣;或被他在獄中所寫的書信與詩歌中銳利的、先知般的批判力和自省力所震撼;還是被他執著地揹十架跟隨基督的生命所感召,潘霍華以他的生命所做的神學,穿透不同的時空,始終是一個清醒的、純淨的、有力量的聲音。

■在解嚴後的台灣讀潘霍華
八○年代末,牢牢壓制台灣人的思想自由數十年的戒嚴令剛被解除,我得到一個奇妙的機緣,必須認真地去閱讀潘霍華。在當時剛成立不久的雅歌出版社的邀請下,我和我的姊姊王昭文接受了一個挑戰,要編一本讓台灣人認識潘霍華的書,於是,還只是研究生的我們開始一段奇異的心靈冒險之旅,直到1992年才終於出版了一本小書:「潘霍華的心靈世界」。

回想起來,當年真的是擁有一股初生之犢的天真勇氣。而這股天真的勇氣,並不是我們獨有的,而是剛解嚴後台灣的一種時代精神(Zeitgeist)。我穿梭在台南神學院圖書館,尋找著潘霍華的著作,閱讀著他在1942年底,積極投入反抗納粹政權運動時所寫的,關於「公民勇氣」的思考:「公民勇氣只有在自由人的自由責任意識中,才能夠成長。」圖書館的閱報室裡,好些人帶著錯愕與悲憤的表情,盯著報紙首頁關於一慘烈的殉身行動的報導—「自由時代」雜誌社的社長鄭南榕,為了「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在警方拘捕行動中,自焚而死。那樣的勇氣震撼了整個台灣,也讓我們以顫抖的心珍惜起一種願負責任、願付代價的,良知的自由。而潘霍華在納粹政權下所作的反省,突然離台灣的現況很近。

當我閱讀著參與在南非的反種族主義人權運動的神學家,如何論述潘霍華的神學與實踐對非洲反種族隔離運動的啟發時,一個以讀書會為主要活動的鬆散團體「獨台會」的成員突然一一被視為叛亂者而被捕,以刑法一百條起訴。戒嚴時期的恐怖一下子又籠罩在台灣。然而,在那個時代,公民勇氣顯然地已經在台灣社會成長:抗議的浪潮由大學校園出發,工人與長期的民主運動者和知識份子肩並肩抗爭,我也放下筆,參與在抗爭的人潮中,一起體會民主陣痛中的恐懼、希望、失望、自責與焦慮,一直到將「刑法一百條」廢除為止。

在那樣一個時代,潘霍華對我們的啟發,是那股威武不能屈的信仰堅持,是行動的勇氣。他在獄中所寫的詩「通往自由四站」成為青年基督徒走出教會圍牆,以行動投入社會改革的標語:「不要逃避在空想裡,自由乃在行動中。」

在上個世紀九○年代的台灣,我們經歷了一個思想與行動被奴役多年的生命共同體怎樣醒覺過來,努力要進入一個潘霍華所樂見的、「及齡的」世界,在這樣的一個世界裡,人們得以在自由的抉擇中,負起時代的責任。

在他的獄中書信中,潘霍華寫道:「上帝不該是被用來填補缺漏的上帝。不該是在人類可能性的盡頭處,而是在生命當中,我們認識了上帝。」在那樣的年代,我們在一個國家生命力旺盛的時刻,認識了上帝,也在我們個人力量充盈的時刻,學習著:「在上帝受苦的時刻,人走向上帝…基督徒在上帝受難的時刻與祂同在。」(潘霍華的獄中詩「基督徒與非基督徒」)

■在21世紀的台灣看「為他者的存有」
然而,進入21世紀的台灣,我們發現,這個世界不但沒有「及齡」,沒有變得更成熟而理性,反而嬰兒化了。解嚴後那股清新的喜悅,與那股勇敢的心志消失了。無止盡的政爭,加上噬血的大眾傳播媒體鼓動,族群與階級之間越來越缺乏相互諒解的心,張牙舞爪的生存之爭,正在一點一滴地將好不容易才凝聚起來的台灣意識消磨掉。大至國家大事,小至街上的交通問題,往往是只看見自己的需求,完全不顧他人存在的自私心態。

在21世紀台灣的教會生活裡,信仰再次退到私領域,上帝被當成填塞生命破洞的上帝,上帝被召喚來,以祂的大能力讓教會與信者得福。堂會與堂會之間競逐資源,為了教會的榮耀建造大教堂,甘願分享的心卻在冷卻中。十字架的救贖恩典再一次廉價地被傾灑著,十字架的道路被包裝得華麗甜美,願意揹起十字架追隨基督直至死境的人,卻越來越稀少。事實上,在目前台灣的社會與教會,恐怕也是一樣沒有潘霍華容身之處的。

