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新眼光首頁 > 每週新眼光列表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新眼光首頁 研經網站 訂報退報

2017 年 第 3  季 第 12 週 發刊時間:每週六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原諒的功課

參考經文:馬太福音18章21~35節

18:21 那時,彼得進前來,對耶穌說:「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嗎?」 22 耶穌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 23 天國好像一個王要和他僕人算賬。 24 才算的時候,有人帶了一個欠一千萬銀子的來。 25 因為他沒有什麼償還之物,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兒女,並一切所有的都賣了償還。 26 那僕人就俯伏拜他,說:『主啊,寬容我,將來我都要還清。』 27 那僕人的主人就動了慈心,把他釋放了,並且免了他的債。 28 「那僕人出來,遇見他的一個同伴欠他十兩銀子,便揪著他,掐住他的喉嚨,說:『你把所欠的還我!』 29 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說:『寬容我吧,將來我必還清。』 30 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監裡,等他還了所欠的債。 31 眾同伴看見他所做的事就甚憂愁,去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 32 於是主人叫了他來,對他說:『你這惡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 33 你不應當憐恤你的同伴,像我憐恤你嗎?』 34 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給掌刑的,等他還清了所欠的債。 35 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裡饒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

馬太福音18章21~35節中,彼得對耶穌的提問,幾乎是所有信仰者共同的問題:原諒是什麼?《基督教今日報》曾刊載:一位基督徒學生經歷3年霸凌,後來選擇原諒;《基督教論壇報》也曾報導:17年前一位游媽媽痛失17歲愛子,之後選擇原諒殺害兒子的年輕人,並在2009年受洗成為基督徒,選擇依靠基督耶穌作為記念愛子的方式。

當耶穌告訴彼得要「饒恕70個7次」時,或許還有人認為這是基督教饒恕人的宗教規則。路加福音23章34節記載,在一片「釘他十字架」的聲浪後,耶穌祈求天父說:「父親哪,赦免他們,因為他們不曉得自己在做什麼。」耶穌要求天父原諒那些把祂釘在十字架的人,這超越了人所認知的宗教規則,將原諒的功課昇華到「使生命變化而更新」,定義了「原諒」的本質不在於儀式或方法,而是以行動讓生命能重新開始。

◆選擇活在基督的包容裡

原諒,容易嗎?所有原諒的見證,沒有不流淚的。原諒,難嗎?所有原諒,沒有不下定決心經歷疼痛的。既然如此,為何還要原諒?原諒並不是為了給別人好過,而讓自己難過。事實是,在你受傷害時,你看見的是忿恨、不平與委屈;然而,當你將這些擺在耶穌面前時,耶穌看見的是需要被醫治的受傷心靈。選擇原諒,等於選擇活在基督的包容與醫治,也因此,受傷的人才有能力去原諒傷害自己的人。

原諒,是每個人都可能面對的生命功課。在實際生活中,基督徒也難免會受到別人的傷害,對於傷害我們的人,我們該如何面對呢?當彼得問耶穌,對得罪自己的人,當饒恕他幾次呢?耶穌的回答,鼓勵著基督徒在生活中,記念基督在十架上的包容,努力學習不要記仇,以免使自己陷入更痛苦的深淵。

◆原諒是一把使生命自由的鑰匙

當你僅把「原諒」侷限在宗教法則時,將無法了解饒恕的真義。耶穌舉了很實際例子:有一人被寬容、又被免債了,從沉重中得到釋放、自由。這人獲得的不只是免債與自由,而是恩典。但故事發展卻是:領受恩典的人,竟去掐住別人的喉嚨,對央求寬容的呼聲無動於衷。耶穌藉這故事點出:每個人內心都應該有一把使人生命得自由的鑰匙,從內心深處發出憐憫、饒恕、原諒,為人帶來生命重新站起來的恩典。

