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姐妹開步走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2860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最珍貴的傳家寶——歷經三代的家庭禮拜
作者 / 滾滾(牧師娘)

當爸爸召喚「來!來禮拜,時間到了!」我們幾個孩子總是拖拖拉拉地不情願配合……

小時候記憶中期待的「家庭禮拜」就是家裡來了很多客人,而且一定有好吃的點心。

這樣愉快的印象卻禁不起考驗,因為爸媽努力要貫徹的家庭禮拜多半沒有供應特別的點心;我們幾個孩子早就為了趕早自習、晚自習、各種科目的補習,全家人少有同桌共餐的機會。還要在升學壓力下功課已經趕不完的夜晚,硬擠出半個小時以上的家庭禮拜時段,每當聽見爸爸召喚「來!來禮拜,時間到了,卡緊咧!」我們幾個孩子總是不耐煩地應聲道:「唉唷~~又要……好討厭啦!」繼續在書桌前埋頭苦幹,硬是拖拖拉拉地不情願配合。

十幾年間我們無法閃躲而被動參與家庭禮拜,很神奇地竟然不是嫌惡、排斥與日俱增,反而逐漸成為一家人聚在一起溝通、分享的時間,多年持續的家庭禮拜保留了重要的親情充電站。

後來的家庭禮拜慢慢地不再是只聽爸爸唱獨角戲,除了提問、爭辯,我們還會變花樣替自己準備點心。從半掩的房門瞥見爸爸俯伏在床上禱告,似乎習以為常;多年後我終於明白,當我們厭煩、抗拒家庭禮拜時,爸爸從未疾言厲色地責備,只是轉向上帝求告,從祂那裡領受邀請全家和他一同敬拜的毅力,不肯輕易放棄。

於是,當我第一次離家單飛時,出發的前一夜是家庭禮拜;出嫁的前一夜,也是家庭禮拜……,不但珍惜地在相簿中留下見證,更下定決心要傳承爸爸這一招。

不想讓女兒經歷我曾抗拒的枯燥和壓迫感,我許諾要送給她有創意的家庭禮拜……
孩子出世後,培養她禱告的習慣並不難,相簿中處處有她像天使一般虔誠合掌的身影。但是,要為她安排家庭禮拜可就費思量了。

不想讓她經歷我曾抗拒的枯燥和壓迫感,暗自許諾要送給她有創意的家庭禮拜,從此開始進行往後將近二十年的實驗,朝著幾個方向努力。不斷修正、補充舊有的經驗,發揮想像力且講求人性化。

持續不間斷是家庭禮拜的理想,可是我會先體貼健康和情緒狀況。放棄清晨趕著上班、上學前的緊張時段,也不選呵欠連連的夜晚,所以家庭禮拜時間表隨著孩子各個成長階段轉換著。決心維持定期進行的目標,但是儘量採取富彈性的態度,甚至偶爾「放假」不做家庭禮拜,我和孩子都會淘氣地輕鬆一下。生氣、吵架時當然不好照常進行家庭禮拜,那實在太不自然了;面對這種危機,靠的是平日點點滴滴累積的信仰生活能力,總要在和好後才能誠實地參與這種屬靈的活動。

為了不想唱獨角戲,家庭禮拜的內容始終堅持很民主地讓孩子參與決定。除了選唱的詩歌會變花樣之外,所讀的聖經版本也換過幾種。學白話字、學英文、查聖經地圖、玩聖經遊戲、用現代中譯本聖經讀成台語……,都曾經是家庭禮拜的節目。

有好常一段時間,無論家庭禮拜的節目內容如何變換,我都努力執行分享三件事的時段:每個人輪流說出當日最快樂的事、最難過的事,還要想想是否今天做錯了哪件事。這樣的溝通、分享從稚氣的童言童語,一直到青少年時直言快語卻刺痛父母心的批判,都讓一家人有個反省的機會,也讓家庭禮拜尾聲的代禱有更具體的目標。

孩子國中、高中時期,我們的家庭禮拜曾經「另類」到變成每天早晨在餐桌對坐著,她口裡咬著早餐,手裡忙著拿食物,一面和我輪流讀著我為她翻好的經文、聖經注釋、祈禱文,還有各式各樣的課外書籍。就這樣每天像吃補品一樣,不知不覺竟然讀了好多本靈修書籍和暢銷書。結果,她熱衷參加寒暑假的大專聖經神學研究班,大學畢業去讀神學研究所,現在是傳道人。

晨間,和先生坐在窗邊共讀一段經文,當先生握住我的小手低頭禱告,不盡的感恩浮上心頭……

如今又剩下我們夫妻倆。晨間坐在窗邊,共讀一段經文,耳邊聽著他為視力極糟的我朗讀當日《新眼光讀經》;雖然目光會被窗外遼闊的景色吸引,手邊也會把玩著桌上擺的盆栽,狗兒子在腳邊繞,貓女兒不時伸手要偷聖經上的紅繩。可是,當先生溫暖的大手握住我關節變形的小手,低頭禱告時總有數算不盡的感恩浮上心頭,再次肯定家庭禮拜真是一項可貴的傳家寶。

◆家庭禮拜小撇步
1. 可隨著孩子各個成長階段調整轉換家庭禮拜時間表。
2. 不唱獨角戲,採民主的方式,讓孩子參與決定家庭禮拜的內容。
3. 準備一些點心,與家人能輕鬆的分享。
4. 選唱的詩歌可以變花樣,也可以多讀幾種不同版本的聖經。
5. 學白話字、學英文、查聖經地圖、玩聖經遊戲、用現代中文譯本聖經讀成台語……,都是創意的好方法。
6. 每天讀一點聖經、靈修書籍和暢銷書之外,《新眼光讀經手冊》也是不錯的選擇。
7. 每個人每天一定要輪流分享的三件事:最快樂的事、最難過的事,以及今天做錯了哪件事。
8. 平日多累積信仰生活能力;遇生氣、吵架不太好進行家庭禮拜的危機時,不如和好後再誠實地參與分享。
9.家庭禮拜是重要的親情充電站,應時時向上帝求告,堅固全家人一同敬拜的毅力。。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2873期
圖片來源:http://www.crossmap.com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