潘霍華在獄中構想著一本他未能完成的書,寫下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想法:「與基督相遇的經驗,是與一切人類存有的經驗相反的,因為我們在耶穌身上經驗到的,是完全為他者的存有。這個經驗的超越性,乃在於這完全為他者的存有的耶穌。祂在『為他者存有』的本質中自由抉擇,走向死亡,那時才會呈現祂的全能、全知,祂無所不在。信仰,就是成為『為他者存有』的耶穌的一部份。」
潘霍華認為,信仰,就是參與在基督的道成肉身,十字架與復活。信者將成為「為他者存有」的一部份,成為完全為別人而活的人。而由這些信者所組成的教會的本質也應該是「為他者存有」。

這個理念,在他初期的教會觀裡就存在著。他以這樣的裡念參與著反對納粹的「認信教會」運動,也因為這樣的理念,在認信教會開始為了教會的生存而與時代妥協時,他離開了教會的職份,參與政治反抗運動。因他所追隨的基督,是完全為他者存有的基督,他也將自己的生命完全付出了。因為這個反抗的行動,他被捕,被當作叛國者處死。

在獄中,他寫道:「教會只有在為他者存在時,才是教會。」他認為,為了開始成為真正的教會,教會先得把所有的財產都送給需要的人,牧師們也應做工養活自己。一個為自己累積財富的教會,或是為了教會的生存,向世俗的價值觀妥協的教會,就不再是真正的教會。

這是一種和當今流行的教會增長觀很不同的觀念。我多次與牧長們分享這觀念時,所得到的回應都是:在牧會的實踐上抱這樣的觀念,無異是自尋死路。
然而,基督徒豈不是應該與基督同死,然後與祂一同經歷新生命嗎?不曾向著世俗的價值觀來死的教會,又要從哪裡得到新生?

在這個價值觀混亂的滾滾濁世中,但願潘霍華使人清醒的聲音,仍能夠被聽見!

■在宗教爆炸的時代進行「非宗教的神學詮釋」
潘霍華在他的獄中書信中,有好幾次批評「宗教」,他認為應該對基督信仰做出一種「非宗教的神學詮釋」。他寫道:「人被呼召,在這個無神的世界裡與上帝一同受苦,他必須真的活在無神的世界裡,而不該被誘惑著以宗教的語言去隱藏或扭曲這無神的真相。他要活在『俗世』當中,全無宗教的拘束與阻礙。」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卡爾‧巴特就在他的《羅馬書》裡,把「宗教」看成是使人入罪的「律法」,是與上帝恩典相對的觀念。宗教是屬於這個世界的,信仰是屬上帝的,宗教是人的有限性,信仰才是超越。循著這種對宗教的批判態度,潘霍華提出,應該要有一種對基督的「非宗教的神學詮釋」,他說:

「不是宗教行為,而是在俗世的生活裡參與了上帝的受苦,才讓基督徒成為基督徒。」

進入21世紀,我們卻深刻地感受到「宗教」的興旺,這個世界的「無神的真相」被各式各樣的宗教語言所掩蔽、遮蓋、美化。我們看到熱心奉獻的祭壇,看到品格教育的提倡,看到陶醉在狂喜中的聚會,看到尋求靈恩醫治的饑渴,我們看到宗教「淨化」了人心,也看到宗教給予人們的生命一個方向,一些可依循的路徑。人對宗教的需求始終是那麼大。但是,宗教的狂熱也暴露了人類的罪性—當執著成為偏執,當為神付出生命的決心,轉化成忽視非信者生命的殺戮行為時,當人自以為可以代替神來懲誡這個無神的世界時,宗教成為危險的、殘害生命的力量。在這樣的時刻,潘霍華在獄中所發清醒的警語讓我們再次深思,他認為新約裡與耶穌相遇的人們,經歷的是一種切實的悔改,是生命的全然改變,而不是皈依一個宗教:

「他們的共同點是參與在基督的受苦當中,這是他們的信仰,不是什麼宗教方法,宗教行為是片面的,信仰是整全的,是整個生命的行動。基督沒有呼召人成為新的宗教,祂呼召人進入新生命。」

讀著潘霍華,走過台灣的風暴年代,當滾滾濁世諸多思潮衝擊我們的身心靈,讓我們再一次踏穩腳步,傾聽一個清醒的聲音,呼喚著追隨基督的人們:將全人全生命向上帝開放,真真實實地揹起十字架,活在這個世界!

(本文作者為台南神學院老師)

文章來源:<新使者雜誌>第100期
圖片來源:http://www.twccm.org.tw/


資料提供單位:新使者雜誌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