作家胡忠信在為《原諒》寫的推薦序中,舉了許多關於和解的歷史:西德總理布蘭德在波蘭猶太人紀念碑前下跪,德國人才真正站起來;澳洲總理陸克文向原住民道歉,澳洲歷史進入新局面;雷根總統向二戰日裔美國人道歉,促成民族和解;法國總統席哈克為法國人在二戰中未能拯救猶太人道歉,抹去歷史的軟弱與盲點。以上所述的和解都不是侷限在某種法則,而是為生命真正的自由,從內心深處發出的。

被原諒是每個人生命中的吶喊,需要一種以愛為名的幫助。當我們體驗到耶穌赦免的恩典,生命就被更新了,原因在於基督為我們的罪受釘流出寶血洗淨我們的罪,赦免了我們。赦免是上帝給人的應許,更是基督作為我們中保的代價,祂使我們重獲自由,並指出上帝的愛是世人的最高信仰,更進一步使我們都有能力學習原諒的信仰功課。

◆原諒是台灣的公共議題

台灣社會族群多元,歷史上曾發生族群衝突,更曾發生二二八屠殺事件。我們從媒體看見政治人物表面有和解舉動,然而卻從未因此解開台灣島嶼的歷史真相,沒有歸還原住民傳統領域,更沒有釐清屠殺事件的歷史真相,使人不解歷史的對錯,讓原諒的功課蒙塵,使族群的信任缺乏完整。雖是如此,在台灣追求公平正義的旅途中,仍不能忘記原諒的重要性。當耶穌提出原諒的課題時,祂在十架上的赦免話語,已經穿越了每一個時代,更來到了我們今天的世代。教會與基督徒都有責任勇敢學習原諒的課題,為台灣所有的公共議題,注入一股和解的能力,使我們不忘記原諒別人,如同我們被上帝赦免一樣。

在原諒的議題上,你是否想過耶穌為何回答「70個7次」,那是因為耶穌深知仇恨會使人無法寬恕,甚至選擇罪惡為友,我們以為那是暫時的,卻沒想到罪惡是為了擄獲我們的生命,使我們與罪惡為伍。要離開上帝的恩典很簡單,只要「記住仇恨」,很快就會像被免債的僕人一樣,一下子就忘了主人的恩典。然而,饒恕70個7次,是「打從心底」原諒的意義。原諒必須如此,才能真正使人卸下重擔,徹底離開難以忍受的情緒。下決心原諒是疼痛的過程,但那不是罪的疼痛,而是如產下新生兒的痛,當你重獲生命的自由時,你會回過頭感謝赦免你的主,使你可以擁有「原諒的信仰生命」。


討論題綱:

1.當教會、團契、家庭產生衝突時,如何做到順服上帝,彼此赦免?

2.主禱文提到的「赦免」,是否讓你體認到自己被主免了債,而願意也免了人的債?

3.台灣有許多不同的族群,我們該如何對等相處,互相幫助並學習消弭誤會?試著舉例說明。

代禱事項:

1.請為教會、團契與家庭間的傷害禱告,並求主教導我們活出耶穌的教導與和解的生命。

2.為自己的軟弱與罪求赦免,並為人的生命代求。

祈禱文:

愛的源頭──拯救我們的上帝,感謝祢在慈愛中創造我們,讓我們心中也存有愛,並因此在主裡成為弟兄姊妹。在教會生活中,我們難免因某些緣故而有所摩擦;當摩擦發生時,懇求祢讓我們注目於十字架上的真理,也讓我們因為忠於真理,而讓真理帶領我們超越情感的摩擦,進而讓人看見我們是靠著真理而彼此相愛的基督徒。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行動參考方案:

1.查驗自我的內心,是否存有無法原諒的人?藉今天的經文提醒自己,在禱告中求主賜你和解的能力。

2.為自己寫一篇關於上帝赦免的禱告文,並教導家庭成員,經文中耶穌所說饒恕70個7次的意思,學習在家庭中互相赦免與原諒的功課。

台灣教會公報社版權所有。
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連絡 epaper@mail.pct.org.tw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