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信仰專欄 > 信仰與生活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2673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不要憂慮?
作者 / 張仁和

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了生活上所需的飲食,或者身上所穿的衣服操心。難道生命不比飲食重要,身體不比衣服重要嗎?你們看天空的飛鳥:牠們不種不收,也不存糧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飼養牠們!你們豈不比鳥兒更貴重嗎?你們當中又有誰能夠藉著憂慮多活幾天呢?….因此,你們不要為明天憂慮,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擔當就夠了。(馬太福音6:25-34)

(木通)口和彥牧師的書《神聖的愚者》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他在「壽命—不要為生命憂慮」文中所提及的故事,一個有關於人類壽命長短的童話故事。故事中描述人類原本只能活三十年,不知足的人類請求上帝延長他的壽命,於是上帝把驢子的十八年,加上狗的十二年和猴子的十年都給了人類,於是人類得到了七十年的壽命。在七十歲的壽命中,人類擁有前三十年的「黃金歲月」--健康、開朗、享受生活的時期(是嗎?),接著便是如同驢子背負重擔的十八年,牙齒脫落、呻吟喘息如狗的十二年,最後是以猴子般的生活,腦袋退化、做事糊塗地度過殘生。

在這個童話故事中,令人思索的不只是生命時間長短的問題,也令人深思人的一生所擁有的究竟是什麼?聖經中的詩人說:「上主啊,我的壽命多長?我幾時會死?求你指示,我的終局幾時來到?你使我的生命那麼短促!在你眼中,我一生的歲月幾乎等於零。生命不過像一口氣息;人生如泡影。一切的操勞都是虛空;他累積財富,卻不知道歸誰享受。」(詩篇39:4-6)

或許在我們真實的人生中,隨著科技文明、醫療知識的進步,現代人的壽命未必只有七十年的歲月,對於生物科技的發展和未來樂觀的期待,專家預測人類甚至有可能達成古人所謂的「呷百二」(台語)。然而無論壽命是長是短,一個令人揮之不去的事實是,人生的憂慮經常如影隨形的滿佈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人生的憂慮這一事實使詩人不禁感嘆:「我們一生的年歲不過七十,健壯的可能到八十;但所得到的只是勞苦愁煩;生命轉瞬即逝,我們都要成為過去。」(詩篇90:10)

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從小到大離不開憂慮。強褓中的幼兒擔心離開視線去泡牛奶的媽媽,會永遠離開他的世界;兒童時期的小孩在意父母偏愛自己的兄弟姊妹;青少年憂慮自己臉上的青春痘,會影響到人際交往;大學學生煩惱愛情和將來的職業生涯;上班族憂慮自己的升遷和裁員;結婚的夫妻對於配偶外遇的不安並不亞於養兒育女的煩惱;在職場奮鬥一生的人牽掛自己的名聲地位;老邁力衰的人擔心大限將至,子孫是否棄養不肖?諸如此類的憂慮如影隨形、沒完沒了地陪伴著我們的一生,比起古時候的人類生活在取水、升火的勞苦和不便,並沒有因為科技的進步所帶來的生活舒適而減少,甚至可以說,現在的我們比那時候還要煩惱,勸告人不要憂慮談何容易?

心理學家榮格(Carl Jung)曾說:「在我所接觸的病人中,有約三分之一的病例無法被歸納在臨床診斷的精神疾患中,而是起自對於生命的無意義和人生的空虛,這可說是我們當今時代普遍的焦慮…」(參見《尋求靈魂的現代人》)。可見憂慮這玩意是如何頑強地存在我們的生活中,從古至今皆然。那麼耶穌為何教導他的門徒「不要憂慮」呢?他是否輕看憂慮對於人的影響呢?

在馬太福音書中,耶穌以天空的飛鳥、野地的百合花告訴人們:上帝眷顧他所創造的萬物!雖然飛鳥和野花沒有人類獨有的喜怒哀樂等情感,牠們也未必對於所經歷的事情能感受到痛苦或幸福,然而牠們自在地生存於天地之間,有開始的一日,有凋零的一天,盡情地展露出創造主賦予牠們的時空,難道「集千萬寵愛於一身」、萬物之靈的人類反而不如牠們?

人類擁有上帝所賞賜的情感,能覺知自身的存在與外面世界的關連,對於現狀和未來處境的憂慮是我們無法逃避的現實。耶穌深明此理,但他強調:「不要為明天憂慮,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擔當就夠了。」這正是肯定憂慮存在我們人生的事實,然而我們可以不受此拘束。誠如?口和彥牧師所說的,活在這世界上的人不可能沒有煩惱,其實有煩惱也無妨,重要的是我們是否擁有擺脫煩惱的能力。

從基督教的信仰來說,面對煩惱並超越它所帶來困境的能力源自於對上帝的委身和信心。尤其從學習跟隨耶穌的一生,認識他的生、死和復活所來的力量,他如何走過流浪傳道的日子,如何在卑微貧窮的人群中宣揚上帝國的福音,如何面對敵對勢力的挑戰,如何勝過在客西馬尼園的人性掙扎和軟弱,最後在復活的大能中,以生命被更新的力量衝破死亡的束縛,成為我們面對人生憂慮、擺脫煩惱的最佳「腳本」。如果耶穌可以如此,他以身作則地告訴我們「不要憂慮」,證實了即使平凡如你我之輩,也可以擁有真正克服憂慮的能力。

(本文作者為台北東門教會牧師)

文章來源:台北東門教會
圖片提供:Serene 攝


資料提供單位:台北東門教會
上一則 | 下一則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無資料--
   鄉土關懷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恆春半島古戰場溯源
人多不一定正確
 
   姐妹開步走
 
唯獨耶穌 唯獨聖經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下)
培力,改變生命的機會(上)
 
   原知原味
 
人在異鄉 身不由己
復和之路漫長艱辛
剎不住的狂想人生
 
   教會人物誌
 
基督裡蒙接納是人生的轉捩點
飛越病時苦
宣教師愛與奉獻,畫出台東最美風景4-4
 
   青年青不輕
 
在看不見的生命角落看見主
用聲音連結世界4-4
用聲音連結世界4-3
 
   鮮知啟示
 
普世需要更多的和解與盼望
【樂揚真理】號筒響起時,我會在那裡
兩三個人的聚會
 
   信仰與生活
 
我為什麼不受洗?4-1
從最初之處實質革新
神學對生命倫理學之貢獻與影響
 
 
 教會歷史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下)
音樂事奉的神學反思(上)
宗教對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